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09:11
单位名称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宝鸡峡水利工程日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宝鸡峡水利工程日常维护、水利工程机械设备运行管理;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监测。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联盟三路副7号
法定代表人 潘登
开办资金 9444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2571万元 95732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 从业人数  9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1426”总体思路,铭记郑厅长调研宝鸡峡灌区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一流灌区的殷殷嘱托,紧扣灌区“12451”基本发展思路,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和扎实开展“两争一创”活动为契机,下大气力强管理,旗帜鲜明抓经营,强化保障抓落实,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代化一流灌区建设顺利开局。一年来的工作,先后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一是省委赵一德书记11月13日在宝鸡市扶风县调研并接访群众来访,对宝鸡峡灌区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沿渠群众房屋安全等急难愁盼问题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二是省水利厅郑维国厅长12月10日深入宝鸡峡灌区调研指导时指出,厅党组对宝鸡峡灌区一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认可;三是积极踊跃组织参加省水利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歌咏比赛得分第一、荣获一等奖,是省水利厅通报表扬的5个“先进集体”之一。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深入贯彻厅党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灌区发展思路。郑维国厅长于2023年6月13日和9月8日先后两次莅临灌区调研,叮嘱要将宝鸡峡打造成现代化一流灌区,提出了“四项”要求,强调推进灌区运行管理“四化”建设,为灌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带来了重大机遇。中心班子于2024年2月份分别组织对郑维国厅长两次调研讲话精神进行再学习再领会再消化,结合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1426”总体思路,在深入调研、听取意见、集中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灌区“12451”基本发展思路: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管理与经营”两大主题,着力实施“创新、产业、生态、数字”四项赋能,聚焦“平安、殷实、美丽、智慧、人文”五个宝鸡峡建设,努力实现建设现代化一流灌区的总体目标。(二)灌区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一是农业灌溉方面,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末级渠系及量水设施管护机制,推行灌区统筹、用水户申报、管理站监管的模式,推进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65,农灌用水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农灌斗口水量14531万m³,水费收入2833万元,占年度考核任务的121%。二是发电生产方面,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巩固“双创”成果,科学统筹水量调配,充分发挥机组性能,实现了安全高效发电。截至12月中旬,完成发电上网16843万度,电费收入5474万元,占年度考核任务的140%。三是城市供水方面,以“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水质管理,优化供水服务,一以贯之做好西咸新区芋子沟供水、东庄水库施工期供水以及海创能源供水,完成供水量1660万m³,供水收入1095万元,占年度考核任务的127%。四是企业经营,立足做优做强,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完成综合经营产值11357万元,占年度考核任务的258%。全年实现经济总量20759万元,占中心年度目标任务的133.7%,灌区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三)“两争一创”任务落实有力有效。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扎实推进灌区“两争一创”任务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始终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用心用情服务农业灌溉,为群众解决困难21例,暂停机井灌溉54处,完成井灌恢复渠灌面积11281.5亩,占指标任务的112.8%,切实让灌区群众用上了满意水、放心水。二是持续加大河湖“清四乱”、灌区“治三乱”力度,制定了灌区水质污染应急预案,严防严控偷排乱倒等污染水质行为,年内未发生水质污染事件;在面对渭河枯水期及农灌用水高峰期,灌区始终努力克服多重困难,坚持按规定调泄渭河、千河和泔河生态水,年内调泄生态水7.93亿m³,累计调泄124.7亿m³,极大改善了灌区水生态环境,切实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三是举全中心之力推动灌区塬边总干渠城区段除险改造工程及王家崖水库加坝扩容工程前期工作,按照“统筹、压茬、并联”推进的思路,通过组建专班、挂图作战、节点研判、专人驻守等方式,一刻不停推进渠改洞项目可研阶段各项工作。2024年3月底,完成宝鸡峡灌区塬边渠道除险加固改造及王家崖水库加坝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4月初,省水利厅项目规模论证会提出洞库分离方案,优先推进“渠改洞项目”。5月底,完成“渠改洞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并通过省水利厅审查。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宝鸡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可研之中。(四)灌区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按期完成。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克服施工与供水矛盾等不利因素,抢抓施工窗口期时间,抓早动快、迎难而上,精心组织实施了2024年度灌区现代化改造、东六支输水渠恢复(Ⅱ期)和北干渠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全面完成北干渠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渠道清淤45公里,渠岸清理30公里,渠堤平整15.3公里,排污口治理67处;圆满完成东六支输水渠恢复(Ⅱ期)工程,新建输水管道2.77公里,安装渠道安全防护设施1.2公里,改造管护设施2处;顺利完成2024年度灌区现代化改造任务,共衬砌总干渠26.1公里,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7.4%,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五)灌区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切实将厅党组“五化”要求贯穿于灌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印发了落实“五化”实施细则,明确任务清单,共17类163项,逐项逐条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二是坚持小切口和管用实用的原则,扎实推进制度建设专项行动,修订制度49项、新立制度19项,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的格局日臻完善。三是由点到面推动灌区“标准化、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四化要求,健全完善了工程运行管理手册、制度手册、操作手册等95项制度办法,水库、水闸运行管理达标创建有序高效推进;电站“双创”成果有力巩固,魏家堡水电站受到国际小水电中心高度评价。四是着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开辟了工程巡护、水环境提升、水灾害防御、工程设施4个“一张图”应用场景,提速推进了灌区工程管理、灌溉管理、水资源配置、水质管控等业务由传统水利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五是扎实开展财务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快政府财政云一体化核算系统建设,着力推进会计集中核算、银行账户清理等财务管理新模式,完成银行账户销户72个;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实施方案》,多措施、多渠道减缩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严控“三公”经费,切实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持续加强审计工作,完成厅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人、中心内部任期及离任审计4人。同时,按期整改财务收支审计问题16项,切实发挥了审计的监督保障作用。(六)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部署,加强水生态源头保护治理,落实“河湖长”制推进灌区“乱排倒、乱搭建、乱挖伤”三乱治理取得新成效。一是紧盯群众关切,破解急难愁盼,积极解决灌区沿渠群众房屋安全隐患问题,不等不靠实施了北干渠1+718-2+040公里渠道左岸边坡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完成拆除治理228米,占全部建设任务的71%,切实为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贡献了力量。二是全力推进北干渠武功至兴平段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召开了灌区“三乱”集中整治现场推进会,制定印发了《宝鸡峡灌区铁腕整治“三乱”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齐抓共管、不分昼夜清除渠道杂草、淤积、垃圾以及封堵排污口,灌区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着力实施塬上总干渠排污口集中整治,将塬上总干渠6+045—6+370公里两岸23户,共43个排污口集中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彻底根治了该段渠道多年来的排污顽疾。今年以来,累计整治“三乱”问题457处,是近年来治理力度最大、销号数量最多、治理效果最好的一年,进一步满足了灌区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七)本质安全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始终坚持“两个至上”,不等不靠实施过村支渠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安装防护设施75.6公里、警示牌250处、配备应急救生设备32套、封控危桥11座,今年以来灌区溺亡事件显著下降。二是以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为抓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印发了《宝鸡峡中心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明确专项应急预案4类13项、现场处置方案2项,进一步提升了应急保障能力。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整治一般隐患146处,管控危险源436项,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迅即落实郑厅长现场连线调度王家崖水库时的指示精神,科学精准预泄腾库,成功应对渭河、千河流域强降雨,保障了度汛安全。四是加压推进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先后完成了杨凌区自来水管道、马泾高速、咸北大道等工程穿跨越灌区渠道等8个涉水建设项目维权任务,依法维护了灌区权益,保障了灌区水工程安全运行。五是积极开展深化安全可靠应用替代工作,加强“本质安全、过程安全、移动安全”的整体防护能力,全面摸底调研全中心计算机终端、操作系统等国产化情况,及时向省水利厅报送了安可替代工作调研统计表和计划方案,做到应替尽替、能替尽替,进一步维护了灌区网信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