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初、中、高、技师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数控车工、钳工、数控铣工、电工、电子产品装接与调试、数控编程与操作、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 |
住所 |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滨河西路五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万军 | |
开办资金 | 49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54万元 | 15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 | 从业人数 16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全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对照年度目标任务,紧盯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日常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汇报如下:一、2024年工作总结(一)党建引领成效显著1.坚持抓纪律强作风,全面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完成学院党总支部及4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二是组织学院四个党支部共62名党员(含预备党员)已全面完成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学习《条例》观看警示教育片”活动4次。2.加强考核监督机制,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召开了2024年纪检工作会议,整体部署学院纪检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建立每月《“一岗双责”监督台账》,有效推进纪委监督贯穿日常工作全过程。3.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组织结构。一是制定学院《中层干部聘用工作实施方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为学院打造一支品格优良、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的生力军队伍。二是组织11名教职工进行了工学一体化培训和10名教师赴企业实习培训,打造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4.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推进宣传思想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抓好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全年组织全体师生常态化开展国旗升挂仪式30余次、观影22次。二是持续开展“情系学子筑梦未来”一对一帮扶活动,全年共对175名学生展开帮助。(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促进教风学风持续好转。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专题教研及教学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学院育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2.持续深化“分层次”教学,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一是制定2024年单招班授课计划,加强学生考前辅导成。二是对2025年单招考试班级针对性制定了辅导计划,模拟技术能力测试场景对学生进行面试。3.积极深化教研教改,提升师生比赛水平。积极组织1600余名师生参与“技能竞赛月”活动,学院冯飞老师荣获陕西省2024年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优胜奖。4.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专业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机械设备维修、数控加工等3个专业的设备更新,不断夯实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学基础;二是根据培养方向,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授课活页教材,充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三)校企合作有新突破1.加大校外实践基地调研力度。一是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授牌,与广东华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华庄科技冠名班”;二是组织召开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第4次会议,制定学院《工学交替岗位实习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方案、计划。2.充分发挥技能大师传、帮、带作用。成立了省级专业大师数控加工专业冯飞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2个专业校级大师工作室。3.加强岗位实习管理,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严格落实学生实习带队教师全过程参与制度,分批组织了1125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岗位实习,全年无实习安全事故发生。(四)招生就业实现双赢1.上下齐心,招生措施“再优化”。规范校企合作招生,组织教职工招生团队,全员参与招生,2024年全年招生925人。2.强化专业,招生基础“再夯实”。成功增设获批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2个专业。3.强化职责,就业工作“开新局”。全年共有144名毕业生顺利升入理想高职院校,安排了645名毕业生进行了专业对口就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稳定率达90%。(五)多元化办学格局有新进展1.持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完成了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职工和失地农民共计507人的就业技能培训和623名学生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争取各类政策项目支持。成功申报获批省级电子商务师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目前正在扎实推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第一阶段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六)“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1.提高学生课外质量,丰富师生文化生活。一是成功举办2024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精彩纷呈。二是荣获了省技工院校羽毛球团体赛“优秀组织奖”和“优胜奖”和示范区乒乓球比赛男女混合双打亚军。2.强化心理辅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建立心理“亚健康”学生台账,对18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心理健康辅导。3.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夯实校园安全责任。一是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法治、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13次,建立31名重点学生台账。二是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2次,全年学院“三重事故”发生率为零,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七)育人环境稳步推进1.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理念。不断加强校园饮食安全管理,切实提升师生就餐满意度,2024年学院一楼餐厅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级评定中心认定为:A级餐厅。2.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了学院总平面图规划变更、地勘、初步设计及概算等相关工作,解决多年学院建设规划遗留问题。二是有力推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推进30间智慧教室的建设工作。(八)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合理统筹安排资金,强化节约意识,积极化解农商行贷款347.27万元,极大缓解年底还款压力。二是建立新老学生收费电子档案,加强对学宿费收缴力度,确保学院各类资金应收尽收。二、2025年工作计划讲政治、转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完成学院党委换届工作,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学院重点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发力,不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三是不断健全督查考核机制。聚焦学院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立项-督导-评估-应用”闭环管理机制。四是持续推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从严从实抓好干部队伍及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五是不断推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岗位聘任制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分配制度。凝共识、提水平,创建“三个年”活动推动学院改换新面貌一是找准方向立标杆。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利用2025年到2027年三年时间,确定学院“教学改革、质量提升、作风建设”三个年专项活动。二是直达根源抓落实。立足“三个年”活动建设总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到“一年一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强化推动落实。强管理、聚合力,推动招生升学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吸引优质生源。精准定位目标生源,严把招生进口关,加大对三年制高级工的招收比例,全年完成1000名招生任务。二是加大“校校”合作力度。建立“校校”合作高职院校10家以上,保障学院中高职贯通升学率不低于90%。强师资、深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一是扎实推进一体化教学整改及实施。完成数控加工、3D打印技术等3个工学一体化专业问题整改并加快推进工学一体化专业教学。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分层次教学,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全年毕业生技能等级认证通过率90%以上。三是增设涉农方面新专业。结合学院办学特色优势,力争年内开设农业机械、设备制造方向新专业1个。四是有效改善课堂纪律。持续推动教风、学风工作整治,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五是常态化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深入推进校园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机制、促融合,推动培训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围绕示范区经济发展,在“新型学徒制”、创业就业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年完成各类培训2000人次以上或实现收入不低于150万元。二是加快各类认定资格资质办理。加快学院特殊工种培训资质、社会评价机构认定资格的申请和培训收费标准的审批。补短板、深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一是进一步整治规范推进校企合作。梳理校企融通存在问题,强化措施,有力推进校企合作企业在设备投入、专业师资选派、学生管理等方面投入力度。二是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年末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每个专业不低于5家教学实践基地。三是着力提升“冠名班”建设成效。年末每个产业学院至少创建一个“冠名班”,全年学生实习一次到岗率95%以上。四是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建立就业服务台账,一次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98%以上,就业满意率90%以上。(七)提水平、优服务,推动学生流失控制得到新改善一是丰富学生思想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每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三观影活动,不断丰富第二课堂、社团等活动内容,充实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二是提高学生管理服务能力。强化“家校共育”联动机制,加大对学生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培训力度,确保全年学生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三是持续筑牢校园安全壁垒。全年校园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刑事案件为零,火灾事故为零,治安案件比上年度显著下降。聚资源、抓项目,推动办学条件斩获新成果一是加大财务工作管理力度。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强化学宿费收缴管理力度,确保学院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强化全院节约意识,全年公用经费、维修维护费等费用支出同比上年压缩10%。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名称: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批准文号:陕人社函〔2022〕133号有效期:2022年4月28日-2026年4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