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党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党员干部党建理论知识宣传教育和党务政策咨询。党员诉求办理、救助关怀和党员志愿者服务,全县基层党工委党费收缴。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管理,党员领导干部人才管理综合协调工作,开展党代表联络,协助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受理反映党员违纪违法情况。 | |
住所 | 定边县政府东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郑贵金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定边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66万元 | 24.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党建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按照“强基础、促融合、抓示范、提效能”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持续提升。一、主要做法(一)持续打造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一是强化组织引领。优化调整了社区、小区党支部班子;全覆盖开展了社区书记培训,提升社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整体水平。全覆盖下派社区、小区党建指导员224名,从县直部门和有关乡镇遴选派驻了一批社区第一书记。成立小区党支部117个,楼栋党小组268个,累计成立业委会133个,比例达到71%。大力组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成立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117个、妇女之家56个、工会组织91个、“五老调解”小组56个。二是推进互联互动。持续深化“双报到”,中心城区17个社区建成“五级五长”联合党支部23个,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联合党支部为主体,各方面资源力量充分整合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组织270个党支部、10498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进网格、进小区,对接共建项目231个,开展志愿服务、慰问活动69场次,帮扶困难群众389户。累计召开党建联席会23次,共治补位会6次,解决居民困难219件;持续推进两新组织结对共建,举办志愿服务、助学助残、扶老济困等公益活动8场次,捐款96万元,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元互融、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三是提升治理效能。健全完善“双报到”党组织包抓网格,“五级五长”和行政执法力量下沉网格工作机制。调整优化中心城区“五级五长”。组织开展“三问三访”、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走访群众6.5万余户,征求群众意见380多条,解决问题200余件,排查安全隐患272处,并全部整改到位。扎实开展社区党组织“一年十件实事”活动,累计完成实事62件。四是增强服务水平。通过采取扩建、调拨和维修的方式,解决我县5个社区阵地不达标的问题,建成了财苑等10个小区便民驿站。构建以社区阵地为中心、小区站点为辐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为支撑、辖区单位为补充的“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创建物业党建联建示范点和“五好”小区示范点各5个。举办两期“机关企业联社区、党建融合促治理”主题活动。依托社区、公益服务设施等场所,建成“红榆驿站”33个。扎实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在国企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形成了城投公司“‘城’心向党”、自来水公司“五水争涌”等党建品牌。在机关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2024年底全县模范机关创建率达到100%。落实党务干部备案管理制度,制定党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举办第二届党务技能大赛。年内创建118个“一类”机关党组织。在医院学校健全落实中小学、公立医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抓实“双带头人”和“双培养”机制,培养党员带头人和技术骨干23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在学校制定校长上思政课、听思政课制度。在医院推行班前班后10分钟“微课堂”活动。开展“一校一品”“一院一品”党建文化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了向阳小学、县医院等8个党建文化示范点。二、取得成效一是通过街道社区及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发挥基层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职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扎实开展社区党组织“一年十件实事”活动,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程序,确定社区实事,累计完成实事190件。三是选派17名年轻优秀干部驻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明确了社区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管理考核,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作力量薄弱问题,推动第一书记驻社区干好工作。三、存在问题一是街道社区统筹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聚焦度还不够,在推进驻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上还需加强。二是社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全县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为临聘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党组织书记多数为街道干部担任,整体力量薄弱。三是“五级五长”作用发挥不够。因“五级五长”队伍庞大、管理难度大、鼓励激励制度力度较小,在调动参与基层治理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四、下步打算一是推进街道社区扩能减负工作。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动健全街道职责清单,逐步赋予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权、协调督办权、工作考核权、规划参与权和重大决策(项目)建议权等;逐步健全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切实为社区减负增效。二是不断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派好用好驻社区第一书记,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社区书记培优考核工作,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力度,畅通择优推荐渠道。三是进一步夯实“五级五长”责任。优化调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五长”工作体系,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保持队伍总体稳定,落实“五级五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长工作任务,夯实“六员”职责,统筹发挥好“五级五长”与“双报到”单位的治理作用,确保平时靠得住、战时用得上。四、下步打算一是推进街道社区扩能减负工作。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动健全街道职责清单,逐步赋予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权、协调督办权、工作考核权、规划参与权和重大决策(项目)建议权等;逐步健全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切实为社区减负增效。二是不断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派好用好驻社区第一书记,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社区书记培优考核工作,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力度,畅通择优推荐渠道。三是进一步夯实“五级五长”责任。优化调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五长”工作体系,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要保持队伍总体稳定,落实“五级五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长工作任务,夯实“六员”职责,统筹发挥好“五级五长”与“双报到”单位的治理作用,确保平时靠得住、战时用得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