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陕西省>
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09:04
单位名称
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经济调查、国情研究交流;科研旅游开发、文化信息传播;人力管理培训、贸易投资融资;商务市场开拓。
住所
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院
法定代表人
王菲
开办资金
500万元
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2.46万元
452.1万元
网上名称
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没有登记事项变更情况,无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引领下,深入贯彻重大决策部署,紧密围绕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秉持问题导向,致力于社会经济调查与研究,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通过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强化西部文化及“一带一路”研究,不断提升智库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圆满完成了2024年度既定工作任务。一、高质量发展研究取得新突破我们深入学习并贯彻党的二十大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紧密围绕中心工作,针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调研。依据《西部大开发“十四五”实施方案》,我们精心选题、策划,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工作方案,集中优势力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十四五”时期,我们重点关注了西部大开发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作用,深入研究了国家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向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的战略布局。同时,我们也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内蒙古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的开放合作水平。二、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显著我们针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重点课题研究。通过深入县、区调研“三农”、特色经济产业园、乡村振兴建设等问题,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县、区在乡村发展方面仍面临深层次矛盾,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为加快西部地区振兴和发展进程,我们积极倡导经济发达地区对帮扶县、区提供经济、技术、服务、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持,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撰写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等文献,为县区政府提供了宝贵的决策参考。三、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要求,围绕为广大农村提供互联网学习资源、发展“互联网+教育”等目标,引导乡村全面深化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培育乡村新业态。具体而言,我们引导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数字经济,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引导特色保护类村庄发掘独特资源,建设互联网特色乡村;引导搬迁撤并类村庄完善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我们还拟定并实施了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广网络党课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同时,我们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我们建设了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将文物数字资源引入乡村。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5年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为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