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5-03-25 08:59
单位名称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生物农业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业务范围:农业技术研究; 农作物系统生物学研究与发掘;农业生物制剂开发与应用;农产品高值加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土壤资源保护科研。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125号
法定代表人 张兴昌
开办资金 1190.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科学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0.5万元 773.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围绕地方重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情况(一)平台提升建设1.2024年,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完成考核评估,在渭南市大荔县组织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关键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2.完成陕西省酶工程技术中心运行绩效评估工作。3.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提升改造项目获得立项,经费71.7万元。临潼中试基地实验楼维修改造项目获得立项,经费272.29万元。(二)培养拔尖人才2024年,李勃荣获全国科学普及先进工作者称号,张锋、戴佳锟被授予产业工匠人才称号,洪波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辛东林博士获批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百人”,2024年发表SCI一区论文4篇,学术示范作用凸显,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所目前有西安市科技特派员增至13名,咸阳市科技专家库增至7人,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百人”3名,陕西省三区人才增至4名。(三)打造创新团队2024年陕西省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获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四)稳定年度经费研究所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紧盯区域农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攻关重点,统筹安排,明确任务,鼓励协同创新。2024年度经费达到1295.65万元,较上年度增加40.1%,横向经费595.4万元,占总经费比例45.9%,较上年度增加199.5%。表1年度项目经费统计(万元)项目类别合同金额到账金额立项数较去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5059.054显著增长陕西省科技计划81817显著下降西安市科技计划11583.58有所增加省院科技计划831.7471.719显著增长咸阳市科技计划551显著下降横向1032.93595.460显著增长合计2215.631295.6599显著增长(五)狠抓科研成果着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坚持平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的发展路径,通过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明确成果产出导向,下大力气孵育高质量科技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项。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一区12篇,SCI二区1篇,一级学报13篇。其中1篇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影响因子为11.4,为历史新高。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成果产出量质齐升。申请专利23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4项;出版专著1部;审定新品种1个。(六)加强对外合作1.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进一步落实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2024年重点开展陕西省剖面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与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深入合作,先后组织5支剖面调查采样队伍,采集陕西省辖区的26个区县485个剖面,样点调查采集任务外业工作已圆满顺利完成,其中商南县表层样489个样点已验收。横向经费400余万元。2.多点多地合作开展示范推广研究所与天津金谷集团、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榆林市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建立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在陕西、山西、宁夏、新疆、天津、吉林、甘肃开展新品种选育、有害生物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现已累计推广2万余亩,辐射带动数十万亩农户同季耕作增收30%以上。(七)助推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地龙蛋白的提取及其功能性产品开发》项目的转化落地,2024年参加了“苏银管委会走进陕西高新联盟”专场路演活动,并申报了陕西省科技厅以演代评“三项改革”路演项目,与西安降山高生物科技研究院、陕西百代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地龙蛋白衍生食品成套生产技术、生产线、食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开发等多领域合作,积极推动项目的落地。(八)重点项目亮点工作1.生态高值特种玉米种质提升与健康食品产业化项目以系列优异特种玉米品种种质资源为基础,推进已审品种的商业化,新开发优质特种玉米自交系3份,特种玉米育种的差异化群体2组,制定完成特种玉米种植技术规程1项,完成“陕k9148”新品种审定(陕审玉20244004号),推进商业化转化收益35万元,建立特色产品的200亩核心示范种植区,年度累计推广8000亩。2.土壤修复与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及品牌创建项目通过开展土壤修复与土传病害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了土壤退化评价技术体系,构建陕西省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数据库,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项,集成设施果蔬与露地蔬菜根结线虫不同的防控技术体系,建立防控示范点6个,两年来累计示范推广1.5万亩,设施蔬菜防控效果95%以上,露地蔬菜防控效果85%以上。(九)助力乡村振兴1.进驻观音镇大市川村,积极推动产业帮扶2024年度驻村帮扶揭榜挂帅项目“镇巴茶树高效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落地,年底已完成设施大棚建设。同时,积极开展茶树病虫害防治的先期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研究进展,并通过“三送入镇”和“送培训入镇巴”活动,邀请农业技术、中药材、生物科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和产业带头人到县到镇到村调研指导,开展教学科研、技术监测与培训指导,成效显著。2.进驻紫阳县沔浴河村,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任平研究员在紫阳县驻村期间,在土地平整、地热线铺设、地膜、毛毡铺设、拱棚搭建等基础设施完成后开展育苗工作。联合村“两委”不断开拓市场,在双安镇和汉王镇超市、金塘村、三元村等地售卖蔬菜苗,售出3.3万余株,获收益17960元,全部上交村集体。张锋研究员在白马村开展专题技术培训,双安镇农综站干部、茶叶企业技术人员、茶叶种植大户等69人参加了培训。(十)科普工作研究所组建了1支青年科普团队,参与了科技活动周等4次科普展示与宣传。积极搭建科普教育平台,获批西安市科普示范基地。开展了“知农时、懂农事”主题科普进校园活动及科学教育乡村行活动,先后在高新一中、八十三中等11所中小学举办了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秀等活动,服务师生近4000人。争取省级科普项目2项,市级科普项目2项。向省市级主管部门提供建议5项,助力陕西、西安科普事业发展。积极组织协调科技人员下乡村开展农技服务技术培训十余场次,累计培训500人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