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地方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人才提供服务。代表西安交大对外开展民办机制的合作办学,并对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学组织进行管理、监督和协调;开展人才培训及相关业务。代表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等内容。 | |
住所 |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斌 | |
开办资金 | 20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划拨、事业收入 | |
举办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1万元 | 773.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http://kjjy.xjtu.edu.cn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简称“科教院”)顺利完成了2024年度目标任务。一、专职科研与工程应用队伍工作完成情况1.健全“科学家+工程师”聘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教院平台引才机制,为各学科聘用专职科研与工程应用人员441人,同比增长18.23%。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者257人,同比增长18.98%,具有副高及以上技术职务者105人,同比增长12.90%。全年新聘专职科研与工程应用人员126人。2.“一站式”精准服务提质增效。为人员招聘、档案转递、合同签订、项目申报、人才认定、出国出境、社会保险及政策咨询等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一站式”服务,做好“无缝对接”与兜底服务。3.专职科研与工程应用人员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聘用人员服务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人才等160个科研平台与教授团队,参与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30余项,在课题立项与研究、实验探索、工程技术研发、数据测试分析等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4.加强与科研院、采购办、就创中心等部门的协作,全年累计申报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共计27项,参与科研项目投标47项。开发科研助理岗位53个,聘用校内外应届毕业生共计22人,推进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5.做好专职科研队伍的考核、薪酬发放、税务、“五险一金”核算与缴纳、管理与服务工作。累计完成了4402人次的薪酬发放,为62人办理“五险一金”停缴、人事档案转递、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转移等离职手续。6.持续做好聘用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完善专业技术发展路径。全年推荐14人参加陕西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7.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本年累计12人进入学校被聘为副教授等。二、产学研与校地校企合作工作完成情况1.着力扩大项目增量。依托南通成果转化中心平台十年的发展,科教院已成为学校在南通各区、市(县)、镇的名片,与南通市各级政府及科技部门举办技术对接活动15次,邀请32个教授团队参加推介科技成果93项,促成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7项;协助通州高级中学获得学校“优质生源基地”授牌。2.着力促进人才交流。先后邀请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和相关学院,同南通市区县组织部、人才办等单位,及南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科技镇长团对接5次。推荐电子学院和机械学院2名教师挂职江苏省科技镇长团,促进了我校同兄弟高校的学科交流。此外,协助学校7人获得如皋市“招才引智”大使,4人获得如皋市高新区科技创新顾问。3.着力打造产学研生态。科教院始终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性、全局性的推进各项工作。将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企业“急难愁盼”的技术难题与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统筹考虑,将技术对接、活动举办、项目申报、招生宣传、企业招聘、校友工作等一体化推进,并无偿为学校教师团队提供7次学术、管理及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的咨询建议,助力学校招生、就业、成果转化工作。三、外地研究院管理工作完成情况1.强化管理考核,优化内控建设。全年组织召开了苏州、青岛、浙江、深圳4个研究院的年度理事会考核评议,修订《外地研究院考核管理办法》等,向研究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加强财务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向各外地研究院下发通知,督促做好廉洁和安全稳定相关工作。2.全心全意优服务、深入基层解难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协调做好外地研究院与学校各职能部处、学院的沟通对接。协助做好外地研究院年检、资产处置合并,协调学校委派财务负责人等服务。此外积极接待外地研究院所在地政府、企业来校交流21次,代表学校参加研究院属地会议5次,为研究院发展争取资源。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召开各研究院专题会议5次,9次前往外地研究院同当地政府和合作方进行调研、洽谈,协助破解外地研究院及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难题,完成了太湖公司部分股权结构调整。四、电网科研项目完成情况1.打破壁垒,畅通渠道,科研服务精准高效。为实现业务的平稳过渡,科教院会同科研院、财务处、国资处、法务办等部门,多次协商沟通,加强协同合作,顺利安装财务、采购等管理系统,合理配置管理服务人员,实现科研口、财务口“一站式”服务,秉承“老师少跑路”科研服务理念,提高了办事效率,保持了教授们办理业务的良好体验感。2.对接需求、攻坚克难,科研成果稳中求进。为提高中标率,对标甲方招标需求,科教院充分完善相关材料,积极组织协调,提升核心竞争力。共有5个学院的32个教授团队投标了电网科研项目,共中标14项,为扩大学校科研体量做出了一定贡献。五、作风建设完成情况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建设。本年度共召开2次科教院理事会,修订完善科教院《章程》、《外地研究院考核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新制定2项制度。2.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专职科研人员、二级学院教授、外地研究院及其政府管理部门与合作单位一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交流研讨,主动慰问退休老教工,靶向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好人文关怀工作。3.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健全首问首接负责制,减少线下办事跑腿次数。全面升级网站,优化了专职科研人员聘用流程。完成了科教院305位专职科研人员的社会保险与公积金账户的开户、转移与缴费工作。4.严格各类审批事项,把好风险防控第一关。审批校外人员车辆入校申请596项,审批各类采购合同62份,严格审批教职工出国(境)、保密资质、党员思想品德考察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