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洋县北环东路58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立志 | |
开办资金 | 13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500.64万元 | 19427.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洋县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9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5年度,洋县人民医院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院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2024年度门诊服务35万余人次,住院服务2.5万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3762例,其中三、四级手术2159例。(二)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2024年全年共进行115例院内多学科诊疗,院外通过远程心电网络会诊7420人次,外请专家急诊手术54例次,有效提高疑难病例救治成功率。(三)规范单病种和临床路径质量管理:2024年全院运行临床路径118种,出院病人临床路径管理比从26.86%增加到33.17%。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单病种共上报4205例,上报率72%,比去年上升43.18%。(四)创新医保管理,落实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2024年融合医保结算和财务支付成立了“医保结算中心”,为患者提供医保政策咨询、费用查询、慢性病申报、医保结算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全年共接待患者咨询2801人次,慢性病受理2360人次,办理报销手续22598人次,患者满意度达到98%。(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1.2024年共招录医学类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共18人,为医院人才建设注入新活力;2.加强护理队伍培训,参加省市级线上、线下专科理论培训87人次,开展专科护士培训9人,选送如皋呼吸专科学习2名,选送汉中中心医院2人。组织县域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线上进行35项“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培训。3.选派医院业务骨干13名前往省内、省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业务骨干人员200余人参加省市举办的学术会、短期培训班,并邀请省内知名专家指导举办市级、县级学术会议20场,推进了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整体素质;接收进修生3人,实习生20人,见习生44人。4.全院632名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并完成了继续医学教育和公需课的培训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5.2024年建立国家级知名骨科专家王坤正教授工作室、西安市第四医院乳腺外科尚进教授工作室;柔性引进市外副高级以上医学专家7名,市内知名专家3名,推动专科业务发展;做好省际、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帮扶医院派出专家团队进行传帮带。6.开展医共体建设及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24年度组织覆盖全县的巡回义诊14次,安排15名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支医工作,并完成全县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六)加强专科建设,打造学科优势:成立了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肾内科顺利通过第五批汉中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完成骨科、神经内科第一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复审迎检工作。(七)激励科研项目管理:组织申报市级科研项目3项,多中心参与研究1项,省级以上项目1项,为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1篇论文发表至中文核心期刊;2024年共申报38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新适宜技术5个。(八)健全市、县两级医疗质控体系,推进各质控中心发展:2024年新成立医疗安全管理、病案管理、超声诊断质量管理、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等9个县域质控中心,通过16个质控中心培训、督导检查等质控活动的召开,完善对各质控中心的科学管理,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同质化发展,为下一步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九)促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智慧医疗体系:完成电子病历四级评测申报并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全市第五家、县级医院第二家通过电子病历四级应用水平的医院。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十)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1.持续优化预约诊疗、远程会诊、自助挂号缴费等医疗服务流程,广泛推广多学科诊疗、互联网+医疗健康和“一号管三天”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严格落实《洋县人民医院关于增加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通知》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畅通院前院内急诊救治绿色通道。2.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并于4月开始在全县率先开展腹膜透析液免费配送等服务,截止年底已为10名患者配送4976袋、622箱的腹膜透析液,解决了服务腹透患者的“最后一公里”,使患者就医感受、就医体验得到改善。3.设置“门诊投诉受理中心”、设立“院长接待日”,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开设节假日门诊、夜间门诊、连续门诊。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与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满足了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不断加速推进学科建设,加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内涵建设,构建临床服务“五大中心”、组建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和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2024年引进、开发的多例新技术新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县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民众提供更先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我县百姓带来福音。同时,我院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例如: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设立“院领导接待日”、开启网上科普栏目等等,这些新举措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畅通了医患沟通渠道,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我院2024年举办了“首场夜间惠民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与白天“同质”的免费寻医问诊服务,让健康宣教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将健康文化与时下流行的夜市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多次举办健康讲座、开展义诊等活动,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让全县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做到健康服务不留死角。2024年多次成功承办国家、省、市级大型学术会议,不仅为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还促进了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普及,并且能够持续深化与省、市、县、区医院的合作关系,共同寻找医疗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提高的新方法,助力医疗质量的提升,造福百姓健康,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科发展不平衡,科研教学有短板;二是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2.改进措施(1)持续落实县医院能力提升重点工作任务,依靠各项帮扶政策,学习先进经验及技术,提高诊疗能力,完善学科建设。同时加大投入,提高科研教学设施水平。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加强团队间的协作与交流,提升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2)在安全监管模式和现有技术条件下,升级改造现有系统并逐步将“碎片化”的院内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院内医疗健康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医院将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与担当,以“创三级、建强院”为目标,以“深化医疗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学科中心化”为方向,以高昂的姿态全方位推动三级医院创建。1.启动二级医院复审工作,争取重点专科和质控中心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医院综合实力得到有力提升;2.调整绩效考核管理,适应医保改革,确保DIP改革付费的平稳实施;3.以“科技兴院”为发展方针,构建以科研促进临床,以临床带动科研的思路,在全院范围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大力培育适宜技术的开展,落实床旁结算、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5.推进医院综合服务项目工程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专科的带动与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患者满意度,以昂扬之姿、奋进之势,更好地为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登记号:43601531861072311A1001,有效期限自2023年1月16日至2028年1月1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被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全市“三个医院”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4月,被中共洋县县委清廉洋县建设工作专班评为洋县清廉单元创建示范点“清廉医院”;2024年8月,被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荣获全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