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5 08:17
单位名称 宁强县茶叶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开发茶叶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业务范围:茶园建设与管理,栽培和加工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行业管理;茶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利用,品种更新、改良与开发;名优茶研制开发;茶叶产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
住所 宁强县七里坝村
法定代表人 屈波
开办资金 36.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87万元 36.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春茶生产早部署,产业发展启新篇。相继召开春季茶园管理和茶叶产业链建设暨春茶生产工作会,安排部署了春茶生产和茶产业链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宁政办发〔2024〕8号文件《关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宁政办发〔2024〕9号文件《关于做大做强“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定向领航。中心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茶园管理和春茶生产准备工作,全县13个镇街茶园施入追肥8.7万亩,完成清园修剪4.2万亩,维护检修茶机3876台(套)、清洁化生产线26条,春茶生产各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2.产业规模稳中有进,荣誉光环再增添。宁强县茶园实有面积达到18.11万亩,可采摘面积13.8万亩,生产干毛茶10512吨,分别生产汉中绿茶8813吨、汉中红茶1589吨、汉中白茶101吨、汉中蜜黄9吨。其中高档名茶165吨,占1.6%;再加工茶--“羌州九月”桂花红茶产量达2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9%,茶叶产值18.2022亿元,销售额达到31.4亿元。3.壮大经营主体,优化产品结构。一是主体培育成效明显。我县累计培育茶叶经营主体275个,茶叶公司30家,茶叶规模工业企业8家,通过技术改造的茶叶初制加工厂75个;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6家,茶叶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6家;茶叶类注册商标48个,证明商标1枚。其中新增“羌州九月”商标县域公用品牌1个。二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在巩固名优绿茶、优质红茶加工的基础上,积极研制推广“羌州九月”桂花红茶、汉中蜜黄、白茶等新产品,提高夏季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4.精耕茶旅融合发展,绘就产业新景象。青木川“茶叶+民宿”茶旅融合示范园亮点纷呈,营业效益稳步提升,小长假和周末一房难求;玉皇观茶文化示范园持续优化景区服务设施、丰富茶文化体验活动,已被打造成集生态养生、休闲娱乐、研学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3A级生态文化度假区,星空帐篷、不舍·山野茶趣、千山茶渡3处民宿都已对外开放营业;汉源“茶叶+康养”茶旅融合示范园进展顺利,现已完成裸露地块种植建园220亩,我中心申报的“汉江源·羌族风情园·玉皇观茶山线”已入选2024年度陕西“最美茶旅融合示范线”名单。5.聚茶事活动合力,扬品牌远航之帆。一方面,我中心借助清明节,国际茶日、五一黄金周、茶博会等节点活动广泛宣传、推介宁强茶叶。另一方面,大力组织企业“走出去”,鼓励茶企积极参加了汉中、西安、杨凌、江苏、四川等地举办的汉中市首届滨江春季茶叶展销会、第十八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十一届西部茶博会、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苏陕协作·陕西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和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24年中国红茶大会,同时在“中茶杯”第十四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中“凤源”牌汉中仙毫荣获绿茶组五星金奖。6.汇聚专家力量,助力人才培养。一方面,紧扣产业关键节点,开展多元茶叶专题技术培训,中心先后开展了春茶生产、手工制茶暨“红茶质量审评、茶叶线上经营销售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能”等技术培训和“宁强县2024年汉中蜜黄”“2024年桂花红茶窨制暨手工红茶制作技能实操”“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团体标准创新技术推广等大型茶叶专题技术培训,这些培训理论与实操并重,切实满足茶农和茶企不同发展所需;另一方面,广纳贤才,汇聚专家力量。邀请中国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鲁成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余有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周天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星、陕西省园艺站副站长王天军、汉中市茶业协会会长郑宗林等20余位国内知名茶叶专家来宁指导、调研,作学术报告,分享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为宁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方向。全年累计举办茶叶各类技术培训50多场次,惠及茶农、茶企骨干1500余人次,为全县茶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7.严守茶叶质量底线,助力产业健康发展。中心切实肩负茶叶安全生产检查责任,一方面不定期深入全县茶园及加工厂聚焦关键环节,重点检查茶树病虫害防治、加工车间卫生环境、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等情况,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另一方面,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农检中心形成监管合力,对县内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和涉茶销售门店展开拉网式安全检查,纠正涉茶包装物信息标识不规范行为,严厉打击茶叶进货台账缺失、“五无”产品及以次充好、用外地茶冒充宁强茶销售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全面检查有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通过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全方位净化茶叶营销市场,维护宁强茶叶声誉和品牌形象,助力产业持续繁荣。年内接受省级监督检测抽取茶样45个,检验4项农残,被检产品全部合格;县级送检茶样11个,检验26项农残,全部合格。8.聚力打造“羌州九月”,赋能提升红茶产能。我县创新突破,倾力打造“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品牌。一方面,创新工作机制。中心组建了“羌州九月红茶品牌培育及技术示范推广火种小组”,小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深度挖掘我县桂花红茶历史文化,让文化赋能品牌;另一方面,强化产业硬件支撑。利用衔接资金项目新建“羌州九月”红茶生产线及红茶窨制车间,创新红茶加工工艺。同时,邀请高校教授和知名茶叶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从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到质量要求、产品审评等给予指导,茶叶中心专技人员主持研发的“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定型产品成功面市,并邀请茶叶行业专家进行了品质鉴定,编制发布“羌州九月”桂花红茶的生产、加工、冲泡系列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成功举办宁强县“羌州九月”桂花红茶新品发布会和团体标准宣贯会,顺利将“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品牌推向市场,为我县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1.主要社会效益宁强县新建良种茶园10000亩,改造提升茶园10000亩,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茶园2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标准化示范茶园1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生态茶园15个,新建智慧茶园2处。在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24年中国红茶大会上,宁强县再度斩获“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殊荣;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更是表现卓越,不仅跻身“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企业”行列,还凭借在带动茶农增收、推动产业协同等共富实践中的突出作为,获评“2024年度茶业共富发展企业”,同时在第三十一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得“2024陕西最具影响力的茶叶企业”“2024陕西区域市场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品牌”荣誉,为我县茶企发展树立了标杆典范。我县接连举办了“宁强县2024年第三届‘汉中仙毫’手工制茶技能大赛”、5·21国际茶日系列活动“羌州九月”桂花红茶新品发布会、“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团体标准宣贯会等,以赛促技,以会扬名。并积极拓展对外宣传路径,经省、市、县各级媒体宣传报道茶产业及企业风采21次。2.主要经济效益2024年,宁强茶园实有面积达到18.11万亩,同比增长5.8%,可采摘面积13.8万亩,同比增长0.7%;茶鲜叶价格较去年每公斤上涨1-2.5元,同比增长1.4%~3.7%;生产干毛茶10512吨,同比增长0.07%;茶叶产值18.2022亿元,同比增长3.55%,销售额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以来,我县茶叶产业带动农户增收4.3亿元以上。其中:在茶园管理上,千山、羌州、凤源、咏德等40余家茶叶企业年用工量达50余万人次,为农民增加劳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在鲜叶采摘上,吸纳季节性采摘工累计450万余人次,支付采摘费用36000万元以上;在加工流通上,茶企长期雇佣技工200多人,带动增收800余万元;在土地流转上,千山、凤源、至一等30余家茶企支付土地租金1100余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茶产品趋于同质化现象,中高档茶产品濒临滞销,外地茶冒充本地茶现象依然存在;二是主体培育断档现象明显,市级以下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三是因经费紧张等原因,技术学习培训仅限于市内,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对茶叶新技术掌握不精准。2.改进措施一是深入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或独特风味的茶产品,拓展线上渠道,优化线下渠道,加强渠道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开展茶叶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假冒行为;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落实产业奖补工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导茶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积极探索外贸销售渠道;三是组织干部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参加线上课程与研讨会,自主学习茶叶相关课程,强化技术推广与服务本领,鼓励茶企技术人员到先进的企业或科研机构挂职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目标任务2025年,将持续贯彻“三茶”统筹、“因茶兴业、因茶致富”指示,以“两稳两提”为统领,落实质量兴茶、品牌强茶工作措施,锚定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叶增产的目标,持续推进“一线二片三园”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在做优基地、做强主体、做精产品、做大品牌、做活市场上持续发力,适度建设新园、管好现有茶园、改造低效茶园,重点打造“羌州九月”品牌系列产品,引进茶树新品种,推广创新技术,在研发新产品上求突破,推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新建茶园1.2万亩;改造低效茶园1万亩,其中改造茶园示范点面积3000亩;新(改)建茶叶初制加工厂11个;培育龙头企业1家;汉中生态低碳茶园认证2个。2.主要措施一是建设生态茶园基地,打造优质高效茶园。二是实施农业升级行动,推动茶叶降本增效。三是培育茶叶经营主体,加大茶园精细管理。四是加大县域茶叶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做好“羌州九月”桂花红茶品牌培育。五是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宣传推介宁强茶叶。六是推进“一线二片三园”建设,创新茶文旅融合发展经济。七是健全茶业人才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被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评为“2023年度全省园艺工作先进集体”;2.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无投诉诉讼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