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图书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报刊采编与储藏,图书报刊资料借阅、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北环西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涛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5.88万元 | 243.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洋县图书馆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8月27日办理举办单位和住址变更登记,举办单位由原洋县文化广电局变更为洋县文化和旅游局,住址由原陕西省洋县唐塔北路4号变更为陕西省洋县北环西路2号。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创新服务,阅读推广成果显著1、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活动信息,有效拓展了对外宣传范围。2024年,进馆人次达17.85万、文献外借量10.68万册、新增持证读者1264人。全年开展线上活动410场次,参与人次达12.35万;线下活动105场次,参与人次达2.73万;线上有奖活动43场,参与人次1.91万,获奖人数4024人;举办讲座72场(线下6场),展览116场(线下4场)。现有馆藏图书22.4万余册,全年新增图书2.21万册,订阅期刊、报纸150余种。2、阅读活动精彩纷呈:(1)“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图书漂流、猜谜语、少儿绘画展、创意手工等活动,让读者在了解传统习俗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此外,“儿童节”“国庆节”期间也开展系列活动,参与活动总人次达1.5万。(2)两会服务:两会期间,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为代表、委员们提供35个专题的《两会信息专题资料》,并制成电子版二维码,方便代表委员高效便捷地查找信息资料,为两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3)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在馆内开展《雷锋的故事》公益课堂,流动图书车在各景区、观花点设立油菜花海节流动服务点,同时到谢村、黄安、县中心敬老院、聋哑学校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共襄花海盛会”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4)“丝路的起点·诗歌的故乡”朗诵大赛:4月13日至4月21日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丝路朗诵大赛暨汉中市第八届朗诵大赛(洋县赛区),有200余位选手报名,141人参加比赛,61人获奖,展现了全县青少年和朗诵爱好者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5)世界读书日活动:以“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为主题,开展第29个“4.23”世界读书日暨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14项,包括:第九届“朱鹮杯”读书征文活动、“情系鹮乡”美术作品展等活动,4月26日参与了洋县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6)暑假公益活动:暑假期间开展十五项57场系列公益活动,如“洋图小小管理员”、“阅读大探秘”寻找书中的秘密、图小洋绘本屋、幼儿绘画课堂、国学经典课堂、科普讲座、影片展播等活动,累计接待入馆42560人次,活动参与达8000余人次。通过与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馆、非遗馆等单位合作,发挥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推出志愿服务培训,与科技馆强强联手,推出系列公益体验活动,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7)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举行“强国复兴有我——全民阅读·最美三秦”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洋县分会场启动仪式,500多人参与了现场活动,网络直播观看人数2000余人。期间开展“图小洋绘本屋”、“红色绘本故事会”、“家乡的童年——阅绘999”主题绘本展、“我们的故事中国记忆”十周年工作回顾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张宝文先生国画展等线下活动。同时利用公众号举办线上答题、“诗词游三秦”主题系列活动、“石渠书榜”主题书目推荐展、“最美领读人”“石渠书榜”读者荐读视频征集等线上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3、资源征集与馆际交流(1)地方文献征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征集到地方史志、家谱、文学作品等86种、310册,价值34944.68元,补充了地方文化延续,为本地经济、文化繁荣发挥了作用。(2)馆际交流活动:南郑区图书馆和城固县图书馆分别到洋县图书馆开展交流活动,双方就公共文化服务、文献资源建设、总分馆建设、阅读推广等业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增进了友谊与合作,推动了共同提升。4、基础建设与服务提升(1)总分馆制建设:举办了“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工作业务培训会。组织人员对龙亭镇、磨子桥镇、关帝镇共62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图书进行统一编目和业务培训,截止2024年,已有7个镇(办)、119个村(社区)纳入总分馆制,完成图书借阅系统统一编目,为实现县、镇、村三级图书通借通还奠定了基础。12月27日洋州街道办事处北街社区图书分馆正式开馆。馆内藏书共计5000余册,与总馆实现通借通还。为市民打造了便捷的阅读空间,更为后续阅读推广活动筑牢根基。(2)数字阅览体验室建成:新建数字阅览体验室,购置了影音一体机、朗读亭、“VR”设备、益智棋桌、有声听书墙、绘本机、智慧图书馆员移动端等软硬件设备,为读者带来了新型阅读模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洋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亲子感情、提升了审美素养。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走进图书馆,有力地提升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使阅读成为了洋县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2、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各类传统文化讲座、解读经典著作、民俗展览等活动,不仅让群众深入了解和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洋县的传承与发展,为地方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3、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总分馆制建设和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扎实推进,有效整合了洋县的地方文化资源。将优质文化资源延伸到基层,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便捷地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成果。同时,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为研究洋县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持,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活动形式较为传统,创新性不足,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服务内容有待拓展: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阅读推广和文献借阅,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文化创意活动开展不足;三是数字资源建设滞后: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读者对数字化阅读的需求。2、改进措施一是创新活动形式:加强与其他图书馆或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活动策划经验。结合读者兴趣,开展新颖活动,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二是拓展服务内容:增设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丰富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内涵,提升读者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三是加快数字资源建设: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投入,扩充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定期更新数字资源,确保其时效性和丰富性。加强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提高读者对数字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借助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组织馆员参与培训与交流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与创新能力。加大干部专业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2、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做好场馆免费开放服务,营造舒适的阅读学习氛围。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3、深化总分馆制建设:依照《总分馆五年建设的规划方案》,持续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分馆布局和服务功能。加强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强化业务指导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总分馆制建设,将优质文化资源输送到农村地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4、加强品牌活动打造: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具有洋县特色的阅读文化品牌活动,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汉中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表彰为2023年度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接受蔚蓝基金会捐赠图书3000册,已编目上架向读者开放借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