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扶风县>
扶风县气象台
扶风县气象台
发布时间:
2025-03-24 17:03
单位名称
扶风县气象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扶风县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发布全县短临、短期、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社会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住所
扶风县城关镇北大路17号
法定代表人
赵磊
开办资金
1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1万元
12.4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以“质量提升年”行动为抓手,梳理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加快落实。2024年度酸雨样品3项指标获国家局考核优秀,编制并落实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优化递进式气象业务服务流程和制度,健全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和流程,印发《综合观测网络应急处置预案》《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方案》,制定《新型业务改革县级综合业务岗位职责》《气候极值一张表》并挂牌上墙。二是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成功应对“7•16”“7•22”“8•8”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全县因气象灾害“零伤亡”。4月18日县政府召开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会议暨落实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创建任务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席会议,强化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协调作用,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任务落实。完成国债项目2套六要素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完成3套区域自动站围栏建设,加强探测环境保护。全年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防御通知32份,启动应急响应21次78天,发布决策服务产品506期,发布气象预报预警短信10万余条。三是推动重点领域“气象+”赋能行动。一是保障粮食安全,印发《“三夏”气象服务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微信直通式服务群、短信、微信公众平台、“爱扶风”扶风气象专栏等媒体矩阵,扩大“三夏”“三秋”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二是抓实特色行业气象服务,与工业园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多部门信息共享,探索深化气象服务,并为工业园区和应急管理局各安装气象哨兵1部。三是提高人影服务能力。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4箭次,发射火箭弹16枚,助力全县40.6万亩冬小麦抗旱保苗和丰产丰收,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四是推动扶风气象灾害防御。一是部门联合发文。联合县减灾办、防汛办气指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增强各单位依法履职意识。二是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培训。8月22日,组织开展扶风县气象灾害防御暨气象信息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队伍的素质,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三是拓宽公众气象服务渠道。主动联系广电、应急、融媒体等部门深度合作,实现县镇村组“四级”1010个应急“大喇叭”共建共享,确保气象预警信息“到村、到组、到户、到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制,开展我县气象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业务,通过圆满完成以上业务工作,扶风县气象台为扶风社会防灾减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为扶风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果。三、存在问题和改进举措。(一)存在问题:一是地方财政保障力度不足;二是部门合作不深入;三是专业服务能力支撑不够。(二)改进举措:一是要加大部门合作。发挥政府主导牵总作用,健全部门间灾害联防、应急联动等机制。二是要加强项目争取。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支撑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快完善机制。持续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守牢灾害防御气象防线。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准确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针对本地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汛期以暴雨预报为重点,兼顾雷雨、大风、冰雹等小尺度天气过程的预警与预报;非汛期以大雾、大风、强降温天气为重点,兼顾霜冻、道路结冰、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预报。争取做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无漏报。二是继续抓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准确预报重要天气过程的基础上,要做到早预报、早服务、早预警,在重要天气出现前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服务快报》、《灾害天气预警信号》等材料,过程出现时和出现后及时以预警联动平台、手机短信、电话和传真等形式做好气象服务。重视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专题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气候资料收集和分析,提供旱灾、洪涝及其他气象次生灾害的预报与预警工作。三是气象服务产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产品,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精细化,保持公众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