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泾阳县>
唐贞陵文物管理所
唐贞陵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3-24 16:35
单位名称
唐贞陵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古墓葬及周边的文物保护工作;承担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及保护利用等工作。
住所
泾阳县兴隆镇崔黄村二组
法定代表人
李涛
开办资金
10.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6万元
10.3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我单位在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落实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1、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度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值班制度、工作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并做到制度上墙,严格遵守纪律。二是做好日常值班管理。重新制定日常值班表,值班记录必须填写清楚,做到执法必严,责任到人,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杜绝自由散漫的风气形成。提升文保员业务能力,进一步明确文保员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务必守土有责,守土负责。2、加强日常巡查,确保野外文物安全安全是野外文物保护的生命线和底线,严格按照文物安全工作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巡查和组织集中巡查。全年日常巡查100多次,集中巡查24次,做好值班、巡查登记,记录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如文物保护区域内发现盗窃、挖掘、取土、建设等问题及时予以制止、上报依法处理,确保野外文物安全万无一失,维护当地文物安全整体秩序。3、推动建设唐贞陵安防工程,有效利用监控新技术,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安技防监控系统设备是保护野外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措施。2024年8月份,由局领导主持召开唐贞陵安防工程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三方会议。它作为文物保护的新技术应用到野外文物保护实际中,可以缓解野外文物保护的风险和难度,为实时掌握野外文物的现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缩短了时间差,提高了重点部位巡查效率,极大提升了贞陵陵区的野外石刻文物整体安全水平前期在施工过程中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与村民协商土地的问题。但文管所采取各种措施,做通村干部,个别村民工作,终于于国庆节前解决所有土地问题,使唐贞陵安防工程顺利进行有了保障。目前工程完成接近百分之八十。4、进行文物保护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运用保护区内的广播在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全天播放泾阳县文物保护倡议书和《文物保护法》;在局安全科、法制科的指导下,与兴隆镇政府,崔黄村、仲麓村、寺底何村、白马杨村等村干部,全体文保员参加,共同学习了文物保护法,通过以上的形式,提高当地文物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二、取得的成效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发文件及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唐贞陵文管所能够积极配合局机关完成多项接待和检查工作。一是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发文件及分配的其他临时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二是积极配合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对陵区进行日常野外巡查,联合公安系统、市文旅局对陵区进行文物巡查。三是全年日常巡查100多次,集中巡查24次,做好值班、巡查登记,记录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①文管所安保人员和专业文保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致使文物保护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创新不足,缺乏新文保技术的运用和创新。②文物保护标志不明显,设立不科学。保护范围内虽有界桩点,但是点与点之间距离太大,影响文物巡查和判断是否违法的准确性和效率。2、整改措施。①为适应文保新情况,不断学习新文保知识和文物法律法规,提升优化全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性、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文保队伍。②继续提升管所的规范化建设,在硬件设施和工作创新技术上多下功夫,力争达到文物保护事业单位的新标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积极推动实施唐贞陵门阙保护工程。唐贞陵现有土阙12个,急需申请国家文物保护资金进行保护。二是监督村民完成剪子沟生态环境恢复。三是加强对贞陵的文物的巡查频次,确保文物安全。四是申请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积极谋划唐贞陵环境整治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