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移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及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移民扶持规划;水土保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的监测预防治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骨干淤地坝防汛维修养护;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受灾移民救助及矛盾纠纷调解。 | |
住所 | 富平县丰荣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周琪 | |
开办资金 | 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6.11万元 | 412.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完成情况2024年下达中省水利发展资金项目6个,共1909万元。其中,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1个,下达资金345万元,已按计划全面完工。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5个,下达资金1564万元,分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类,均已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年度完成富平县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35.26km2。完成2025年度富平县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策划包装、方案编制、报审、省级合规性审查及项目入库工作。共申报项目7个,总投资2786.17亿元。其中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2个,总投资760.4万元;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5个,总投资2025.77万元。完成《石川河沿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四项审批、报审等工作,该项目投资1.31亿,已填报重大项目库。完成富平县水网建设规划中12个水保项目的策划包装,约投资8.87亿元。完成水利部、省水保移民中心等上级部门多次调研考察,圆满完成中央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报道任务,富平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在中央电视台等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二)移民扶持项目完成情况2024年度下达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共28个,其中,美丽家园项目22个、农田水利项目4个、生产开发项目1个,突出问题项目1个,总投资3253.1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铺设管道720m,道路硬化14066㎡,安装太阳能路灯829盏,扶持购买地埋管5000m,粉刷外墙涂料17275㎡,塑胶铺设1142㎡,围栏建设2554m,灌溉渠道3137.6m,新建厂房2047㎡,喷灌管网23890m等已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高效落实水库移民直补政策,及时向4962名移民人员发放人口直补金297.72万元,向2023年度移民大学生发放补助金25万元。(三)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工作,对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完成2024年度水利部卫星遥感监管下发疑似违法违规图斑的现场复核工作,发现并认定未批先建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6个,已全部整改销号。水土保持日常监督不断延伸,完成2次北部桥山多部门联合综合检查,开展日常境内巡查60次,发现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17个,下达整改通知17份并逐一建立台账。完成了辖区内15个报备验收建设项目的验收核查工作,并出具了核查意见,对管辖内建设单位下发20个书面自查报告,已完成书面检查工作。收缴入库水土保持补偿费580.18万元。完成了19个已批方案V4.2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上报系统的上传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一)移民项目成效改善了移民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移民村基础设施水平,为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并及时进行种植技术指导,提高了群众种植技术,为群众增收提供保障。通过移民后扶项目帮扶,移民和群众广泛受益,进一步加快了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二)水保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1.生态效益。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为农业及林果业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林草覆盖率,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好转;减轻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对下游河道等水利设施的不利影响。通过减沙保水,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减轻了洪水、泥沙对基础设施的造成的危害;改善乡村小气候,打造水体景观,美化乡村环境,构建美丽乡村,兼顾污水净化,联通调蓄水体补充灌溉,发展区域经济。2.经济效益。随着治理措施的逐步完善和效益的充分发挥,项目区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收入得到更大提高。3.社会效益。通过实施水保治理项目,促进了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存在问题(一)单位面积投入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家对水土保持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目前国家治理投入42万元/km2左右,而实际需要投入80万-160万元/km2,投入标准明显偏低,达不到评价指标要求,严重影响治理进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二)水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和群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虽然有一定提高,但对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认识仍有不足,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防治水土流失自觉性不高,人为加剧水土流失的活动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三)前期工作还不够扎实。设计单位勘查现场不扎实、不细致,对项目建设相关要求掌握不透彻,导致措施配置存在部分偏差,影响项目建设,与林草、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沟通不及时,造成部分设计图斑重合。四、整改措施(一)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前期设计勘察,精心策划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方案编制、报审等程序,努力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二)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最大程度减少人为水土流失活动。(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规范化,建立及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位,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定时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每个干部职工做到对有关政策的了解,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狠抓项目建设管理。对照稽查常见问题清单,夯实参建各方责任,聚焦“三控三管一协调”,凝心聚力、铆足干劲,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和2025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及规划评估工作。(二)加大日常巡查和政策宣传力度。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争取全县域覆盖,将水土保持违法行为降至最低。(三)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明晰监督和执法权责,确保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能够得到彻底贯彻和落实。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督促政府项目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法律义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无奖惩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