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市建设工程招投标提供管理和服务。房屋和市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管理;受住建局委托:房屋及市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宜川县住建局2楼 | |
法定代表人 | 黑俊亮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万元 | 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川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及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建设环境,保障了全县房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现总结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推进备案流程再造。以建设单位、招标代理机构、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结合开展“解放思想、改进服务、提高效率”专项活动,推进相关办理事项规并整合,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我办目前按优化后的审批流程招标备案环节只需1/4工作日,比优化前的5个工作日减少了4又3/4个工作日,中标备案只需1/8工作日,比优化前的3个工作日减少了2又7/8个工作日,全程至少可减少7个工作日。二是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张表受理”。我办严格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性告知、一张表受理”工作方法,消除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对“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相关证明”等逐一予以明确。三是推行网上审批工作机制。为切实优化招标流程,提高招投标网上办理比例,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等外,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全过,我办全面积极推进招标投标电子化,项目统一在线上平台交易,杜绝平台外交易现象。凡达到规模的招投项目全部纳入延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办理,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同时逐事逐项逐要素核对,确保线上线下招标所需清单要素、办事指南规范统一。三、加强标后监管,保障项目推进通过强化机制建设、协调联动、联合惩戒等有力举措,规范企业标后履约监管,定期开展重点工程标后履约联合督查。今年联合质监站,深入在建工程项目工地,主要对宜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建设项目、宜川供电分公司生产调度楼建设项目、宜川城市排水排涝设施建设项目对宜川县工业园区绿源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区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等工地进行了进行了三次联合检查。重点对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履约到岗情况、考勤情况、工程建设合同签订情况、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农民工工资等多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重要环节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关键岗位人员未履约到岗、考勤率不合格、社保关系不符合等情况。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参建施工、监理单位立即对标整改,确保合同约定人员履约到岗、社保关系符合、考勤率合格、因不可抗力原因无法履约人员及时变更,全面落实投标承诺和质量安全措施在工程实施中得到保障,确保工程稳步推进。同时,各项目负责人要强化标后监管意识,将履约到岗工作纳入项目日常管理中,不断提高精细化项目管理水平。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现了远程异地开标、评标交易,采用全流程电子化加不见面开标、省际远程异地评标的方式,在线开标、专家抽取、电子评审。今年以来,已与黔西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多家异地交易中心合作,顺利完成了宜川县城市排水排涝设施建设项目、宜川县城关小学教学及附属用房和运动场地维修工程项目等7个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现了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全面实现评标专家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实现“投标不跑腿,交易不见面”,建设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贡献!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全年监管建设项目14个,共36项招标任务(其中,施工25项,监理11项,设计1项),中标金额2.51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中标企业共计40家,其中:本地企业8家,占中标企业20%;省内企业30家,占中标企业80%;省外企业0家,占中标企业0%;开展代理企业共计9家。全年工作无一起失误,无一例差错,无一例投诉,群众好评率100%。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审查核查规范代理行为实行代理企业年初资质审核制,经审查合格后,授予区域代理权限。代理从业人员备案制度,经审查备案后,方可从事代理工作。项目代理实名制,按照市招标办要求,实名登记后方可代理,将工作、职责、人员统一起来,全过程留痕,严厉打击游击代理、游离从业等现象,确保代理行为责任到人,代理工作有据可查,代理责任有人承担。(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招标意识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机制,按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鲜明深刻”的理念,策划制作幻灯片、光碟、专题片等宣传材料,同时采取典型案例剖析、现身说法等教育方式,正面宣传引导、反面警示教训,力争让“一法一条例一办法”入脑入耳入心,最大程度提高项目建设单位领导和施工企业领导认识,提升依法招标意识,扫除依法招标障碍,维护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三)加强标后监管保证标后履约树立“一招就管”的理念,将工程专项整治、建设领域“大扫除”行动常态化、经常化。建立标后监管整治任务清单制,将规避招标、肢解招标、场外交易、限制竞争、围标串标、违法发包、违规投标、失信违约、人不到岗等十大问题列入重点检查范畴。每两个月组织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动真碰硬、立查立改,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效震慑,构建“标前、标中、标后”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打造务实、开放、一流、阳光、和谐的建设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