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教研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学科研究。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望江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志海 | |
开办资金 | 1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88万元 | 3.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洋县教研室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坚持业务强室、业务练兵,定期开展了业务大讲堂、读书分享交流和师德师风演讲活动。持续推进教研员包联学校、包联学科基地制度,夯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常态化指导,编发《教研信息》6期。(二)强化教学视导调研。2024年上半年重点围绕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教师培养、质量提升等重点任务,深入24所中小学进行视导,随堂听评课指导300余节。下半年重点围绕新教材使用、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教师培养等,深入视导18所中小学,听评课指导450余节;及时了解新教材使用的问题和需求,有的放矢做好指导,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三)加强思政一体化建设。本年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洋县“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市级思政一体化建设专题培训,配合市教研室开展思政大教研暨送教送培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围绕知识点梳理和热点专题,及时传递道德与法治中考新动向。6月上旬,县教研室对全县7所学校思政课建设、课程开设及教师队伍情况进行调研。(四)推动高中教学质量提升。统筹抓好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前后的教研衔接工作,组织做好高三教学检测考试和质量分析,推进高三复课备考联合教研和诊断指导。全年组织召开全县高三复课备考工作推进会2次,专题教研活动5次,表彰优秀课例50节次,参训教师230人次。组织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40名赴江苏南通开展新高考专题培训,采用集中授课、主题报告、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理解新高考改革的政策走向、总体要求及主要任务,明确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重点与策略方法。(五)加快学科指导基地建设。按学期印发了2024年度洋县中小学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基地)活动安排,各学科基地按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全年累计组织各类教师培训284场次,涵盖了新课标培训、新修订教材的变化与教学建议讲座、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参训教师16921人次。高中英语、小学劳动教育等5个学科基地承办了汉中市“天汉好课堂”三个一教研活动,受益县域及兄弟县区学校教师3600余人次。起始年级新修订教材使用时,组织全县145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市级培训,3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出版社第三次线上培训,参培率达到了100%。(六)夯实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依托心理健康学科基地,本年度面向中小学学校开展了《做情绪的主人》《做守护孩子心灵的智慧父母》、青春期教育《青春与爱同行》 等50余场订单式的学生和家长团辅;心理健康团队教师协助学校处理危机事件,针对个别学校特殊学生开展一对一个案咨询,并定期回访。针对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提升,集中举办5场次专题讲座,并现场互动答疑,解决实际疑难。配合县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组织策划了全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赋能培训。(七)抓实课题研究管理。制定《洋县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拟定课题选题指南,细化课题立项及评审标准,扎实课题过程管理,落实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提交制度,多措并举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省市县各级各类课题深入有序推进。2024年度申报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18个,汉中市立德树人专项课题立项65个,市级规划课题立项68个,县级课题立项104个;教科研课题市级结题72个,县级结题93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2024年9月,洋县教研室被汉中市教研室授予“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二)锻造思政课教师队伍。在2024年中小学思政“大练兵”活动,共产生县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标兵14人、教学能手14人、优秀教师9人,县级思政精品课10节。在全省比赛中,获特别奖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1人,取得我县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三)创优学科指导基地品牌。洋县学前教育基地、小学劳动基地等4个基地被表彰为汉中市中小学优秀学科指导基地,18名教师被授予汉中市中小学优秀学科指导基地优秀工作者,37名学科基地教师被授予2024年县级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四)做实骨干教师培养孵化。在2024年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总结往届我县参加市、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经验,遴选的15个学科41名教师参加县级决赛,在市级比赛中9名选手脱颖而出,省级参赛荣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岗位竞赛活动中,表彰县级一、二、三等奖136人次,6名选手被遴选推荐为2024年陕西省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五)培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在2024年度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评选县级优秀案例116份;案例荣获省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在2024年度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作品评选活动中,我县作品获一等奖19个、二等奖58个、三等奖44个。在汉中市“以我的课堂实录为例谈新课标落实”征文评选推荐60份案例,荣获市级一等奖11份、二等奖16份、三等奖14份。在基础教育教科研课题成果评选中,荣获市级优秀课题成果9个,县级优秀课题成果15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接受缓慢,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差异较大。2.学科指导基地在探索实践中的创新做法、成熟经验、有效范式,推进各类成果转化和辐射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改进措施1.强化学习引领。聚焦主业主责,织密教研网络,加强业务练兵,持续推进业务大讲堂活动;着力提升教研工作服务县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能力,积极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更加主动、更加务实、更加有效。2.加快教研转型。在价值取向上从关注“提分”转向全面“育人”,在功能定位上从全程“参与”转向专业“引领”,在研究内容上从围绕“研教”转向全面“研学”,在组织形态上从凸显“个人”转向依靠“团队”,实现教研转型发展,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方案。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从严常规管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扎实开展教学大视导,认真查摆、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长期以来落不实、落不细、落不精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建立教学视导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定期通报、考核奖惩机制,让教学视导长牙齿、有震慑。(二)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中小学思政课的基础课程、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推进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持续组织好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比赛、学科思政精品课评选等活动,发挥好市、县两级思政学科基地作用,打造思政教育品牌。(三)推进课程改革。遵循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组织教研员全过程加强全面育人、五育并举的研究;加强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落实国家课程;加强教与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作业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考试评价研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育政策的研究,做好教育决策参谋。(四)壮大骨干力量。坚持抓骨干、带整体,强基地、广大辐射,搭平台、造氛围思路,进一步以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基地为抓手,高水平策划组织学科基地学术研究活动、观摩交流活动、送培送研活动、教师跟踪指导活动,建强学科基地,发挥名师作用,加快骨干培养,涵盖学科教师,建好并壮大洋县教育质量提升的生力军。(五)抓好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强高中考改革的研究,加强试题命制的研究,按要求定期组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持续加强对县域内各学段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观测分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9月,洋县教研室被汉中市教研室授予“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无诉讼投诉情况发生。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