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中医医院

铜川市王益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24 16:04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辖区内医疗、中医、预防、科研、教学、健康管理、康复、保健和医养结合等工作,承担王益区及周边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治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五星村吕家崖组
法定代表人 金泽祥
开办资金 11430.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77万元 180.8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院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医院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中医药特色,加强内涵建设,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医养结合服务对象100人(死亡3人),抽调15名医护人员组成5个医养结合家庭签约服务团队,签订医养结合家庭医生健康指导服务协议97人份。截止目前共对97名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服务782人次。(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严把院感质量控制环节,对重点科室加强监督质控;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规范收集交接流程,严抓医疗废物的交接环节,常抓学习关,确保考核人人过关;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监管力度,对全院所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完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流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避免职业暴露。(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现管理773户2478人,其中签约2478人,签约率100%,高血压管理267人,糖尿病管理41人,重精60管理人,大病管理105人,管理慢病总人数527人,已完成全年访视工作。(四)继续巩固提升“创文”“创卫”“创森”工作1.结合“平安医院”和“清廉医院”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和医院文化建设,定期排查并化解医患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重点提升干部职工素质,塑造优秀医院文化,打造一流服务团队,构建和谐医院。2.认真制定2024年创卫工作计划,创建无烟医院和生活垃圾示范单位重点推进病媒防治、公益事业、道德教育等。执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劝烟工作;持续周末大扫除。宣传垃圾分类活动,提升居民意识,共有85人参与。3、根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加大院内绿化工作,定期对院内栽种的43种中草药、绿化草坪进行养护工作。(五)安全生产工作我院根据区卫健系统安全生产要求,定期对新院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对老院区的水电气进行管理与维护。同时,我们协助电梯维保公司保养电梯,监督污水处理,并持续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此外,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合作,检查老院区家属楼消防设施,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如清理楼道杂物和张贴安全提醒标识。规范了我院消控室值班巡检工作,消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了防汛医疗保障救护应急小组;组织全院职工进行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电梯安全等安全知识培训共计10次,应急逃生演练2次,电梯应急救援脱困演练1次,进行反恐演练培训1次。防汛警示宣传2次,参加区非煤矿山应急演练1次,参加黄堡镇消防安全演练1次。二、社会经济效益(一)基本医疗工作开展情况1、2024年共接诊门诊患者11048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92人次,医疗收入175.75万元,药品收入88.75万元,疫苗收入18.53万元。2、切实做好医保工作我院现已开通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及两病核定及报销。因我院医保收费系统升级整合,1月至3月由黄堡镇中心卫生院结算:共收治住院患者:124人次,医疗总费用:28.19万元,基金支付总额:15.87万元。共收诊门诊统筹患者1565人次,医疗总费用:22.34万元,基金支付总额:1.24万元。4月1日起收费系统变更为中医医院:至今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73人次,医疗总费用:27.90万元,基金支付总额:15.15万元。共收诊门诊统筹患者4185人次,医疗总费用:17.95万元,基金支付总额:11.26万元。今年共收治住院患者297人次,费用总额20.88万元,基金统筹支付7.84万元。门诊统筹患者4185人次,费用总额17.95万元,基金统筹支付11.26万元。追回2022年医保未结清账款1.6万元。3、规范执行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按照陕西省集中采购平台要求,所有药品实行“两票制”制度,除中药饮片外,其于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共购进药品56.83万元、基本药物购进41.1万元、集采药品购进15.7万元、中药饮片购进51.53万元、试剂耗材义齿理疗氧气购进34.3万元、疫苗19.1万元,为辖区卫生室代购基本药物为235.9万元,代购集采药品10.4万元。4、加强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截至目前组织各类业务培训20余次,组织参加各类线上义务培训20余次。先后选派临床技术骨干参加各级学习培训,分别派出3名同志参加了全省中医学术传承、小儿推拿、骨干人才等培训班,选派2名医务人员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学习,2名医务人员到省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3名医护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培训。5、继续与上级医院开展帮扶协作。成立了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传承基地与陕西省名中医张卫华工作站,成立了和建林名老中医传承专家工作室,继续与西安大兴医院、省肿瘤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等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市卫健委先后选派3名医师做为第一村医在我院坐诊、查房,发挥他们的专长,到一线进行传帮带试教工作。6、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定期按照医院考核方案对运行病历中医嘱、病情、查房、病例讨论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对归档病历进行督导检查,并按月点评。截至目前共进行了病历质控检查9次、西药、中药制剂合理使用检查9次、慢病用药处方9次,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使临床医师的病历书写意识和书写质量的提高,并且提高了我院的终末病历质量。(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我院已初步建成数字化医院。网络覆盖全院的每个部门,主要包括HIS系统、PAC系统、LIS系统、OA系统、合理用药系统、心电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电子病历系统、院感系统、微信挂号系统等,涵盖病人来院就诊、取药、卫材管理等环节,支持100多台计算机同时运行及各方面的管理。利用VLAN技术,将由交换机连接成的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也增加了网络安全性。三、存在的问题(一)管理机制不完善医院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医院内部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部分科室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制度执行不力,医疗质量难以保证。(三)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医院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存在短板,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三)信息化建设滞后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信息化应用程度低,信息传递不畅。有些科室仍采用手工记录方式,数据共享、统计分析等工作难以高效完成,影响临床决策和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四、整改措施(一)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建立定期检查机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各科室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针对高流动岗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保新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科室设置和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整合各科室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减少手工记录,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加强学科建设,继续落实人才培养规划,按照二级医院要求,全面优化全院医疗资源配置,完善二级学科建设,突出重点专科培养。继续加大招聘人才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医院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进一步拓展新项目、新技术,使我院整体医疗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打造群众满意医院,认真贯彻执行医改的各项政策,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积极谋划,努力把各项工作开展好落实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创建“平安医院”,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三)打造孙思邈中医学术体系,拟定科研项目名称为“孙思邈养生学术思想指导下‘灸法’技术的临床研究”,由我院“孙思邈养生学术思想”科研团队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陕西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研究院”联合开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编号:PDY00221061020290A21021有效期:2023年7月25日至2028年7月2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