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村镇建设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贯彻执行村镇建设政策法规;县域内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文明西路357号(住建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苏贵荣 | |
开办资金 | 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85万元 | 25.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洋县村镇建设管理站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站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住建局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监测、宜居型示范农房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指导被列入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沿江镇污水管网建设、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施等作为全年的中心工作任务。在同志们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下,勇于担当,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就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政策落实及工作开展概况2024年省市下达我县危改任务20户,实际完成24户(其中:C级11户,D级11户,无房户2户)我站积极落实省市住房安全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及时转发上级的文件精神,现场督促各镇(街道)按标准要求积极实施危房改造,中途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进行跟踪督导,截止12月底前已全面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24户,已全部竣工验收入住,完成补助资金兑付24户62.0748万元,同时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了农户信息资料录入和建档立卡工作。2.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对全县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31016户进行了一次全面住房安全“体检”,向住户出具了住房安全鉴定表,并按照省住建厅要求,将31016户住房安全鉴定表录入住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同时针对因自然灾害住房受灾农户住房安全做了专门安排部署,持续做好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积极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坚持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长效机制。加强住房安全动态监测行业预警信息管理,每半月报送一次筛查预警工作情况,每月推送新增危房信息和农户信息。在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对鉴定为C、D级危房的住户落实专人监管,明确管理措施,落实产权人(使用人)主体责任,指导产权人及时采用维修加固、拆除重建等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拆除的闲置房,提供危房警示标识4000余份,并要求按规定进行了张贴。4.推广新型农房建造技术,提升农房整体风貌。免费提供推广《陕西省农村特色民居设计图集》《陕西省农房设计图集》《陕西省钢结构设计图集》《汉中市农房建设图集》《陕西农房建设口袋书》等600余份,不断扩大示范效应。同时,加强了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管理工作,2024年组织县域74名乡村建筑工匠对建筑基本知识、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建筑质量等进行了集中培训。5.根据汉中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24年我县完成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46803户,全年因自然灾害农房理赔受益群众128户理赔金额32.8万元,充分发挥了农房保险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帮助农村受灾居民提高重建住房的能力。6.全年办理信访案件10起,回复12345热线关于住房安全方面的问题15件,均已结案。7.成立了县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各镇(街道)督导具体工作的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洋县自建房管理办法,规范城镇居民自建房和农村宅基地建设住宅行为,确保自建房质量和使用安全提供了政策依据。8.2024年全县累计排查自建房96704户(其中经营性自建房4352户,其他自建房92352户)经排查鉴定出的危房通过管控措施整治已整改到位,消除了安全隐患。9.指导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马畅镇上报省、市列入202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17个,涉及总投资1510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0109万元,占全年投资计划133.2%。10.宜居型示范农房建设。印发了《洋县2024年宜居型示范农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我县马畅镇、磨子桥镇、龙亭镇、茅坪镇、溢水镇等宜居型示范农房建设工作,同时确定了建设目标任务、质量标准、建设范围等工作步骤及要求。11.检查督导沿江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后续建设涉及7个镇,定期开展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营情况,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情况检查,组织进行了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审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通过村镇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积极为老百姓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为辖区剩余劳动力搭建就地务工平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2.按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的相关要求,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户住房有保障,积极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突出服务对象的精准率。3.通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美化亮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强了居民牢固树立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4.村镇各项建设项目的实施,始终站在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角度进行,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评估,防止额外加大投入或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的热情,增强了老百姓的凝聚力,村庄整洁了,邻里和睦了,呈现出乡村文明建设美好前景。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村镇建设工作点多面广,服务老百姓的业务能力还需不断提升;2.惠民政策的宣传引导力度还不够强烈。(二)改进措施:1.加强业务培训,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益,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2.加强惠民政策的宣传引导,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娴熟的业务能力服务于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完成年度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确保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户安全住房有保障。2.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监测常态化巡查管理机制,坚持人民群众安全住房无小事理念,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良好局面。3.将把年度工作重心调整到建设全县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上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积极组织抓好落实,争取省市项目资金,督导村镇建设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保质保量完成我县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4.狠抓干部职工廉政敬业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村镇建设各项工作抓实抓细。5.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为民服务能力,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为村镇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而应有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