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人民医院

西乡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24 15:53
单位名称 西乡县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疗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养老服务、培训。
住所 西乡县河滨南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马恺
开办资金 14618.42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35万元 19330.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9月23日业务范围增加养老服务、培训,开办资金变更为14618.42万元,经费来源变更为差额拨款。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一)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1.完善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科学、高效的医务管理体系。一是制定并下发《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性改进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业务夜查房、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督导机制,对存在问题下发督导单并追踪整改情况。二是发挥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和运行机制作用,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质量数据系统评估、反馈、改进和激励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全面提升对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技术、薄弱环节、关键流程的安全管理。全年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40人次,科室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16次,不良事件分析讨论6次;质控运行病历15516份、归档病历9721份,甲级病案率99.5%;开展临床路径11183例,入径率77.6%;单病种管理平台上报23个病种共4287例。2.推进以管控病种成本、规范医疗行为为核心的DIP支付方式改革。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诊疗、用药、计费现象,杜绝违规行为。规范药品耗材管理,2024年药占比下降7.83%。2024年医院CMI值0.91。3.三级医院创建工作。按照《陕西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版)》,对不达标或者趋势不好的数据追本溯源,督促整改。对照评审标准,结合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完成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并编印成册。邀请省市专家来院开展创建培训,对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整改提升。(二)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医院学科水平。1.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一是制定“西乡县人民医院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学科任务清单”,研究解决阻碍学科发展的不利因素,补齐专科能力短板。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被陕西省卫健委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卒中中心被陕西卒中专科联盟授予“2024年度先进卒中中心建设医院”;肿瘤内科、内分泌肾病内科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学科;心衰中心成功创建国家基层心衰中心;呼吸内科被中国县域慢性气道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组评定为“中国县域慢性气道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达标单位;老年医学科被省卫健委评定为规范化设置老年医学科单位;病理科荣获国家和陕西省病理质控中心能力验证合格证。二是成立呼吸道疾病专病医院,开设感染科;直线加速器于10月12日试运行,开展放疗49人996次治疗4286个照射野。三是完成关节镜、呼吸内镜等2项省级限制类医疗技术网上备案申报工作;神经内科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脊柱外科开展了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骨科开展了关节镜下十字韧带重建术临床应用;肝胆普外科开展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甲乳外科开展了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泌尿外科开展利用软镜通过泌尿系自然腔道用钬激光碎石吸出术;妇产科开展了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消化内镜逐步开全诊疗项目,胃、肠镜检查同比分别增长19%、28%。加强神经内外科建设,积极发展介入技术。今年开展神经介入手术156例,周围血管介入86例。四是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医院被省卫健委认定为“陕西省第三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2.巩固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建设120急救调度平台信息系统,推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优化患者转运流程。打造全院“一盘棋、一张网”格局,2024年重症医学科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82%,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3.加强门诊建设。拓展门诊业务,开设骨科、疼痛科、心胸血管介入专科门诊和糖尿病、哮喘、减重与代谢专病门诊;推进日间手术、推行无假日门诊。4.增强医技服务能力。检验科新开展精子形态学检查、异常凝血酶原、降钙素、维生素D检测等检验项目;影像中心开展肺癌微波治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技术;B超室开展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病理科做好免疫组化检查及分子生物监测。5.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对神经内科急性脑缺血脑卒中支架取栓术等27项技术予以新技术、新项目立项,对2023年未完成的3项新技术、新项目延续开展。儿科《降低小儿静脉采血溶血率》获得汉中市护理质控中心品管圈大赛二等奖;罗学宏、李健康、方林入选汉中市健康科普专家库,谢怡获得汉中市第二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党政机关组一等奖。6.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智慧医疗建设,上线乳腺钼靶AI系统。推广MDT、中西医结合等诊疗模式,推动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引进省内中医呼吸病专家一名,组织召开中医适宜技术推进会两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37项,39名护士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学习考核并取得“西学中”培训合格证书。(三)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优化服务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院内志愿者服务活动站行动,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施窗口服务前移服务。二是数字化赋能医改。依托“互联网+医疗”信息化技术支撑,持续推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诊区信息发布系统,深化门诊分诊叫号、指尖支付,完成医保移动支付、医保电子处方、检验检查自助开单微信小程序、食源性疾病上报、药品追溯码上线工作和云桌面及网络安全改造,2024年通过微信小程序及自助机挂号93361人次,占全年门诊挂号量的19.7%。针对群众反映病历复印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上线微信预约、病历复印邮寄业务,实现医疗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线上复印病历20例。三是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推广“5、3、1”服务,推进快速康复和无陪护病区工作。承办了第六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县市区医院擂台赛“完善急诊急救服务”主题比赛。选送的案例荣获金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在主题四“打造舒适就医环境”擂台赛中,选送的两个案例分别荣获银奖、卓越案例奖。四是注重患者就医感受,畅通投诉渠道,公示投诉电话、投诉二维码。全年门诊、住院患者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8.25%、98.91%。五是开展爱眼日、爱牙日、高血压日等健康宣教普及日及节庆互动活动14次,组织卫生三下乡2次,义诊25次,举办妈妈课堂12场、糖尿病友座谈会40场。举办了首届健康科普大赛并在第四届“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大赛上分获奖项。(四)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与各医共体分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下派19人对13所分院进行对口帮扶,接收分院医生来院进修学习21人次,培养基层骨干专业人员17名,组织召开医共体分院骨干医师培训会4场;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到帮扶医院查房、会诊、培训、考核,支援高川、司上、马桑湾分院“两癌筛查”、慢性病体检,帮助峡口、高川分院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推荐标准版验收,胸痛、卒中、创伤基层网络运行良好。组织巡回医疗义诊与“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21次,受惠群众2000余人次,发放免费药品价值5万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病理中心对基层开展远程会诊9558人次、4675人次、69人次,为百姓带去方便和实惠。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年接诊门诊病人50.27万人次,出院病人3.27万人次;开展手术7380台次(不含日间手术),较上年度增长11.6%,其中三四级手术3193台次,较上年度增长42.48%。2.2024年3月被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23年度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12月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23—2024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优秀成员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在推进三级医院创建方面还有不足,如体制机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医院二级分科未达到三级医院要求等。2.学科发展不均衡,部分科室处于发展瓶颈期,现有业务数量欠稳定。改进措施。1.依据三级医院建设标准,从管理、学科、质量、人才、服务、市场六个维度同时发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三级医院创建培训,持续改进和提升临床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发展危急重症救治和疑难疾病诊疗,使医院二级分科达到三级医院要求。2.对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学科及具有一定基础和影响力的学科,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资金资源优先投入、诊疗体系优化协同、要素组合优先保障。帮助处于发展瓶颈的科室寻找突破口,在稳定量的基础上寻求质的突变。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力冲刺三级医院创建。以2026年下半年评审为节点,再次完善评审方案,分阶实施、挂图作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积极申报三级医院建设提升项目。做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三级医院数据填报工作,保证数据质量,确保主要医疗数据和综合考核指标符合三级医院标准,稳居全省二级医院第一方阵。2.狠抓特色专业和门诊。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结合县域医疗需求、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医院三级综合医院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及“千县工程”要求,建立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高标准持续推进急诊急救及危急重症学科群建设,规范急诊急救数据上报。3.纵深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县域内胸痛、创伤、卒中、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及儿童患者诊断救治、双向转诊、康复护理各环节无缝衔接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服务机制,帮助乡镇卫生院建设胸痛单元、创伤单元、卒中监测哨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重度创伤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43603174861072411A1001,有效期限至2028年01月02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3月被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23年度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12月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23—2024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优秀成员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