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中心

洋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4 15:23
单位名称 洋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主要承担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组织开展以跨区域作业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负责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监测;组织开展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负责农机维修行业指导;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和安全宣传教育。
住所 陕西省洋县戚氏竹园村
法定代表人 赵小腾
开办资金 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38万元 18.68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洋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抓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提升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积极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促进我县农机装备转型升级。2024年积极开展农机补贴政策宣传、市场调研、项目实施、质量投诉等工作,累计完成补贴资金195万元,补贴机具355多台(件)。大力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的宣传贯彻,对老旧农机进行报废更新,完成农机报废补贴10多台,促进了我县农机装备向先进适用、节能高效、环保达标的方向转型升级。二是多举措抓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大力推广小麦、油菜秸秆切碎还田和秸秆收集,引导农户实施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抓好技术示范,依托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秸秆揉丝机、铡草机、饲料粉碎机、打包机等机具,开展技术示范,加工秸秆3万吨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认真组织开展以跨区域作业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三夏”“三秋”农业生产中,组织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1800台(次),投入拖拉机600多台,小型脱粒机及微耕机1.6万台,发放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61份;机收小麦11万亩,机收水稻15.2万亩,机收油菜12.3万亩,水稻机械化直播及机插秧1.2万亩。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早安排部署。成立了“三夏”“三秋”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镇、街道及有关单位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职责;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提早做好机具检修调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搞好服务,成立跨区作业机手接待站。对来洋跨区作业收割机逐一登记、调度,提醒机手注意农机作业安全,协调解决跨区作业收割机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农机供油优惠政策宣传,做到人人皆知,及时与燃油企业对接,确保农机用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做好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同时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的安全生产服务,积极对跨区作业机手进行安全生产告知,印发技术操作规程大力宣讲,提醒机手按规程进行操作,全年印发农机安全技术操作规范3000余份。3.抓好机收减损及农机作业质量监测工作。成立农机化技术服务小组,组织农机化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维修保养,开展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指导机手在确保机具安全的情况下注意作业留茬高度,在地头转弯时应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收割潮湿作物时要经常检查清洗筛是否有堵塞现象,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减少机收损失。4.抓好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促进农机安全生产。一是扎实做好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结合农机年度检验、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1650人(次),提高了农机驾驶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二是严格把好考试关。对培训不合格的学员不得参加驾驶资格考试,确保了培训质量,全年组织开展驾驶员集中考试2次,经考核合格核发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42人。5.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和安全宣传教育。一是抓好农机牌证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农机注册登记、年度检验、驾驶员考试等工作,提升了我县农机安全监管水平。二是抓好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对无驾驶证的农机从业人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办班培训,强化农机法规、农机安全操作规程、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及农机安全教育,收效显著。三是做好农机事故处理及应急值守工作。扎实做好农机事故应急值守,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完善了《洋县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组织召开了洋县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现场会,提高了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3.5万千瓦,全年主要农作物机耕作业面积56万亩,机械植保面积41万亩,机收面积4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60%。实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49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达95%。完成农机补贴资金195万元,补贴机具355台(件),受益农户299户,补贴资金兑付率达99.97%,居全市第一。检验合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20台,签订安全责任书600份,注册登记拖拉机33台、联合收割机14台。加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及技术推广培训,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560人(次),组织开展农机驾驶员考试2期,经考试合格核发驾驶证42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机化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人员知识老化,实际工作人员较少;二是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量逐年加大,但无配套的工作经费支持。2、改进措施:一是积极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等途径招纳新人,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本领;二是积极向县财政申请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在工作经费未落实前,克服困难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抓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特别是加强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和小麦、油菜的机械化播种、机收减损等技术指导,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抓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重点提升水稻、小麦、油菜秸秆的机械化还田和玉米秸秆的饲草化加工利用,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二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等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抗灾救灾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装备保障。三是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与报废更新工作,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学习、宣传、实施,引导广大农户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升我县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四是扎实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强源头管理,持续开展农机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农机驾驶员考试,加大农机年度检验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机三率。扎实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持续提高农机从业者操作水平及安全意识,促进农机生产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