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咸宁中路124号副一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江 | |
开办资金 | 1750.3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5.1万元 | 38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办理举办单位变更,原登记情况: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变更后: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变更开办资金,原登记情况:753.38万元,变更后:1750.33万元,变更时间:2024年3月20日。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严格执行卫健委对医疗机构的制定相关制度和本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关注民生、促进健康为宗旨,在内涵建设、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严格按照执业许可证业务执业,根据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门诊诊疗,中医中药、理疗、上门服务、公共卫生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经济效益:总收入1433.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336万元,公卫补助67.6万元,其他收入9.4万元。荣获奖项:中医科雷佳敏医师荣获陕西省健康教育机构健康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教学工作: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合作,开展助理全科医生与护理实习带教,在多次教评中取得好成绩,获得医院一致好评。2024年1-12月共接诊患者94002人次,为患者提供全科、中医科、妇科等多学科诊疗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开展家庭病床业务,全年累计共收治35人次。辖区常住人口83124人,65岁以上老人14258人,0-3岁儿童2525人。规范健康档案75483份,更新档案22804份;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体检人数为3370人;高血压管理人数4985人,规范管理人数3579人,糖尿病管理人数1727人,规范管理人数1144人,健康教育讲座共20场,开展健康咨询活动52场,均围绕重点疾病及重点卫生日开展工作,受众人群全年达到28120人次,利用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各类健康知识610条。全年规范管理肺结核47例,其中耐药患者3例,规范管理艾滋病患者110人,0-6岁儿童累计建卡、证8758人,新建卡证981人,全年接种疫苗34502针次;全年孕产妇531人,活产数543人,母子健康手册522人,0-6岁儿童管理5056人,其中3-6岁托幼机构3167,对幼儿园体检3087人。规范管理精神病患374人,完成中医药健康管理4640人,0-3岁儿童1574人,全年累计签约19180户,公共卫生服务36387人次,合计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120302人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选派1名医护人员参加西安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选派3名中级以上医生参加陕西省2024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骨干师资培训班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师资培训班。选派1名医师参加西安市举办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班。安排公卫科专干参加区级各项工作指标相应培训。中医科每周周二安排科室人员参加区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医联体建设工作:与医院紧密合作,构建了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按照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技术帮扶、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纽带,积极探索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运行模式,扎实推进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疑难病、复杂病及急危重症通过绿色转诊通道转至上级医院,缩短了预约挂号、床位等时间,节约患者费用及便捷就医。2024年1月-11月下沉专家坐诊次数88次;涉及4个科室30名专家,上转患者人137人次,接诊人次3024人(含耳鼻喉进学校体检人数),专家业务讲座全年26次。信息化建设方面:基层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智慧医联--双向转诊;依托医院的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了利用医名片小程序对需要转诊的患者进行上转,实现了上级医院、基层与病人之前信息共享,实现了连续服务不间断,方便上级医生查阅和患者信息共享,实现了远程医疗咨询转诊等智慧医疗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居民就医体验。远程医疗系统:与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远程心电系统,2024年全年累计心电图4140份,使基层患者能够接受上级医院专家的远程心电诊断和治疗建议,对发现胸痛病例通过胸痛救治单元绿色通道及时转至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与软件公司协调,每周周内安排一名工程师对本周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反馈,实时解决,实现病历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方便医生查阅和患者信息共享。三、存在问题1、经费不足:公卫经费全年仅拨付20万元,无法维持正常工作运行,导致工作人员流失,部分工作衔接脱节。2、居民健康意识不够:部分居民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参与健康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3、信息化建设:为完成区卫健局指令性家庭病床收治,将门诊医生HIS系统更换,此业务在持续进行中,但此门诊HIS系统与天网系统不兼容,门诊诊疗记录无法在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上体现,导致健康档案更新率下降。4、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因经费不足导致人员流失,目前缺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四、改进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3、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提升工作质量。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5、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五、下一步计划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特别是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2、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依托医院的信息技术资源,进一步优化智慧医疗系统,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居民就医体验。3、强化居民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形式,落实五进,特别是进企业和机关,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居民参与度和健康素养。4、优化资源配置: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5、深化医联体合作:与医院进一步紧密合作,加强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加强上下转诊及五种慢性病的生命全过程健康管理,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总之,过去一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我们在服务社区居民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下一年,我们对照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细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聚全中心之力,为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3年04月01日至2028年03月31日登记号:66869734661010211B10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雷佳敏医师荣获陕西省健康教育机构健康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