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扶风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业务范围:防汛抗旱组织协调及管理;防汛抗旱资金管理。 | |
住所 | 扶风县城新区南一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曹启祥 | |
开办资金 | 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扶风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3万元 | 3.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扶风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前提下,牢牢守住“不亡人、少损失”的防汛底线,采取全年备汛、全面防御、全员抗洪的举措,严格落实各级防汛工作部署安排,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气象暴雨预警为先导,严格落实暴雨预警双重“叫应”、“响应”机制,有效应对了20轮降雨,未发生不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件,安全度过了雨情水情旱情等各种应急突发情况的考验。现就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水旱灾害。一是雨情水情灾情。汛期共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4次。7月7-8日局地出现暴雨;7月16-17日,我县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天气,全县出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天气;7月22-23日杏林镇马席出现大暴雨天气;9月28—29日,我县局地出现暴雨。7月17日渭河出现入汛以来超警戒流量2170m3/s。强降雨共造成全县1.96万人、2.1万亩农作物受灾,多处县乡道路损毁,铁路涵洞积水,房屋受损,商铺进水,直接经济损失1166.564万元。二是旱情灾情。今年6月,我县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导致部分农作物受旱,据不完全统计,8个镇街13.744万亩农作物受旱。(二)工作开展情。一是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做好组织保障。县防指先后3次下发文件及提醒函,督促县镇两级包抓防汛工作领导干部458人下沉镇村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工作;强降雨期间,县级主要领导10次坐镇县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屏连线,现场指挥调度重点部门和镇街防汛工作;县级主要领导先后18次前往防汛重点部位开展督导检查。二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汛责任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包保责任制、部门岗位责任制。根据人事变动及领导分工变化,县防指办公室对全县防汛责任人进行核定,并予以公布。三是加强预案的修编完善,强化预案的实战演练。汛前,县防办及时督促各镇街及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对全县城市排涝、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河流、水库、淤地坝、涉水景区、涉水在建工程等119部预案及汛期运用调度计划进行修订完善。全县各级各部门采取不同形式开展演练培训49场次,参与人数2178人。四是加大物资储备,健全应急抢险队伍。在现有物资储备的基础上,今年累计投资110万元购置防汛物资30类7000余件(套);吸取凤县7.16洪涝灾害教训,对全县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抢险设备进行摸底造册,与县域内相关电动工具维修、机械维修技术人员建立通讯联系,保障应急抢险需要。全县组建专业、非专业防汛应急抢险队伍112支3655人。五是紧盯防范重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紧盯水工程、城镇内涝、山洪和地质风险区、沿河、桥梁、涵洞、野外施工项目等防范重点,组织全面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出隐患162处,截止目前,整改完成87处,正在整改6处,对暂时无法整改的69处隐患点制定长期管控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六是加强宣传,提高干群防灾减灾意识。七是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高效防范应对。汛前与周边县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联防联控通讯录,微信群,及时共享上下游、左右岸雨情、水情信息,传递泄水信息16条次。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气象与应急部门建立气象预警“叫应”联动机制,应急与多部门建立会商研判机制,落实行业监测预警“叫应”机制,实现高级别“预警”。八是强化统筹协调,全力开展防旱抗旱。县防指牵头,水利、农业、应急部门先后派出工作组到镇街督促指导抗旱工作;协调气象部门组织人工增雨作业2次、使用人共增雨弹10枚;发动群众3.3万余人,开动机井1637眼、泵站102处、机动抗旱设备37台套,全面开展抗旱灌溉工作,旱情得到及时缓解,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县防汛办全体同志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按照县应急局和市防汛办统一安排,夯实工作责任,严守值班纪律,多措并举,确保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县汛期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人伤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防汛抗旱基础薄弱。城镇排水管网覆盖不足,部分道路桥梁、涵洞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存在安全隐患。水利灌溉设施老化失修,防汛抗旱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干群防灾减灾意识不强。三是防汛应急抢险救援能力不足。防汛物资中缺乏大型应急救援机械和高端技术装备,同时高素质、专业性强的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力量不足。(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基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易涝点、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点治理工程,提高设防标准,从根本上消除防汛风险隐患。加大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升抗旱基础设施。二是加强基层防汛抗旱责任人培训。三是加大宣传教育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四、2025年工作计划。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中省市工作要求,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和工作措施,进一步查漏补缺,加大对县境内地灾点、水库、河流及淤地坝、拦河闸等防汛重点部位的督查检查,突出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固本强基、提质强能,压紧压实防、减、救全链条责任措施,扎实抓好队伍物资准备、防洪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整治、监测预报预警、人员转移避险、抢险救援救灾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县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