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老年事务服务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老年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4 10:43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老年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实施老龄工作总规划,检查落实有关老年人各项待遇,指导老年人开展各类活动。
住所 咸阳市渭城区中山街94号渭城公安分局后院4层东
法定代表人 王丽娜
开办资金 16.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6万元 1.8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老年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区老年事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局党委的正确指导下,以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老龄事业发展为内容,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宗旨,全面落实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实现“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从整体上推动老龄事业纵深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政治思想建设方面一是坚持创新理论学习方式。针对老年事务服务中心的工作特点,中心通过制定务实有新意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的规范化和长效性。坚持开办中心特色学习“老年事务服务中心小讲堂”,采用领导讲、干部讲、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学习内容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重要理论方针政策、上级最新精神要求、主责主业理论知识等相关内容,力求在内容设置上做到科学、丰富、生动、有效。二是坚持加强高质量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经常性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增强底线意识,让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对干部的考勤、请示报告等日常管理和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的监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对干部加强关心关爱,力所能及解决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生病送温暖、生日送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队伍凝聚力。三是开展为老年人办实事活动。中心在各大节日对老干部、老党员和百岁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的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和心声,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和要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区人民医院设置老年病科,打造“一站式”服务:全身各系统疾病均可在一个病房得到综合治疗;出院后继续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促进活动,从而使老年人获得最佳疗效保障。“全程式”服务:“入院有人接,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用爱心、细心、耐心、孝心关爱呵护每一位老年患者。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以关注老年民生为主线,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老龄政策宣传。今年,中心全面宣传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重要老龄事业政策,引导老年人了解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宣传使各项老年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全社会老龄意识、尊老意识和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共发放各类政策宣传彩页、画册5000多份。二是继续落实好各项惠老政策。我区全面实现高龄老人生活补贴,通过陕西省惠民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使我区惠老资金发放准确、高效,更便于管理,今年一、二、三、四季度共计发放高龄补贴资金约2307.40万元。中心将敬老优待证办证工作延伸到全区所有社区居委会,开通了跨区域联办业务,也就是说这位老人无论你是什么地方人,只要人在渭城辖区,就能办理敬老优待证,就能享有相关惠老优待政策,让老年人得实惠,今年一、二、三季度办理敬老优待证4247个。三是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作为社会发展的贡献人,是重要的社会财富。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社区和医疗机构同辖区老年人联系最为紧密,我区现有示范老年友好型社区5个,(国棉一厂、新北、华星、202、三普社区),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7个(风轮、八方、华星、202、三普、朝阳医院和区人民医院),这些机构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个性化的为老服务,有送餐上门、医疗保健、健康评估、文化健身、休闲活动等,让老年人有一个被重视、被尊重、有作为、不脱离社会的宽松社会生活环境。截止目前获得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1个,省级1个;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12个。(二)不断加强载体建设,为老年幸福生活“加码”。一是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全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先后举办了老年人门球、健身操、瑜伽等健身比赛活动,充分调动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以节日为载体,大力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端午节期间,中心联合滨河社区在渭城区医养健康服务中心举办了“粽香端午情浓浓敬老心”主题活动,志愿者们准备好糯米、红枣、豆沙等食材,组织辖区老年人包粽子,同时,还为社区的失能老人送去了粽子,让他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温暖和关爱。敬老月期间,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这一活动主题,深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开展宣传义诊、口腔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知识讲座、《民法典》普法讲座、老年文化基层行文艺汇演、走访慰问百岁老人、贫困老人、失能老人等,组织各类活动并发放节日慰问金、慰问品等投入达4000多元。三是以智慧助老为载体,开展智慧助老公益周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智慧助老公益周活动。辖区188家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主动为老年人群体进行体检。为有救治需求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分别测血压、血糖,进行现场诊疗,帮助慢性病人诊断病情,提供诊疗建议,详细解答群众的健康咨询,讲解合理饮食、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聚焦出行、就医、消费、办事、文娱等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率事项和服务场景,采取上门入户的方式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耐心培训。教会老年人使用视频通话、网络就医预约挂号、付款等,帮助老年人消除智能手机使用障碍,融入智能时代,丰富老年生活。(三)建立新时代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让“养老”变“享老”一是老年人基本情况。渭城区现有行政区划面积17平方公里,管辖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地处咸阳市老城区,有常住人口30万,其中老年人口5万多人,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养老照护、医疗护理、老年康复等供需矛盾突出。二是智慧养老起步良好。对我区有限的养老资源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整合,针对老年人所需,提供精准为老服务。我区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被北京清华大学作为养老服务模范本,收录用于教学。三是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全区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适合居家医养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年开展送医送药上门,解决这一类型老年人看病困难的问题。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由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行政区划,为辖区的养老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献爱心关爱老年人义诊活动。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常年慢性病患者和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积极探索新路径,通过在公立医院嫁接医养职能、开辟医养专区,解决老人常年卧床就医不便、护工难请、拖累儿女的难题。三、存在问题1.资金不足。由于老龄工作资金来源有限,我们在开展一些大型活动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2.人员配备不足。目前老龄办的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有不少人面临快要退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老龄工作政策的宣传和贯彻,提高全社会对老龄工作的认识和重视。2.继续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身心健康。3.推进老年人社会化管理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