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登记,失业职工审定及生活费的发放,再就业服务。失业下岗职工、失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在职职工强化培训。劳动力输出、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登记及管理。 | |
住所 | 眉县首善镇平阳街西段市民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新怀 | |
开办资金 | 1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25万元 | 74.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促进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24人,完成市级任务3450人的131%;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06人,完成市级任务600人的18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72人,完成市级任务350人的163%;登记失业率1.78%;顺利完成1个社区工厂、2个就业帮扶基地认定任务。(二)失业工伤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参保318户10813人,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0800的101%,新增参保41户658人;工伤保险参保855户24074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23600的102%,新增参保62户453人。(三)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共举办就业培训班9期9个班,培训合格学员354人,其中25名脱贫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为25名脱贫劳动力申请交通和生活费补贴共10785元。(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截止目前共发放创业贷款30户860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24户8500万元,个贷6户1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000万元的143.3%,累计带动就业499人,扶持创业222人。(五)劳动监察工作。受理处置各类欠薪线索1557起,共为1446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209.64万元,其中:接收“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欠薪线索759条,办理753条,为749人解决欠薪金额647.26万元,举报投诉案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接待来人来访投诉举报316人次,为317人解决欠薪金额465.3万元;受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等各级转办单482条,为380人解决欠薪金额97.08万元,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7%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多措并举促进充分就业。一是深化重点群体就业。二是举办招聘活动。先后承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重点企业用工”“就业援助月”等大型现场招聘会6场次,举办线上网络招聘会8场次,共提供就业岗位1.29万个,为企业输送劳动力360人,实现灵活就业1177人,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1000余份。三是持续深化劳务协作。四是推进信息化服务平台。五是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六是规范零工市场服务。七是加大基层劳动保障力度。(二)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一是抓好公益性托底就业。二是加强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管理。三是落实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四是做好就业失业登记服务工作。(三)推进社会保险提质增效。一是推进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试点。二是严把工伤待遇审核关及时做好待遇支付工作。三是加强失业待遇数据核查比对确保基金安全。四是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五是切实为灵活就业人员搞好服务。六是加大社保基金监管力度。(四)开展技能培训助推就业。一是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了三期农产品购销员培训班,参训人员150余人,培训内容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短视频来提升和扩展县域猕猴桃等水果销售方式和渠道,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107人。二是调查摸排群众需求,举办了六期计算机维修工培训班,参训学员300多名,通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学员246人,培训共11天。三是拓宽培训就业渠道,主动对接县内缺工企业和人力资源劳动市场,在培训课间为培训学员推介就业岗位,搭乘县内“招聘会”顺风车组织培训学员入会场择岗,让培训学员结业即就业。四是及时落实脱贫劳动力培训学员申报生活和交通补贴,共有24名脱贫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为这24名脱贫劳动力申请了交通和生活费补贴共9685元。(五)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一是多渠道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充分利用“劳动政策法规宣传月”“春风行动”“招聘洽谈会”等大型招聘活动以及深入社区、村组、工矿企业,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疑难问题;二是加大网上申报办理力度,规范创业担保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操作管理和审查审批程序。三是扎实推进贷后回收工作,严把创业担保贷款资料审核关,认真做好贷前考察,降低贷款风险。(六)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严格劳动保障监察监管。今年以来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6次,下发《保证金催缴通知书》4份,《保证金限期改正指令书》14份,收取39个项目农民工保证金1992.69万元,退还13个项目农民工保证金333.03万元,有效遏制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二是强化根治欠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紧盯根治欠薪工作任务,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宝鸡市根治欠薪十二条措施》,发挥好“防欠薪”工长制和“无欠薪”管理协调组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还需加强。通过上年度对公益性岗位在岗情况抽查,将存在的户内户外替岗情况进行了及时整改和清退,但后期符合要求的岗位安置总量上存在困难。2.技能培训组班有一定难度。按照今年培训要求,每个班要有30%的就业率,我县是农业大县,大多人员参加完培训后在家种植猕猴桃并没有找工作的打算,少部分就业的学员不愿意配合,对培训组班产生一定困难。3.欠薪线索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房地产市场销售不景气,建设单位现金流压力大,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突出。拖欠工程款、违法分包、个人挂靠、层层转包等乱象依然存在,欠款与欠薪问题相互交织,导致欠薪线索处置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个体门店、小微企业等经营困境问题比较突出,劳资纠纷总体呈快速上升态势,并有向多行业、多领域扩散苗头。(二)改进措施1.加强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严格落实岗位补贴。2.主动对接镇街、村(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全县城乡劳动力培训需求,适时开办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学员培训后跟踪回访服务,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岗位推送活动,力争实现参训学员充分就业。3.加大监察及执法力度,扎实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加强对酒店、餐饮、超市、新业态领域等第三服务业的用工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重点推进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工资专用账户开设使用制度的落实。四、2025年工作计划高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一是紧盯年度重点指标任务,全力推进城镇新增就业、失业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指标任务按节点完成,计划完成重点指标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二是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就业政策宣传和重点群体就业援助等活动促进就业。三是加强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严格落实岗位补贴。四是提升抖音直播带岗和发布招聘信息质量,开展抖音直播进企业、进园区、进协会等活动,丰富抖音内容,打造抖音多元化就业服务平台。(二)高标准加快应保尽保。一是抓好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试点、失业工伤保险扩面征缴两个基础。二是加强业务经办服务优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待遇。三是着力抓好宣传、培训和工伤预防工作。四是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五是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切实为灵活就业人员搞好服务。(三)高起点做好技能培训。主动对接镇街、村(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全县城乡劳动力培训需求,适时开办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学员培训后跟踪回访服务,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岗位推送活动,力争实现参训学员充分就业。全年开展创业培训不少于两期,培训学员不少于100人。开展技能培训不少于300人,其中叉车工培训100人;农产品购销员培训不少于100人;家政类培训不少于100人。认真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全年培训脱贫人口不少于50人。(四)高要求推进创贷工作。一是完成全年创业担保贷款目标任务6000万元。二是做到小贷政策宣传8个镇街、“四大园区”全覆盖。对符合政策,条件具备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做到应放尽放。三是对历年逾期未还清的11户贷款户,分类分析研判,多种形式催收,对催收无效的,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追偿,确保清收见实效。(五)高效率强化劳动监察工作。一是加强监察队伍建设。二是加大监察及执法力度。扎实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加强对酒店、餐饮、超市、新业态领域等第三服务业的用工规范化管理。对给予行政处罚的企业通过上传公共信用平台,对失信联合惩戒、公布重大违法行为等措施形成有效震慑,使“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在全县用工企业成为常态。三是加大欠薪案件处置力度。强化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坚持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包抓责任原则,督促协调各镇街、部门充分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形成治欠合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