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单位提供高效、廉洁、规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为人才流动提供服务;引进人才的政策制定、落实、考核管理;人才创新奖励;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管理等业务。 | |
住所 | 眉县劳动保障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达晓强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22万元 | 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一)建好一个台账,扎实开展就业服务。一是依托“高校毕业生求职服务登记平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系统”及回眉报到现场登记,建立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生实名制登记台账。二是及时采取电话回访、社保比对、社区摸排等渠道,根据就业服务需求,逐人扎实开展“1131”就业服务,开展政策宣介798人、职业指导798人、推荐岗位信息798人、参加就业见习41人、社保比对309人、社区摸排23人。三是开展困难家庭毕业生结对帮扶,对76名低保家庭、脱贫家庭、零就业家庭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实施分类管理,做到优先提供服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就业率100%。(二)拓宽就业渠道,引才归眉促进就业。一是以“一区四园六链”为重点,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促发展”政策宣讲工作,通过发放政策口袋书、面对面宣讲、互动交流等方式,大力宣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6条措施,让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二是加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主动对接重点项目、重点单位用工需求,广泛收集各类就业岗位信息,开设线上招聘专区发送就业岗位信息,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平台,发布56家用工单位招聘信息、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线下招聘会3场次、网络招聘会2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462个,为县域企事业单位推荐就业263人。三是以企业人才缺口为突破点,持续推进县校企合作,宝鸡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到我县开展访企拓岗交流,深入就业见习单位春田体育培训学校参观了学校教学场地和基础设施,并就就业见习基地建设专项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此次县校企合作将专业对口的未就业毕业生引入企业进行培育培养,通过政策扶企、公共就业服务,达到人才育引留用目的。(三)拓展见习单位,提高见习岗位质量。一是深入企事业单位重点开发一批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满足多元见习需求,今年累计募集见习岗位235个;二是开通线上线下见习报名渠道,及时登记有意参加见习人员信息,按照双向选择洽谈等方式,促进见习供需对接,提前完成就业见习目标任务;三是加强就业见习新政策的宣传,引导更多青年和用人单位主动参与见习活动,规范见习单位组织实施,保障见习人员待遇,做好全程服务,发挥就业见习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作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二)就业见习工作:一是为63家就业见习单位安排见习生156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3.597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20人的130%。二是发放就业见习补贴79家单位164人170.3万元、就业见习指导管理费9家21人0.63万元。(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接收人社部、教育部移交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798条,建立实名制登记台账,开展“1131”就业帮扶三轮次,累计服务2679人次,“1131”联系率、服务率均达100%,就业帮扶率达到了91.2%。(三)流动人员人事代理工作:2024年2月份档案室被陕西省档案局授予“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AA级单位”。全年共接收档案1972人、调出401人;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129本;开具各类证明政审材料211份;查(借)阅档案154人,年底累计在库档案17610份。(四)政策宣传工作:持续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促发展”政策宣讲工作活动,深入园区和威尔钛业开展走访调研4次,宣介人社政策,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利用毕业生报到登记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宣传,累计发放人社政策口袋书、政策彩页3000余份,线上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11次、就业指导微课52集。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024年度,我中心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局党委的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存在问题:一是个别高校毕业生非公非编单位“不就业”“慢就业”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政策落实还需双向发力。各企业对人社惠企政策知晓率高,但在具体落实执行上还有难度,间接导致通过见习培育培养的人才留失。三是创新工作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员抓宣传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二)改进措施:完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岗位,常态化开展专项招聘,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全面强化就业帮扶,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鼓励大学生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四、2025年工作计划1.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水平。推进高校毕业生高频事项一次办,实施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个别简易事项“秒办”,复杂事情简化办。2.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搭建人岗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大学生共公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就业岗位”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确保企业需求与人才配备的无缝对接。3.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将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就业见习、困难帮扶等政策服务送到毕业生身边,做细做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帮扶,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发管理辅助类就业见习岗位,吸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强化困难毕业生就业“一对一”帮扶,确保20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90%以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