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宁强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4 10:35
单位名称 宁强县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规范管理医保基金,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业务范围: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长护险基金、女职工生育保险基金预决算和复核支付,医药机构基金使用稽查稽核,医药及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平台运维建设,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负责全市范围定点医药机构基金使用年度总额控制预算决算和监督及宣传等工作。
住所 宁强县永惠桥原计生站院内
法定代表人 石贤华
开办资金 124.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77万元 11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网采(集采)工作提质扩面。积极推进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年底,在全县范围推动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印发相关方案和通知,深入调研宣传,确定首批222家定点医药机构参与。按“五统一”要求,为其印制标识、统一档案模板,指导完成首批药品需求填报,累计4615种品规。及时拨付第六批药品带量采购医保结余留用资金158511.93元,激发医务人员使用集采药品、耗材积极性。全年22家医药机构参与集采,完成29批次带量采购,615个品种,采购金额20476045.22元。药品网采率98.09%,医用耗材网采率97.18%。“以镇代村”覆盖225个村卫生室,代采药品12494种,金额5947206.28元,覆盖率100%。2.加快信息化建设。常态化维护医保编码,推进“三电子两支付”及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试点工作。县中医医院、妇计中心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等多项信息化改造。5家药店完成电子处方接口改造,26家药店及1家民营医院完成事前智能监管接口改造,30家药店完成事中智能监管接口改造。全县98.37%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医保码结算。13家列入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试点,3家药店完成接口改造,10家一级公立医疗机构改造在推进。医保码全场景应用等极大便利患者就医,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3.乡村振兴衔接工作高效推进。围绕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强化动态监测与精准研判。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全部参保,20926人获资助参保,金额444.43万元。2024年1-12月,脱贫人口住院报销16306人次,“三重保障”报销7186.4万元;门诊慢特病报销16732人次,基本医保报销598.33万元;门诊“两病”报销9827人次,基本医保报销50.72万元。三类人群住院报销1339人次,“三重保障”报销765.18万元;门诊慢特病报销4780人次,基本医保报销296.09万元;门诊“两病”报销804人次,基本医保报销4.3万元。紧盯自付高额群体,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中有639人自付超10000元,75人纳入监测;城乡居民有495人自付超26000元,22人纳入监测。对纳入监测对象精准帮扶,筑牢返贫防线。4.加快基金拨付进度。县医保基金管理中心与医保经办中心密切沟通协作,推进基金支付工作。严格遵循市医保局基金支付流程,明确各环节职责,专人负责,避免推诿,提高工作效率。1至12月,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12587.18万元,涵盖门诊统筹、门诊大病、住院等多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出4736.54万元,含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等支出;医疗救助待遇支出974.61万元;大额医疗支出160.94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549.38万元。丰富医保政策宣传方式。一是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制作5000余份海报张贴,内容涉及欺诈骗保行为、举报方式与法规,同时滚动播放案例视频,引导群众抵制骗保、参与监管。二是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社区、乡村,针对医保参保缴费、待遇报销、异地就医等热点问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通俗语言讲解,增强群众对医保工作的信任。三是利用“宁强医保”微信公众号,专人定期更新,全年发布194条报道,以图文并茂形式提高宣传覆盖面与效率。四是创新宣传,拍摄短视频《交了医保,不会报销,学会异地就医流程》,获2024年“医保好声音”全国医保宣传大赛(第2期)一等奖,为拓展宣传渠道提供借鉴。6.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医保基金监管关乎医保制度稳定与群众利益。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深入定点医药机构检查医保基金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镇(街)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基金兑付监管、基金使用公示更新等情况。按“双随机、一公开”要求,2024年抽查8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服务行为、费用结算真实性、药品耗材进销存等多维度检查。全年发现2例问题,及时下达整改要求,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合理、高效使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一是全年22家医药机构参与集采,完成29批次带量采购,615个品种,采购金额20476045.22元。药品网采率98.09%,医用耗材网采率97.18%。“以镇代村”覆盖225个村卫生室,代采药品12494种,金额5947206.28元,覆盖率100%。二是推动医保覆盖与政策落实,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全县20926人获资助参保,金额达444.43万元。三是2024年众多脱贫人口及三类人群享受医保待遇,住院、门诊慢特病、门诊“两病”报销人次众多,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为民众健康筑牢坚实保障。2.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一是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投诉回复率达100%。二是医保政策宣传创新多样,短视频获奖、多渠道宣传提高知晓率,群众对医保工作信任度与支持度增强,提升了社会整体满意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信息化建设推进较难。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试点工作中,部分一级公立医疗机构HIS接口改造进度缓慢,影响整体信息化服务的全面推广。2.医保政策宣传深度不足。尽管开展多种宣传活动,但部分复杂医保政策,如DIP支付方式改革原理等,群众理解仍不透彻,宣传精准度有待提高。3.医保基金监管细节有漏洞。医保基金监管虽有成效,但在检查中仍发现个别医药机构存在医保基金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费用结算存细微不规范等问题。(二)改进措施1.强化信息化建设统筹。建立信息化建设进度跟踪机制,定期与进度滞后的医疗机构沟通,协调技术资源,加快HIS接口改造进程,确保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全面投入使用。2.优化医保政策宣传策略:针对不同群体,制作差异化宣传资料,如针对老年人开展面对面讲解,针对年轻人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动画、漫画解读。同时,开展医保政策知识问答活动,收集群众疑问,针对性进行解答。3.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细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明确医药机构违规行为具体认定标准与处罚细则。加强对医药机构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医保基金管理制度考核,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深化医保改革。进一步推进集采网采工作,扩大集采范围,探索更多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可能性。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加强数据分析,优化支付标准,促进医疗机构合理控制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优化医保服务体系。完成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建设,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服务。简化医保报销流程,推广线上报销服务,提高报销效率。加强医保窗口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3.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等手段,实时监测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加大对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对违规医药机构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4.强化医保政策宣传。持续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开展医保政策讲座、咨询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高质量宣传视频、图文,扩大医保政策知晓度,确保群众充分享受医保政策红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作品《交了医保,不会报销,学会异地就医流程》在2024年“医保好声音”全国医保宣传大赛(第2期)中获得一等奖。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