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供服务。执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承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审批及发放等具体经办业务,开展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的相关业务工作。 | |
住所 | 眉县首善镇平阳街西段市民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屈斌 | |
开办资金 | 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7万元 | 13.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8月27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许海岗”变更为“屈斌”。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多措并举,推动参保质量稳步提升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聚焦中青年群体、困难群体及未参保人员,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逐步消除参保遗漏。针对续保意愿不强的群体,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契机,累计开展集中宣传轮训6次、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12次,发放宣传彩页2万多份;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渠道,开展网上政策直播活动,发布“早参保好处多”“长缴费好处多”等小视频5条,运用举案例、算经济账等形式,加大对城乡居保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动员缴费满15年参保人员连续缴费。2024年全年正常缴费74921人,缴费超过15年继续缴费27249人,续保率86%。(二)加强风控,确保基金管理安全规范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风险防控。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要求,采取内部自查、数据对比、稽核检查等方式,围绕城乡居保3项重点整治问题进行深入排查,建立整改台账;对《死亡报告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死亡报告时限、镇村工作人员职责权限,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0个,已全部整改。二是加强数据排查,强化稽核监督。定期开展跨部门数据互联共享,实现数据共享1563条,开展数据核查208条,结合中省市反馈数据进行疑点数据比对4次117条。三是紧盯重点环节,堵塞风险漏洞。以风险防控为目标,对中心股室设置和3人业务系统经办权限进行调整,设立内控稽核股室,配备专职人员,对9个可能出现风险行为的业务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把维护基金安全落实在日常业务中的每一环。(三)聚焦关切,抓实为民办实事举措一是提高居民养老金水平。提高基础养老基金26元,其中县财政自主提高6元/月,落实中央调整政策20元/月,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85元,人均养老金达到213.6元,较上年增长16%。二不断扩大补助覆盖范围。2024年全县共有8个镇(街)28个村实施了补助工作,筹集资金9.89万元,受惠参保居民989人。三是落实困难人群权益保障。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困难人员信息共享机制,每月主动筛查、督促参保缴费,确保落实应缴对象“一个不能掉”。2024年为困难群体代缴保费5526人35.59万元,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代缴率、待遇享受率均为100%。(四)优化服务,提升居保工作经办水平一是高效完成生存认证工作。全面推行手机APP人脸识别认证为主,个别特殊情况系统核心认证为辅的方式进行待遇领取人员生存认证,2024年全县需生存认证63385人,完成认证63379人,其中手机认证62828人,核心认证551人,认证率为99.99%,信息化认证率达99.13%。二是全面推广社保卡发放待遇。截至12月底,使用社保卡发放待遇64450人,应用率99.41%。三是加强基层服务阵地建设。推进“基层平台+社银合作”服务模式,联合合作银行,合力打造12个居保便民服务示范点,为城乡居民提供“零距离”社保服务,打通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效参保139752人,完成任务的100.5%;新参保1225人;1000元以上档次缴费5586人,占缴费总数的7.46%,缴费平均水平达562元;累计发放养老待遇1.49亿元76.35万人次,月人均享受待遇水平达到213.6元;清退老农保历史遗留人员430人;完成基金省级上划归集5416万元,按照社保基金优惠利率转存3年期定期基金2.53亿元,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漏保”问题依然存在。2.“断保”现象较为严重。3.集体经济补助工作推进力度还待进一步加强。(二)改进措施1.强力推进参保扩面。坚持以全民参保计划工作为根本,科学制定年度扩面计划,建立完善“更全面、可比对、能共享”的参保资源台账,突出重难点人群,优化工作方式,全面发力,精准施策,全面提高参保扩面工作质效。2.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构建县镇村三级宣传的立体态势,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村村通”广播、微信平台等举措,大力营造参保扩面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城乡居保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居保政策精准度、覆盖率、有效性。3.扩大集体补助范围。将集体补助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从丰富补助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深化拓展,推动补助工作稳步实施,力争实现村级全覆盖,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经济惠民实效。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在政策宣传上持续加力。紧紧围绕“续保和新增”两个重点,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活动,主动深入基层,接近群众,将新媒体和传统宣传方式相结合,运用“互联网+”,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线上平台,全方位进行政策宣传。同时,要充分利用跨部门数据共享资源,深入摸清参保底数,采取干部包户包人、一对一宣传等办法,精准发力,动员适龄未参人员积极参保。对于缴费满15年后不愿续缴的参保人员,要将城乡居保长缴多得的政策优势,通过举例子、算经济账的办法向群众讲清,提高城乡居民对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保、持续缴费、增加积累,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二)在政策落实上持续用功。精准落实困难群体政府代缴政策,逐月协调民政、残联和乡村振兴等部门获取全口径数据,及时对困难群体进行身份标识,确保应代尽代。按时协调残联申报补贴资金,及时记入个人账户。多方核查,加强老农保人员清退力度,确保历史问题稳妥化解。认真做好陕人社发〔2011〕178号文件涉及人群和“八大员”工龄补贴代发工作,并按照各主管部门文件及时维护补贴标准。按照规定审核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方案,足额征收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及时准确记入个人账户,同时,将历年兑付过程中积累的未参保人员作为政策宣讲和督促参保的重点对象,争取全员参保。(三)在维护基金安全上持续加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四防”协同机制,全面巩固养老保险领域集中整治和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活动成果。强化稽核内控检查,坚持日常稽核和重点稽核相结合,对大额发放、补发、同一银行账户发放多人待遇等高风险业务进行重点稽核,对重复领取、死亡冒领、服刑在押人员违规领取等疑点数据进行定期核查,杜绝基金流失。常态化开展基金安全风险防控教育和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持续用力。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相关要求,依法依规开展业务经办。常态化开展人社窗口单位练兵比武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提升业务技能。按照经办合作银行管理、考核办法规范合作银行服务行为,持续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点管理监督,巩固提升“五个不出村”服务水平。大力推行网上经办、自助服务、手机查询等新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力推进待遇入卡发放,力争全县应用率达到100%。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畅通资格认证、养老金发放等线下代办服务渠道,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