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服务。农村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置与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治理。 | |
住所 | 靖边县河东 | |
法定代表人 | 王宝青 | |
开办资金 | 1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1.54万元 | 139.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1.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2024年,通过机械回收和人工捡拾相结合的方法,共回收残膜53.13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其中机械回收5.6万亩,人工捡拾和无害化处置47.53万亩。项目总投资1875.6万元,分两批次实施:第一批次采取补贴到户的方式完成23.13万亩(含核心示范区12.366万亩),补贴标准为30元/亩,补贴资金322.92万元;第二批次采取集中采购方式集中采购30万亩所需900吨的高强度加厚膜,投入资金1116万元。购置残膜回收机12台,投入资金12.8万元;新购残膜回收监测设备27台,投入资金8.75万元。采取机械捡拾和人工捡拾以旧换新相结合的方式回收再利用,目前机械回收废旧农膜面积55975亩,回收残膜605846公斤,折纯数量460728.3公斤,补贴资金215.828万元。人工捡拾以旧换新工作正在进行中。截止目前,已支付1381.52万元,剩余494.08万元于12月30日前全部支付完毕。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共计划投资759万元。目前,通过发布公告、实地核查、专家评审、发文公示等环节,已评选出实施秸秆打捆离田和灭茬还田的农机服务组织24家,新建饲草棚的农机服务组织或家庭农场16家,购置打捆机的21家,购买生产线的2家。自10月31日至12月15日,将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秸秆打捆离田项目8万亩,灭茬还田1万亩,修建饲草棚面积9370平方米,补贴购置饲草打捆机27台、生产线2条,建设秸秆收、储、运作业信息监测平台1个。3.农村沼气安全使用情况:通过全面排查,全县共建设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14829座,其中沼气工程88座(1座500m3,87座均为100m3);户用沼气14741座,其中:2015年因政策性报废813座;改变用途5座(3座改水窖,2座改马铃薯窖)。目前户用沼气有2户在用,分别为海则滩镇柳树湾村高生军户和王治新户;闲置的沼气工程有2户,分别是海则滩镇柳树湾村思明户和东坑镇伊当湾村王立春户。为防范沼气安全事件,一年来,我站制定了《靖边县农村沼气安全使用管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了人员职责,先后7次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督促整改、动态监测等措施,对全县范围内的沼气池逐户排查,预防闲置废弃沼气池安全隐患发生,并建立台账、清单,形成常态化安全检查制度,并且在巡查检查时,就“沼气安全使用操作规范、隐患排查、应急措施”等内容同步开展宣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沼气用户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截止目前,未发生沼气安全事件。4.耕地土壤监测方面:2024年,我站工作人员按照任务清单积极开展耕地土壤监测工作,在天赐湾、中山涧等7个镇7个村采集土壤样品开展监测,我站组织4名工作人员先后4次深入乡村进行实地土壤取样监测,目前已经完成了2个国控点、5个省控点农用地土壤污染监测,先后取得耕地土壤监测样本7份,农产品样品7份,顺利完成了本年度耕地土壤监测任务。5.农田残膜监测方面:2024年上半年,我站安排10名工作人员、分两组到15个乡村残膜监测点进行农田残膜监测,经工作人员齐心协力,通过定位、测量、筛选、提取、装袋、分类废膜等工作程序,顺利完成计划内的15个农田残膜监测点监测任务,同时完成了残膜后期清洗、标样和数据分析,并已经按照要求已上报上级部门。二、工作亮点1.经济效益2023年以来,靖边县按照“围绕一个目标、调动四方主体、建设四项系统、形成一套体系”的“1441”机制(即:以实现废旧农膜循环再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镇村、地膜使用主体四方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循环利用工作;建设残膜回收机械购置监测补贴系统、农田废旧农膜回收系统、农田废旧农膜以旧换新置换服务系统、农田废旧农膜处置初加工循环利用系统等4个系统;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循环利用监测体系。),安排专项资金,强化运营监测,有效完成了56.26万亩的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目标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靖边县农环站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中已形成了“机械捡拾为主、农户捡拾置换、企业加工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废旧农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相融合,持续降低田间地头“白色污染”和废旧地膜残留数量,让废旧地膜“变废为宝”,让农民减少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切实增强为民办事的成效。相关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先后在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农业科技报、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中国农科新闻网、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官方网站等宣传报道,市委农办在2024年第九期农情交流简报进行了专门刊发,并报送省委农办和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榆林、延安的10多个县专程来访,学习交流。2、生态效益为高质高效实施好靖边县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靖边县通过前期准备,编制实施方案,制定拟实施主体遴选条件,发布公告,组织工作人员实地核查,邀请县审计局、农技中心、园艺技术推广中心、农机中心等专家集体评审、发文公示等环节,评选出设备好、技术好、服务好、讲诚信的秸秆打捆离田、灭茬还田、新建饲草棚和购置打捆机的实施主体,自10月31日至12月15日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秸秆打捆离田、还田等项目。期间,靖边县还举办了秸秆打捆离田、还田机械作业现场演示活动和宣传培训活动。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现场演示、示范引领和组织实施,将有效推动靖边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饲料化、灭茬还田肥料化等综合利用率,切实减少农民生产成本、增加收入,让农业生产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为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群众新闻网和榆林日报分别作了《榆林靖边举行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机械作业现场演示观摩活动》《靖边:加快推进秸秆离田还田》和《靖边县举行秸秆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活动》的报道。我站高度重视沼气安全生产工作,通过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培训、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巡查检查”的“四个强化”工作措施,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有排查,有培训,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杜绝安全隐患,筑牢沼气安全生产防线。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由于机构改革,涉及较多的工作职能转变,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悉,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效率;加之职工年龄比例偏大,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致使部分工作出现青黄不接现象。2、工作经费不充足因机构改革,中、省、市、县上下衔接还不顺畅,目前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致使农业监测管理诸多领域工作开展难度大;另外项目持续性不强,一旦停止,面源污染治理各项工作将无法继续开展。整改措施:1、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修养,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加强本职岗位工作的学习,树立创新的精神,立足现有条件,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树立爱岗敬业的的理念。2、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求真务实,尽心尽责,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好本职工作中。虚心学习,不断丰富工作经验,把服务“三农”的宗旨观念真正落实到工作、生活行动中去。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持续提高农膜回收利用效率。县农环站将积极向各乡镇持续宣传推广使用加厚地膜,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残膜回收利用率,计划完成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任务量66.02万亩;进一步提高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率,将废旧农膜回收率持续保持在83%以上。2.持续推进农田残膜监测工作。继续完善农田残膜监测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对区域内农田残膜进行分类监测,为解决我县膜下种植污染问题打好基础。同时,依据任务清单和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积极完善农田残膜监测台账,对取得的样品进行科学处置,通过精确测量、计算和统计等程序,完善残膜监测台账,掌握农田残膜情况与动态,为未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工作打好基础。3.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成效,减少农民生产支出,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大气环境。4.持续强化农村沼气安全运营。继续对在用沼气安全运营情况全面排查,完善沼气安全生产排查数据填报,继续安排工作人员与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沼气管理员对接,对广大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分批次、分阶段进行全面排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沼气安全动态监测,消除农村沼气使用安全隐患。5.持续提升耕地土壤监测质量。进一步加快农村新能源技术转型升级,提高耕地土壤质量监测工作,高质量完成2个国控点、5个省控点农用地土壤污染监测,预计向上级业务部门报送不少于7份耕地土壤监测样品及农产品样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