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农田排水排碱工程管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田排水排碱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协助制定排水排碱工程规划、保护实施意见、年度清淤计划,配合编制防汛排涝预案;打击排水(碱)工程保护区范围内非法采砂、非法用地、违规排放污染物、破坏工程设施等行为;负责排水(碱)工程建设、管理维护、日常巡查等工作,组织实施防汛排涝;承担汛期洪水抽排及非汛期干沟内渍水抽排工作;组织开展排水(碱)工程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田鹏 | |
开办资金 | 14.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74万元 | 16.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农田排水排涝工程管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圆满完成李十三村易涝点治理项目建设完成2023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临渭区李十三村易涝点治理工程建设。共新建集水池塘2处62亩,移动土方15万方,抬田造地183、7亩;新建排水泵站2座;铺设渗水管869米;植树342棵;铺设泥结碎石路面3927平方米,铺设砼路面1011平方米;安装钢筋混凝土围栏1294米;建设污水处理池2座;安装警示牌49个,标志牌5个,完成项目总投资1250万元。(二)完成水里分沟等零星工程建设完成了下邽镇葡萄产业园内水里分沟的标准段治理,治理长度1.5公里,完成投资5.2万元;应急处理东干沟蔺店镇红池村段跨岸1处,保证汛期东干沟排水通畅,确保其上游洪水安全下泄,不发生洪涝灾害。(三)积极完成项目储备工作2024年共完成4个项目,入库2个项目。一是《渭南市南排干沟蒲城县池头村至临渭区白家村段防洪工程》,批复总投资4929.29万元,完成入库;二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北排水系统改造提升工程(一期)》,批复总投资1.1亿元,完成入库;编制完成《渭南市临渭区渭北排水系统吝店支沟改造提升工程》《渭南市临渭区渭北排水系统东五支沟改造提升工程》,设计总投资5892.44万元,已完成市级评审,待批复后入库。(四)修订管理办法,保证与上位法的符合性根据2024年5月渭南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渭南市农田排水(碱)工程管理办法》,对我区2022年4月印发的《临渭区渭北排水工程管理办法》进行必要修订,编制完成了《临渭区农田排水(碱)工程管理办法》,已报区司法局审查。(五)强化巡查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排水工程行为为保障排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排水防涝、改善水环境等重要功能,我单位不断强化巡查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排水设施行为。我们已组建排水工程专项保护工作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推进全区域内的相关工作,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排水工程的行为;进一步细化明确各股室及人员职责。(六)全力以赴完成内涝防汛工作面对24年可能出现的内涝风险,我中心高度重做到事事有着落,排水管理流程化,管理精细化、专业化;优化巡查机制,加大巡查力度,采用分区划片、定人定岗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排碱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巡查;并对各个区域安排固定巡查小组,每日至少巡查一次,根据天气、工程施工等情况及时增加巡查频次;在渭北八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排碱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改点位83处,会同区政府督查室对整治情况进行实地督查,落实了整改。在排碱沟的巡查过程中,共纠正倾倒垃圾、填埋沟道、破坏排碱设施的违法行为36起。破坏排水设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排水工程稳步安全运行,排碱沟水环境有效提升。精心部署,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成立了以处长为组长的内涝防汛应急指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构建起全面覆盖、层级分明的防汛责任体系,确保每个关键区域、每个重要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一旦出现汛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5月组织召开专题防汛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区域内涝风险形势,结合历年经验教训,针对性制定工作计划与应对措施。汛期,在东、西干沟重点节点定期进行水位监测,第一时间掌握水情、汛情变化,为提前部署抢险工作争取宝贵时间。5~10月,加强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的汛期值班制度,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此期间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确保汛情、雨情上传下达准确、及时。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2024年顺利度汛。(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觉爱护排水工程意识排水工程是渭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渭北各镇的正常运转和群众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由于部分群众对排水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排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为此,我单位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排水工程的科普文章、短视频、动画等内容,以更加直观、趣味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排水知识;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街道、村组,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积极向居民普及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强调爱护排水设施的重要性。共散发各种宣传资料6000余份,出动宣传车62次,进一步提高了渭北群众自觉参与保护排水工程意识,破坏排水设施行为大幅减少,保障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了辖区内涝等问题的发生。2024年向临渭水务微信公众号报送信息6篇,向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推送“立足岗位做贡献”事迹1篇,向学习强国发表“架桥铺管排水畅,为民解困显真情”报道1篇,回应渭南日报舆情1次,环境热线1次,处理12345热线问题21起,回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议案5件。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排水工程管理工作始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我们以科学治水为核心理念,积极调整治水思路,紧扣全年工作重点,不断强化管理举措,细化工程流程,排水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不仅发挥了排涝治碱功能效益,还显著改善了渭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渭北排水工程管护工作取得了新成就,迈上了新阶段。三、目前存在问题(一)内涝形势依旧严峻。东干沟上游来自蒲城县境内的排水、东干沟的流砂段问题及西干沟高新区桥涵底高程的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导致两条干沟高水位运行,来自支分毛沟的排水难以汇入,一旦遭遇强降雨,造成较大范围内涝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二)建筑物安全隐患较大。排水工程上2139座老旧建筑物建成年代久远、设计标准较低,目前均已超限服役,安全隐患严重。在2024年8月全区农村桥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中,共排查出重大隐患桥梁303座,一般隐患桥梁350座,表明还需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升级改造进度,尽快排除隐患,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三)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渭北地区污水排放、垃圾倾倒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污染沟道水生环境,因垃圾淤堵而造成的沟道淤堵、水位居高不下的情况时常发生。特别是东排干沟,上游位于蒲城县境内,上游来水属劣五类水质,氨氮磷总量严重超标,两条干沟排水不达标情况相对突出。(四)管护资金短缺。排碱工程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可能由于财政拨款有限、资金来源单一等原因,导致资金不足,影响了排碱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一些先进的排碱技术和设备无法引进和应用,制约了排碱工作的发展。我区渭北排水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国灌区配套的排水工程之中都算是大型排水工程之一,500余公里长的沟道、2000多座建筑物要开展经常性的沟道巡查、宣传、执法、维修养护、应急处置等都需要管护费用做为支撑,才能保证管护工作正常开展,才能保证排水工程安全良性运行。(五)债务问题突出。自2020年以来,共有债务3428.4万元,涉及3个项目,分别为2020年渭南市临渭区渭北排水系统易涝点治理工程、2020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渭南市临渭区渭北排水系统改造工程、2022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临渭区渭北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涉及8个单位,主要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招标代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抓实投资计划执行,促进流砂段治理、危旧桥涵改建、过村段治理等项目建设进度,实施信息化建设,从根本提升排水工程整体性能。(二)加大中省资金申请力度,保障排水系统改造。渭北排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之所以存在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不断研究中省方向,吃透政策,针对性策划包装项目,加强项目储备,争取中省专项资金,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三)实施人居环境生态治理。目前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农田排水工程恢复保护工作,要求市、区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把排水工程恢复保护与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相结合,共同发力,做好排水工程恢复保护工作。我区排水工程恢复保护也将按照系统清淤、亮线划界、坡岸生态养护的治理原则,全面治理排水工程,致力于把排碱沟打造成一道道绿色生态排水长廊,发挥排水工程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改善生态,调节气候的多重功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