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法律援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法律援助提供服务。对经济困难的人、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 |
住所 | 眉县平阳街1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牛永刚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5万元 | 3.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1.以“法律九进”活动为契机,在3·8妇女节、4·15国家安全教育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民法典宣传月、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深入白起公园、各类学校、太白山旅游景区、社区商铺、城西零工市场、农贸市场、猕猴桃博览会、张载文化广场等易于人群聚集的重大场所,通过展示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援助的知识和重要性。2.借助“法治眉县”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与法律援助相关的工作动态及典型案例,让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指尖就能获得所需的法律援助知识、经验等。同时,利用微信朋友圈,传播法律援助的援助范围,申请条件、流程等法律援助知识,旨在提升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知晓率。3.开展法律讲座,结合送法进企业、法律援助进社区、“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等活动,邀请专业律师深入企业、社区围绕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特殊主体,有针对性对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包括如何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缴纳保险、避免被拖欠工资、损害发生后如何维权等。(二)受理法律援助申请。1.今年共办理各类案件310件,其中刑事案件210件(认罪认罚165件,法院指定辩护32件,当事人直接申请援助13件),民事案件受理民事案件100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占25%,婚姻家庭纠纷占32%,健康权纠纷占23%,其他侵权案件占20%。),代书法律文书12件,挽回经济损失约有710万元。对所有案件进行系统化管理,案件的承办、结案、归档等程序均在系统里有所记录,截至目前对已经结案的268件案件在系统里进行了结案、归档,案件办理补贴累计发放21.8万元。2.回复中国法律服务网反映的问题1件,(三)多种渠道办理援助,推进法律援助全覆盖。1.设置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方便群众法律咨询,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答疑解惑,让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电话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对每一通来电都能做到耐心倾听和解答,且提供合理的意见建议,并引导其合理合法维权,树立了法律援助为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截止12月底,通过“12348”热线电话,解答咨询320余人。2.在信访大厅设置法律援助服务窗口。现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优化流程,降低申请的门槛和难度,同时简化申请材料,取消村委会、镇政府盖章证明贫困制度,缩短审批时间,为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当场申请,当场受理并指派律师,提供一站式服务等,与困难群众心连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援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始终坚持“应援尽援优援”的服务理念,不断推进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保障当事人权益。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210余人次。3.利用线上平台受理援助申请。通过陕西法律援助管理系统、法律服务终端系统等建立法律援助线上平台,通过网络直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申请,避免群众多跑腿,方便随时随地申请法律援助,并提供详细的申请流程、所需材料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申请人快速准确地完成申请。(四)多种方式加强培训,实现工作技能再提升。1.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夯实政治思想之基。在局党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通过集体研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党纪处分条例》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理论的学习。通过《党纪处分条例》学习,加深对条例中指导思想、原则、适用范围、违纪以及纪律处分等内容认识,进一步提升了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强化了底线意识、红线意识。通过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强化了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认识,开阔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思路,切实提高了政治站位和政治素养。2.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业水平,依托“司法行政小课堂”“周一例会”等活动,专题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让工作人员充分了认识法律援助法的立法精神和实践要求。同时,为了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服务水平,开展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培训会,有关部门及镇(街)工作站工作以及村(社)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提供法律援护,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准确解答公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有关法律实体和程序问题咨询,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引导群众通过正确途径化解矛盾争议,疏导纠纷冲突。(二)多种方式的宣传提高了群众对援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结合各类各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向身边的群众宣传法律援助专业知识,对符合条件当事人及时给予援助,大大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三)畅通监督途径,坚持案件回访。平时坚持月报季查年评制度,严把案件补贴资金发放关,扎实案件随访回访,有效提高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四)解答贫困家庭群众法律问题,助力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帮助贫困家庭解答法律问题,有效巩固好脱贫成果。(五)示范站点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全县率先创建的17个法律援助示范点,达到“四有三化”(有场所、有制度、有人员、有资料柜、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标准。(六)线上和线下培训提升了法律援助业务水平。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群,线上线下不定期的开展业务培训与指导,答疑解惑,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七)严把援助案件质量关,发挥专项资金作用。通过案卷评查机制,开展案件评查研讨活动,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等措施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好,发挥好有效推动的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审视全年来的工作,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群众迫切的法律服务的新需求相比还存在以下不足:1、服务流程仍需进一步完善。虽然我中心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服务效率,但在某些环节仍存在繁琐和耗时的问题,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的推进、法律服务市场的扩大,法律援助需求呈渐进式增长,但由于中心人员不足,部分群众的申请不能做到当场指派律师。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并提高工作效率。2、部分律师在处理案件时存在瑕疵。由于办案基本依托社会律师,案件数量又大幅增长,存在案卷内容缺失或顺序混乱、案卷装订不达标等问题,未来我们将加强对律师的培训和对案卷的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和案卷质量。3、在宣传方面还需加大力度,由于中心人员有限,虽尽力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援助,但公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仍有待提高。未来我们将通过更多渠道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细化完善服务流程。根据相关文件,对服务流程制定实施标准,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对于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并及时开展记录,确保服务的完整性、规范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2.加强律师培训管理。定期组织律师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壮大法律援助队伍。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如社交媒体、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提高公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积极调研走访谋划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将法律援助延伸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同时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报道更多典型案例和法律知识。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二)继续做好12348市民热线的解答咨询工作,同时增多宣传方式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晓率。(三)规范、健全和完善案件评查标准,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四)强化外引内联,扩充全县法律援助办案资源,缓解办案律师人员不足的现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眉县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