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4 10:01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就业促进法》,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小额担保贷款、下岗失业人员管理与服务。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大街83号
法定代表人 韩辉
开办资金 27.2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56万元 33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加大城镇新增就业工作指导。强化信息系统培训力度,多措并举,确保任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2.持续优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升级“临渭云就业”小程序,新增“我要找活、我要招人、我要培训”三个服务模块,为雇佣双方提供“一对一”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为企业雇主找人、为个人找活培训”精准化用工需求。同时,根据人社工作进园区及美好示范区实际需求,着力把园区就业服务驿站打造成为一个“立足园区企业、覆盖美好生活示范区、辐射西塬片区”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3.积极调研各类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探索就业创业新思路,将临渭区梧桐里商圈认定为临渭区创业孵化基地。同时,指导梧桐里渭南屹立凯联商业运营有限公司建成临渭区梧桐里创客空间。4.持续打造省市区级劳务品牌。立足市区特色资源,以劳务品牌创建为契机,持续打造省市区级劳务品牌,从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产业带动三个方面推动劳务品牌培育工作。5.加快到龄退休群众办理进度。积极对接协调养老经办机构,加快到龄退休群众办理进度,确保及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依托档案电子信息化平台,做优代理服务工作。6.强宣传,抓落实,增效能。以“临渭人社”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及“临渭区云就业”小程序、“秦云就业”小程序为宣传载体,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人社招聘进园区”“人社服务进商圈”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审核创业担保贷款资料,缓解创业者资金难题,促进创业成功。严格审查申报资料,确保准确无误,安排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创业项目,了解其真实运营状况。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82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68人。全区共建成1个零工市场和7个零工驿站。目前,全区共有就业帮扶基地6个、社区工厂10个,带动762人就业,其中171名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全区共有4个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成功实体53个,带动就业1357人;全区共有3个返乡创业园区,累计孵化成功实体39个,带动就业363人。结合我区实际,在我区15个街镇开发特设公益性岗位245人,有效促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稳定家庭收入”的脱贫、易返贫致贫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积极组织管辖内的民办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各类培训,全年重点群体、脱贫劳动力的培训123期586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80人。全区共打造了劳务品牌6个,“临渭家政师”“渭南三贤家嫂”等省市级劳务品牌5个,区级劳务品牌1个。全年新增劳动事务代理人员263人,为268人办理相关退休手续手续并协助93名无视同人员办理“刷脸办”业务。2024年,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7场次,组织用工企业1696家,发布就业岗位信息7.13万余个。深入辖区产业一线,为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精准宣传;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从贷款申请、贷前调查、审核发放到贷后回收、风险防控各个环节,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2024年,我区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1笔共计9088.90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与协办单位之间的业务衔接不紧密,办理流程不够完善。2.整改措施:加强单位之间业务衔接力度,完善业务对接流程,高效互通,推动各单位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信息壁垒,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精准解决存在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招聘宣传力度,提供精准就业服务。通过定期开展企业大走访的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共招聘网、微信群等方式,加大招聘会的前期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就业群体实现更加便捷、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2、拓宽零工岗位,打造“家门口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将零工市场提档升级,开辟智能化就业服务渠道,打造“信息化、便利化、专业化、规范化”为一体的高标准零工市场。通过走访调研来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岗位信息,有力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与零工市场相结合,将我区零工市场打造成“用工放心、就业顺心、群众安心、务工省心”的“家门口就业”综合就业服务平台。3、做好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狠抓就业培训工作后的就业工作,积极督促各技能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或定向式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学员就业率,实现培训就业相结合,促进就业培训工作。4、做好民办技能培训学校的管理工作。加强组织和监管,深化培训机制,突出培训实效。按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安排表实行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抽查,并将培训视频实时上传、存档以便查验。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职尽责,不得擅自放宽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标准,不得放松对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联合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做好培训机构的审批和注销工作。5、继续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不断创新、精简手续、缩短办理周期,适当降低担保人要求,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增信作用,进一步完善线上申请贷款流程,更好的服务创业群体,支持创业就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被渭南市人社局评为“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回收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被渭南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评为“全市零工市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被渭南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评为“全市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临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被渭南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评为“全市劳动就业服务综合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