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礼泉县> 礼泉县档案馆(局)

礼泉县档案馆(局)

发布时间: 2025-03-24 09:53
单位名称 礼泉县档案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存查阅档案史料和图书资料。业务范围:1、接收、征集档案、资料、现行文件及档案资料;整理、保管、鉴定、划控、开放馆藏的档案资料。2、负责档案资料的编纂、公布、出版发行。3、负责馆藏档案资料的缩微、复制、修复、档案科技管理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县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周波
开办资金 7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礼泉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1万元 75.07万元
网上名称 礼泉县档案馆(局).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主要做法(一)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档案馆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具体方案,采取清单化的推进方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做到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5月15日集中观看市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片《“溺水”的公安人》、《逐利之祸》、《账总是要算的》,观看警示教育片人数达54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党性观念。(二)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利用周例会、三会一课、学习强国、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方式,持续抓好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举办档案业务培训会1次,进一步提升了干部业务能力及理论水平;开展“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义务植树”“廉政党课”等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干部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在新征程上守初心、担使命,在突破提升年中以更扎实、更富成效的举措推动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有力开展。(三)业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我们坚持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时限要求到人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全力推进工作落实。1.档案“归档月”业务指导。4月份,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度归档文件整理及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对全县所有立档单位2023年度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95%的单位已经完成归档文件整理工作,全年接收文书档案556盒,12458件(含机构改革撤销单位文书档案40盒,700件,财务档案141盒,公章19枚)。2.查阅利用服务。全年累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查询利用服务119人次,调阅案卷1792盒卷;为个人提供查询利用服务7618人次,调阅案卷11752盒卷。通过查阅档案解决了多起民事纠纷,充分发挥了档案服务群众的作用。3.丰富馆藏资源。通过颁发收藏证的形式征集图书资料,不断壮大馆藏资源。2月27日,县志办向县档案馆捐赠《陕西年鉴》《咸阳年鉴》《咸阳民俗志》《礼泉县志》《礼泉年鉴》等史志书籍4类28册。5月8日,我县退休老干部张国栋先生委托侄女刘晋英女士向礼泉县档案馆捐赠3张老照片,此照片为张国栋同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礼泉县委工作期间留存的照片。陆续还接收部分礼泉籍作家著作的诗歌小说作品《嵕山》《田园诗草》《师村志》《闲云集》《高学敏艺术天地》等图书25册(件);这些史志书籍的收藏,将进一步方便社会各界查阅利用,为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4.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3月份,我馆召开专题会议,原原本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并分批次深入农业、交通、水利等各大系统单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赠阅宣传活动。5.档案宣传。6月6日,围绕“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宣传主题,在西兰大街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散发宣传单、播放音频和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宣传我县档案工作的特色亮点,宣传档案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各界的良好风貌。6.国有档案资源普查。按照国家和省市档案局安排部署,我馆扎实开展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在全省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动员部署暨工作培训会后,我们针对国有档案资源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档案馆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全县国有档案资源统计摸底,并在普查系统建立名录库,确定普查涉及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数量,全面掌握国有档案资源现状,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于8月9日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系统填报和上传任务。7.档案编研。一是编辑印刷10万余字的红色书籍《革命烈士秋步月》,在图书馆展示阅读,并赠阅县级部门、机关单位和新时学校、烟霞学校、育才小学、西关小学等20多所中小学校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二是经过搜集整理礼泉的山水人文、民俗文化、村镇建设等资料素材,初步完成了《彬彬有礼涓涓如泉——礼泉》文字稿编纂任务。8.档案信息化工作。10月份投入资金10万元,采用整体外包加工的形式,对教育局卫健局利用率高的纸质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全文扫描约13万页,已导入数据库进行挂接,可直接查阅利用。(四)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做到每天下班前对防火、防盗、防爆、用水、用电、监控等安防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因素,每周五局领导带领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重大节假日前更是严格排查,绝不松懈,坚决杜绝档案安全事故发生。取得的社会效益1、政治效益。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比如:为县委起草编纂《组织史》、《县志》工作,向组织部、县志办及有关部门,前后提供查阅6000多卷档案,使该编纂工作顺利完成。2、政策效益。在大量的馆(室)藏档案中,党的方针政策与各种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都保存完整良好,为各种类型的社会公众解决切身利益问题。例如:在退伍军人安置和待遇、干部职工晋升职务职称、婚姻档案完善等。经过查档,用原始资料证明了事实,解决了问题。3、公众效益。由于档案是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第一手材料的特点,所以在解决公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纠纷,继承遗产,评定职称,证明学历,恢复党籍,离休退休,留职下放,上山下乡等一系列工作活动中,都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帮助。4、法律效益。众所周知,在法院审判过程中,档案是很重要的证据。对于合同、契约、协议书、公告以及规章制度等等涉及法律与监督等问题,通过查阅档案提供了有力证据。5、文化效益。档案从形成之日起,就是文明的标志,充当了忠实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角色,作为延续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有益于当代,而且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事业。三、存在问题1.档案室保管条件差,硬件设备配备不齐全。个别单位对档案管理必备的条件解决落实不到位,没有独立专用的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室狭窄、潮湿、“十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了档案美观整洁及完整性。2.档案管理投入经费欠缺。经费投入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保管利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一是档案馆于2023年9月投入使用,至今还拖欠施工方工程欠款500万元;二是如一些实物档案存放年久,出现破损现象,急需修复;大部分高频率利用的馆存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也需要经费保障。三、2025年工作计划1.档案编研。《彬彬有礼涓涓如泉——礼泉》书稿初步已完成。力争上半年完成图片征集、文字校对和印刷工作。2.筹建展厅。档案馆展厅设计遵循现代简约设计风格,严谨细腻,简约而不简单,丰富而不复杂,从形式上更新普遍“画廊式”展厅的基本展陈风格,有效的融入新式多媒体展示手法,以悠远、浓郁的历史和档案资料为衬托,以图片和实物为载体,打造完美档案馆展厅设计。3.业务指导。4月份,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度归档文件整理及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不定期对全县所有立档单位2024年度档案资料归档整理进行检查督促和业务指导。4.档案宣传。每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在6月份开展档案宣传月系列活动,采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等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档案法实施条例》。5.安全管理。实行档案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定期对库房温湿度、消防设备进行常规检查,适时通风换气,更换防虫防霉药剂、老化电器线路等。6.执法检查。提高全县档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档案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年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一次档案执法专项检查工作。7.数字化加工。2025年采用外包加工的形式,拟对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进行全文扫描,做到查阅利用时在管理系统中直接调阅打印。8.队伍建设。坚持忠诚为政、依法行政、务实勤政、廉洁从政,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树立担当实干导向,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攻坚克难,踔厉前行,为推动礼泉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再创新佳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6月13日至2027年06月13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