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白水县妇幼保健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妇幼医疗保健服务;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
住所 | 白水县东风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马小龙 | |
开办资金 | 692.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白水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2.66万元 | 885.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白水县妇幼保健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加快学科建设。按照“临床+保健”双核心,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医院在做好做强妇产科和内儿科两个临床科室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结合医院实际,针对性地成立几个特色科室。一是围绕关爱女性健康,成立了产后康复中心,新增的乳腺疏通和腹直肌手法以及温馨的治疗环境等,为全县妇女提供最专业、最规范、最优质的康复和塑形保健服务。二是以妇女儿童骨密度监测和治疗为切入点,开展了外科疼痛治疗,自3月中旬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在10月下旬,内儿科与中医科紧密结合,开展了小儿推拿疗法,更好的为县域儿童提供中医特色疗法。四是成立了“云上妇幼”远程会诊室,实现了与西北妇幼远程会诊、远程指导、线上转诊、远程查房、远程培训等医学活动。2.医疗质量管理。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一是重新修订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以及双向转诊制度、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等,使医疗管理更加完善,实行院科两级“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加强十八项核心制度的学习与落实,同时加大危重症等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制定执业科目、人员资质审查,严格新技术、新项目准入以及手术分级管理,从人员资质和技术准入管理上不断规范执业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三是加强业务查房,重点对科室管理、业务学习、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质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闭环管理,落实查房效果。四是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回收、归档,职能科室定期抽查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分,医疗文书内在质量明显提高。五是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定期对临床抗生素使用进行监测,时刻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同时开展麻精药品专项点评,对重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促进临床规范用药,强化医疗安全。六是与四家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合作关系,全年派驻专家129次,诊疗661人次,学术讲座25次,义诊18次,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方便了老百姓就诊。全年门诊接诊34095人次,收入578.37万元,较往年同期分别增长42.3、1.65%;住院患者435人次,收入82.76万元,分别较往年同期增长154%、118.77%;住院手术22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4%。3.为民办实事情况。我们始终将“医疗能力无上限、服务态度无上限”等为民办实事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并将今年确定为“工作能力提升年”,通过“晒比拼超”几个环节,全员制定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晒亮点,比成绩,结合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百日行动活动,多方改善服务举措,一是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我院41项临床检验项目通过陕西省医疗机构互认评审,截止目前,通过检验结果互认共为50名患者节省5263余元;二是全面推行门诊“一号管三天”,减少重复挂号次数,缩短就诊时间,为45名患者节省403元;三是大力倡导职工绿色出行,上下班非必要不开车,将院内腾出10个车位给患者及家属使用,按每周门就诊患者700人次、住院患者7人次、每小时收费1元计算,每月可为患者减免近1400元费用;四是在门诊大厅设立了接待室,定期由院领导轮流负责接待,及时解决群众就医实际问题;五是组织专业体检队伍先后两次深入14个卫生院,按照“卫生院找人、妇幼院筛查”的方式,开展免费的“两癌”筛查活动,并结合党旗红等定期开展免费义诊共58次,解决了偏远乡镇群众就医出行不便的问题。六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标扩能项目采购的医疗设备已经进院开始安装调试,放射科、检验科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了扩建;标准信息化机房也正在建设之中,安防设备将在短时间内安装完毕。七是通过完善复诊预约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诊疗环境、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等,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增强群众就医体验感。二、社会效益情况。1.妇幼项目管理成效显著。全年辖区内活产数972人(机构内活产310人),产前检查929人,早孕建册率96%;产后访视950人,产后访视率98%,孕产妇高危管理322人,高危管理率100%。全面开展“三病”咨询、检测服务,重点加强门诊孕早期检测和早期干预,阻断母婴传播,全年接受咨询、检测孕产妇256例,2例梅毒阳性孕产妇和对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均进行了早期干预。重视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开展,全年共发放营养包13006盒,有效服用人数12954人,有效服用率99.6%,发放规范,无丢弃现象。规范运行新生儿疾病、心脏病、产前免费筛查项目,按照规范遵循知情选择、家长自愿的原则,全年免费产筛525人,免费超声筛查342人;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37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344人、新生儿心脏病筛查314例,筛查率均达到98%以上,对可疑阳性患儿均进行跟踪随访,强化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辖区内0-6岁儿童10659人,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10457人,管理率98%,高危管理100%;辖区托幼机构教职工体检148人,新入园儿童体检3033名,保障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全年完成检测人数2813例,确诊宫颈癌4例,乳腺癌确诊5例,均进行了全程随访和后续诊疗康复跟踪,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全县共发放叶酸5568瓶,服用人数1174人,服用率100%,服用依从人数1095人,依从率93%,叶酸项目知识知晓率100%。持续做好三网监测工作,通过各项监测数据的收集、完善上报制度、组织开展死亡评审等,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提升县域内救治能力,全县孕产妇死亡0人,新生儿死亡2人,出生缺陷6例。婚检孕检工作规范运行,婚前检查350人,孕前检查2050人次,享受免费技术服务项目110人,对评估出高风险人群均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或电话随访,并针对性给予指导意见。畅通避孕药具发放渠道,建立多点、时时发放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全县使用药具人数33419人次,无不良反应,保障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出生医学证明》在发放工作中,严格落实证章分离、专人管理、认真核发、存档规范,共签发《出生医学证明》340份,其中首次签发316份,无废证。疾病预防工作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应对各类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全年健康教育培训4次,义诊宣传14次,传染病培训13次,上报传染病例136例(1例订正),妈妈课堂开展12期,艾滋病自愿检测138人次;日常免疫接种儿童建证建卡162人次,相关疾病主动监测查阅病例数21291例,AFP主动监测人数11165人,儿童春、秋季入托入学共查验1778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主要是人才短缺,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临聘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随着临床业务的拓展,专业的儿科大夫、新生儿科大夫、护理人员等还比较紧缺;二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欠缺,三是儿科、内科、儿保科、放射科缺学科带头人。整改措施:医院通过聘请上级专家坐诊带教、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等多种方式,充实临床医师队伍,提升诊疗技术。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医院管理,加快人才培养,充实医疗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救治能力,积极拓展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孕产保健新技术新业务,努力打造特色品牌,逐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证书编号:43705020361052711G1001,有效期:2024年3月1日至2029年2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