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延安市宝塔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24 09:12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负责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依法查处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人大二楼
法定代表人
李世勤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4.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宝塔区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督导检查,强化综合监管。按照“安委会牵头、专委办推进、行业部门落实、属地政府配合”的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内容,加大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区累计督导检查企业、个体5585家次,排查一般隐患2849处,排查重大隐患56处,其中我区部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24处,省第八督导组检查发现重大隐患3处,省应急管理厅交叉检查发现重大隐患18处,企业自查发现隐患11处,已完成重大隐患整治44处,重大隐患整改率78.6%,其余12处正在整改重大隐患已严格落实整改期间安全管控措施,并由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负责督办跟进。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6家,关停企业1家,约谈企业11家,联合惩戒措施1家,有效化解和消除了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做好主业主责,强化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开展以来,从严从实落实排查整治,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非煤矿山领域:重点排查整治油气开采企业、外包作业、油气井场、联合站及油气集输作业等问题,累计检查各类企业24家次,整改隐患101条,行政处罚3次。危化品领域:紧盯危险化学品老旧装置、高危细分、产业转移,持续开展化工园区和石油伴生气回收利用整治,加强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累计检查企业62家,督促整改完成隐患174处,行政处罚7次15万元。工矿商贸安全监管领域:强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防治、商贸等工矿商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累计检查各类企业52家次,行政处罚1次2.1万元。(三)完善应急体系,强化事前预防。坚持加快推进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全区安全事前预防能力。一是签订应急物资互助协议,建立应急物资“一张图”。与辖区大中型企业、各类超市等签订了物资互助协议,并在地图上对进行标注,有效提高应急物资调拨时效,缩短物资调拨半径,提升全区突发事件处置应对能力。二是整合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队伍“一张图”。将应急、消防、公安、卫健等政府应急救援力量,辖区各企业应急救援力量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等现有的应急救援力量进行了整合,组建宝塔区应急救援大队,大队下设14个中队、43个小队、355个小分队,共有指战员6200人,在地图上对各队伍进行标注,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三是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应急避难场所“一张图”。宝塔区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宝塔区应急管理局综合考虑全区灾害风险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公共资源条件等基础因素,将应急避难场所与各类广场、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适宜场所融合建设、同步推进,全面提升全区抵御和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四是从无到有组建全区应急和安全专家库。聘请52名专家组建区级应急管理专家库,将专家智慧融入应急救援决策。突发事件发生时专家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同时依靠应急物资“一张图”、应急队伍“一张图”、应急避难场所“一张图”,快速调阅应急物资、应急队伍、避难场所分布情况,便于指挥人员迅速科学作出应急救援决策,高效配置救援力量。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全区累计建成投入使用应急避难场所403处,其中区县级II类应急避难场所2个,III类46个,镇办应急避难场所355个,达到村村有场所、个个会应急,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417.687万㎡,可容纳避难人员62余万人。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实。相当部分企业依然重经济、轻安全,安全生产“政府忙、企业闲”、“政府担心、企业粗心”、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未能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企业负责人亲自部署检查安全工作不及时、力度小,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不扎实、不细致。二是“叫应”机制落实不到位。由于市区同城,市区两级部门在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方面协同联动和信息报送不畅,部分部门单位对应急“叫应”机制的落实不到位,存在电话不能及时接听的现象,导致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传达至责任人。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加强整治攻坚。坚持“服务先行、执法后置”,综合运用部门指导、专家服务等措施,指导企业有序开展重大隐患整改。建立“安委办+专委办”督导制度,推行隐患整改“四交办、一提醒”制度,压实隐患整改责任,推动各属地各部门在重大隐患整改工作中主动作为。二是完善应急救援“一张图”。持续加强应急物资基础建设,加强政府、企业应急物资共享协作,打造应急物资储备格局,着力破解调度难度大、分发效率低等难题。三是严格做好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值班领导在岗带班制度,落实值班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省、市关于信息报送的规定,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