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秦岭生态保护中心(县天然林保护中心、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佛坪县秦岭生态保护中心(县天然林保护中心、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2 17:05
单位名称 佛坪县秦岭生态保护中心(县天然林保护中心、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我县秦岭生态保护,造林绿化,林草技术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湿地保护及生态扶贫各项政策落实。
住所 佛坪县熊猫大道18号县林业局2楼204室
法定代表人 谢如意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8.24万元 25.4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陕西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办公室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2月17日办理变更登记,由原法定代表人苏堋变更为谢如意。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入实施造林绿化:一是完成年度义务植树。2024年春季,在袁家庄庙垭子上段举行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静美佛坪”为主题的义务植竹集中栽植活动。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新形式,线上线下累计参与尽责达1.82万次,全县累计植树10.36万余株。二是合理安排调运苗木。全县六镇一街道办造林绿化共计投资11.937万元,其中乡镇造林绿化用苗投资9.935万元,调运嫁接樱桃苗、李子苗、黄柏和山茱萸苗木4种5.05万株,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了今春绿化造林任务。三是实施村庄绿化美化提升。2024年按要求完成重点区域绿化建设任务1个,在袁家庄镇街道办塘湾村立方沟组,通村公路两边,通过前期规划设计和招投标等程序,现已进入施工阶段,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壤回填,割灌、整地、苗木栽植相关工作,整个绿化工程计划于11月中旬全面完成。四是加大林木种苗监管。在全县范围开展《种子法》宣传培训21场次,826人,发放培训资料830余份。今春为全县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检验办理林木种苗出境“两证一签”手续10余种20余份月份15余份110.62万株。按上级文件要求,配合市种苗站对春季林木种苗质量开展质量抽检,对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同时在镇、村、企业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环境整治行动,维护我县林木种苗业市场健康发展。五是完成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自去年11月份启动了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以来,普查工作组依据植物四季的生物特性,样线布设,采集植物标本,烘干制作标本,普查调查数据APP账号等外业调查收集上传以及内业的资料的归类整理等程序。踏查样线总长度385km,上传种质资源普查APP账号通过初审物种鉴定准确率98%以上,数据合格率在98%以上。目前已完成全部外业调查取样,资料汇总,报告的撰写阶段,预计10月完成整个普查工作任务,待上级验收评估工作。(二)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一是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2024年上级下达我县营造林任务6.3万亩,其中退化林修复1.3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预计年底前完成营造林6.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完成5万亩,退化林修复1.3万亩。二是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按期推进。目前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已完成作业设计审批,预计于11月上旬正式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的30%。三是经济林提升改造任务超额完成。2024年市级下达我县特色经济林提升改造任务2000亩,预计年底前完成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山茱萸和板栗种植示范园项目建设任务,建成经济林改造3000亩,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四是植被恢复项目全面完工。2024年省市下达我县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项目500。(三)扎实开展生态扶贫:一是落实退耕还林政策。2024年度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延期补助政策和中央下达财政资金25万元,现已全部兑付到位。二是完成生态效益补偿兑现。截至目前,省市暂未下达中、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任务,预计年底前完成2024年中、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1000万元。三是落实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2023-2024年度全县选聘生态护林员242名,全年发放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145.2万元。2024-2025年度我县续选聘生态护林员242名,新聘用的生态护林员于10月1日全部上岗履职,生态护林员巡护APP上线率超95%,生态护林员履职富有成效。亩,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方面:1.生态环境改善与民生保障:通过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湿地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碳汇能力增强,有效缓解空气污染;森林植被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保护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修复和湿地保护使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回升,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通过公益林管护、生态护林员岗位设置等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助力脱贫攻坚。鼓励当地居民参与造林、管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公平。通过林草技术推广和宣传教育,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显著提高,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共识。(二)经济效益方面:1.林草技术推广提高了农林生产效率,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通过科学防治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减少直接经济损失,保障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林的规模化种植和深加工带动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地方经济新增长点;林下经济(如中药材、食用菌种植)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创造高附加值产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林草技术推广:基层技术人员短缺,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依赖传统培训方式,缺乏数字化工具(如远程指导、智能监测平台)支持。2.生态扶贫与可持续性:部分脱贫地区过度依赖短期生态补偿资金,缺乏长效产业支撑(如林下经济同质化严重)。(二)改进措施:1.提升林草技术推广效能:开发林业技术推广APP,集成在线培训、专家咨询和病虫害识别功能。扩大“林业科技特派员”覆盖范围,每镇至少配备2名专职技术员。2.结合区域优势培育高附加值产业(如秦岭中药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中心将立足职能,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县局和上级业务部门部署安排和下达的目标任务,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中心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以保护修复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全力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加强思想宣传引导,在强基础、聚合力上实现新突破;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要求,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不断厚植务实清廉之壤,持续净化修复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三)进一步科学实施国土绿化。一是高质量完成营造林工作,以营造林建设推动国土绿化,扎实推进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营造林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年度任务。二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切实抓好秦岭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森林抚育、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屏障功能。三是组织开展全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10万株。四是扎实开展城乡美化。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做好村庄绿化、“三化一片林”美丽乡村建设。(四)进一步加大生态惠民政策落实。积极争取中省惠农资金,按政策最大化落实好各项政策补助与补偿机制,一是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延期补助资金兑付,二是落实生态护林员选聘和抓好日常管理,三是及早兑付生态效益补偿金,让林区群众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一体推进,助力乡村振兴。(五)进一步挖掘林业产业发展路径。一是持续扶持抓好山茱萸、板栗、核桃等传统特色经济林改造提升,完成经济林改造提升0.2万亩,积极争取省级补助资金,扶持壮大特色经济林产业。二是积极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要加强林业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推广和服务指导,不断培育壮大林业企业,推动林业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