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佛坪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2 16:07
单位名称 佛坪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劳动就业提供中介服务。劳务输出服务、组织就业交流洽谈、签订就业合同服务、就业公证服务,保管流动就业人员档案,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劳动力市场培育。管理下岗人员及生活保障。
住所 佛坪县熊猫大道4号
法定代表人 韩超
开办资金 194.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4万元 22.95万元
网上名称 佛坪县劳服局.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管理维护就业系统,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1.建立了《2024年佛坪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信息台账》《苏陕劳务协作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信息台账》,组织镇(街道)协理员对辖区劳动力就业信息进行了详细核查,时刻掌握最新的就业状况。2.依托佛坪县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市场认真做好职业介绍、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以零工市场、就业驿站、“佛坪人社”公众号、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等为载体,及时发布就业招聘信息,第一时间把企业用工信息传递给群众,使有务工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有机会转移就业。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9场,提供就业岗位1988个,达成就业意向535人。(二)特色亮点工作。1.立足民宿管家,培育劳务品牌。结合我县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特色产业,确定了以“佛坪县民宿管家”为主题的劳务品牌,实现“品牌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增收”。通过加大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民宿人才,创好创优劳务品牌培育,打通民宿人才发展路径,做强做优全县民宿产业。2.开展技能竞赛,促进技能提升。积极推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支持各行业(部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的方式,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9月12日,举办了佛坪县第二届“熊猫家园杯”烹饪技能人才技艺交流活动,共计县内22家餐饮店40余名烹饪技能人才参加比赛,涌现出一批具有佛坪特色的创新菜品,获得大赛评委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达到了开发佛坪本地食材、发现烹饪技能人才、提升创业技能、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带动区域旅游升温、助推特色农产品销售的目的。通过举办烹饪技能大赛,在激励全县餐饮从业人员烹饪技能提升需求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烹饪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全县餐饮从业人员烹饪技能水平。(三)强化创业服务,释放带动效应。1.用真情鼓励返乡创业。通过春节期间给外出务工人员发送慰问信,召开在外成功人士座谈会、外出返乡创业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心愿想法,征询他们的意见建议,介绍佛坪发展机遇、本地支持政策和重点产业项目,用真情打动、用发展平台吸引鼓励回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聚合力推动返乡创业。建立部门招商机制,成立招商小组,形成招商工作常态化,吸引大批农民工、在外佛坪籍能人返乡创业。3.畅通民营企业诉求通道。定期对创业群众进行回访,了解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针对性给予人社政策帮扶和创业指导。4.完善政策帮扶。持续简化各类惠民政策申办流程,压缩创业贷款发放时限,让“信息多跑路、贷款人少跑腿”,最大限度上确保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及时、高效,力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始终保持“快车道”。同时,今年新创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1个(三河口村),创建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岳坝镇),创建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个(大河坝镇)。(四)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培训。我中心结合县域实际,面向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易地搬迁群众、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重点,以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为目的,以定向式、订单式培训为抓手,大力开展焊工、民宿管家、电子商务师等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就业和创业能力。同时,我中心大力推动“培训+取证”模式,把考取技能等级证书作为推动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促进持续增收的重要内容,将培训与技能等级评价一体推进。今年以来,已组织认定焊工操作证22人,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88人。培训结束后,组织就业推荐招聘会,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持续开展免费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措施,增强学员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助力县域劳动力充分就业,持续增收。(五)聚力稳岗扩岗,帮助企业发展。1.扎实开展“人社工作进企业”活动,派出助企专员,深入亲商助企包联企业及重点项目开展入企走访活动,找准摸清企业及项目建设“最刚需、最痛点、最堵点”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收集并及时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赋能添力。2.强化责任意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主动降低贷款申请门槛,帮助创业者根据自身资金需求灵活选择贷款方式,引导鼓励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勇于创业、敢于创业,全面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为企业“输血送氧”,打破企业担保融资瓶颈。(六)聚焦重点群体,促进青年就业。1.做好档案管理服务。2024年接收档案279份,已全部录入陕西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管理系统,现系统累计库存档案1720份,转出档案113份,开具商调函6人,查阅档案及开具档案相关证明58人。2.针对2024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重点困难群体,以及今年43名雨露计划学生持续开展“1131”工作,进行精准服务,目前已就业33人,升学9人,大学生见习1人。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今年共征集见习单位33家,见习岗位87个,参加就业见习大学生48名。购买见习保险1.104万元,发放见习生活补贴共计47.01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41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50人的118.86%;失业人员再就业16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人的16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人的102%。开展技能培训452人,完成目标任务450人的100.4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2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000人的104.06%。创业担保贷款共计发放71笔2855万元,带动就业516人。我县吸纳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207人,完成任务目标200人的103.5%;参加就业见习48人,完成见习任务目标30人的160%。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在征集群众培训意愿过程中,部分群众对修脚师、育婴师等新课题、新技术学习意愿不强,报名不够踊跃导致摸底成效不大。2.返乡人员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创业人数少,新成长的劳动力较少,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家考公、考研、应征入伍等,缓就业现象突出。(二)改进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制定明确就业工作目标,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双赢”。2.积极落实中省市就业政策,完善“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等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援企稳岗稳就业效果。实施“五个一批”拓岗就业工程,推进“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八大行动,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扶持城乡劳动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优化就业服务。一是开展招聘活动。根据不同季节和就业需求,举办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如“春风行动”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二是加强就业援助。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台账,实施“一对一”帮扶,为其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岗位推荐等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2.升级创业扶持。一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落实创业补贴、场租补贴等政策,降低创业成本。二是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根据创业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同时建立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咨询、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三是营造创业氛围。组织开展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社会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2025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低于2000万元,扶持创业实体60家以上,新培育创建信用村1个,带动就业500人。3.拓展职业培训。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如电子商务、民宿管家等,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二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2025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不低于400人,确保培训后就业率不低于40%。4.促进人才交流。一是做好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及就业跟踪服务工作。依托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建立“四类”困难高校毕业生及“雨露计划”人员帮扶信息台账,继续开展“1131”就业帮扶,促进有就业意愿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二是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广泛动员征集2025年就业见习单位及就业岗位,大力宣传就业见习政策,有效组织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及时购买见习保险补贴,兑付就业见习补贴,完成全年就业见习任务目标。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力度。利用佛坪人社微信公众号、汉中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做好政策解读,确保政策落实。四是做好2024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工作。联系县内缺工企业,举办“春风行动”“职引未来”等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会等,做好就业岗位推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