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第七中学
延安市宝塔区第七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17:56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第七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河庄坪村
法定代表人
贾猛
开办资金
1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39.29万元
3475.51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第七中学
从业人数 16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相关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1.实施“目标研学,项目驱动”课堂改革,组织“七中大讲堂”、中考培训会、教学能手选拔等活动,提升课堂效率。2.推进“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开展师徒同课异构展示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3.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基本功大赛、质量分析会等,强化教学管理。4.课题研究成果显著,结题省级课题1项、市级4项,立项省级1项、市级19项,区级2项,获市级教科研成果奖15件、区级36件。5.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中考升学率达74.67%,居宝塔区第一方阵,八年级地生中考及语数外物联考成绩旧城区第一。(二)德育与素质教育1.构建“一二三”德育框架,开展红色研学、社团活动、三操提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开设61个社团(上学期)和81个社团(本学期),涵盖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3.组织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迎国庆唱红歌比赛、冬季越野赛等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3.成立膳食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监考、班级文化投票,加强家校共育。(三)校园安全与保障1.开展近视防控讲座、普法宣传、消防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安全意识。2.成立伙食安全管理委员会,落实陪餐制度,整改餐厅设施,保障食品安全。(四)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1.编辑《思习录》《家校同心,合力共育》等校本教材,凝练“诚・勤”核心文化,制作文化展板。2.维修篮球场、更换教室灯管、新增空气能设备等,优化教学环境。3.协调长庆油田西安公司维修卫生间,市作协捐赠图书500册,提升硬件条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荣誉成果1.获宝塔区第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三等奖,国际式摔跤比赛3金5银2铜,“平安校园”“先进集体”等称号。2.被延安市陶行知研究会授予副会长单位,市作协授予“青少年文学创作基地”。(二)社会影响力1.市融媒体中心报道思政课堂及教师事迹,微信公众号推送128篇,阅读量超22.9万次,提升学校知名度。2.接待市内外兄弟学校观摩交流5次,分享校园文化建设经验,获广泛好评。(三)家校共育成效家长参与监考、膳食管理等活动,满意度提升,暑期“大家访”活动增进家校理解与信任。三、存在问题1.教学改革:“目标研学,项目驱动”课改处于探索阶段,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仍存。2.硬件与师资:餐厅操作间地板破损、碗筷洗漱区未隔离,电路改造资金短缺;教师编制不足,骨干教师比例小,部分教师职业动力不足。3.内涵发展: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办学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可推广模型。4.生源与家庭:生源复杂,家庭教育基础薄弱,学生行为养成教育需加强。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管理机制完善1.修订《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督查反馈机制,确保制度落实。2.推行“精细化管理”,优化部门协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二)教学改革深化1.设立“课改专项基金”,组织教师赴名校观摩学习,邀请专家进校指导,加速“目标研学,项目驱动”课改落地。2.开展“活力课堂”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推动课堂从“单向灌输”向“立体对话”转变。(三)师资队伍建设1.争取上级支持,逐步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实施“名师引进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2.完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开展“教育家精神”专题培训,激发职业动力。(四)硬件与环境提升1.多方筹措资金,完成餐厅地板改造、碗筷区隔离及电路改造工程,确保安全达标。2.推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增设文化长廊、读书角,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五)课程与特色建设1.开发“延安精神”“劳动教育”等校本课程,构建“诚勤”特色课程体系。2.加强社团精品化建设,打造2-3个在市内有影响力的品牌社团。(六)家校社协同育人1.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家长教育能力。2.联合社区、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四位一体”育人网络。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如建立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