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人工种草及天然草场的保护与改良,动物疫病的防治,畜禽品种改良,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及市场监督工作,饲草饲料加工及畜牧业扶贫等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百米大道龙昌园小区 | |
法定代表人 | 胡生会 | |
开办资金 | 7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3万元 | 2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区农业农村局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按照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要求,对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树牢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意识,按照“扩规模、延链条、保安全”的思路,统筹扩群增量和提质增效,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持之以恒兴产业夯基础,千方百计强弱项补短板,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奋力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1.养殖规模稳步扩大,创新驱动形势良好。一是新建规模养殖场10个(猪养殖场4个、牛养殖场6个),改扩建各类养殖场101个(肉牛养殖场67个、奶牛养殖场2个、猪养殖场18个、家禽养殖场2个、其他经济动物养殖场12个);二是在临镇、麻洞川、南泥湾、蟠龙等乡镇完成饲草种植0.80亩。全年青贮饲草0.11万吨;干草类饲草贮备0.26万吨;农作物秸秆贮备0.95万吨;饲草种植及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120人次。三是安排专人落实我区农业政策保险。截止目前,全区共承保能繁母猪0.62万头,育肥猪5.80万头;能繁母猪赔付75.9万元,育肥猪理赔110.48万元。四是坚持农牧结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利用环节指导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1.夯实春秋免疫责任,全面铺排接种工作。一是建章立制,加大动物防疫巡查督查力度。落实由中心领导、专家包片区,干部包乡镇,乡镇站人员包场户的“三包”制度,包乡包村干部下沉一线,完成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任务,中心成立动物防疫督查组,监督巡查防疫工作落实情况,进村入户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保障了全年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储备疫苗物资,落实专人管理。全年发放各类疫苗234.62万头份(羽、毫升),发放耳标钳、注射器、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防控物资4.80万件(套),订购猪、牛、羊免疫耳标7.3万枚,疫苗运输实行全程冷链,专人负责配送,指导按疫苗保存要求进行存放。三是夯实基础免疫,稳抓动物防疫信息填报。落实疫苗供应和免疫情况报告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统计免疫信息,按时上报。全年口蹄疫免疫牛2.81万头、羊10.74万只、猪8.85万头;布病免疫牛1.20万头、羊6.26万只;小反刍免疫羊9.29万只;炭疽免疫牛1.55万头,羊6.78万只,猪1.61万头;猪瘟免疫8.87万头,狂犬病免疫0.35万只;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25.05万只,新城疫免疫25.07万只。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及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牛、羊、猪挂标率达到85%,规范建档率达到100%。四是强化抗体检测,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完成2024年抗体检测禽流感636份,新城疫569份,猪口蹄疫545份,猪瘟535份,牛口蹄疫324份,羊口蹄疫508份,小反刍兽疫400份。2.疫情监测真抓实干,流行病学调查稳妥推进。一是继续落实驻村(驻场)疫情观察员制度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严密监视疫情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原则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二是根据《延安市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完成牛海绵状脑病监测样品60份,绵羊、山羊痒病监测样品45份;完成疫病净化场监测样品627份;完成屠宰场、养殖场非洲猪瘟疫病抽检共391份。三是全年开展非洲猪瘟、布病等动物疫病流调8次,覆盖屠宰场、养殖场、散养户、无害化收集点等多个点位,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提高业务技能,践行为民服务。2024年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培养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基层防疫队伍,我中心举办了首届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并且在全省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为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保护犬类和人民的健康,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2024年在6个乡镇和街道办设立免费接种点,开展犬类狂犬疫苗免费接种和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三)动物卫生工作开展情况1.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检疫监管。一是应用“陕西智慧动监”平台全力做好养殖场户、贩运户、运输车辆备案等基础信息录入和系统关联工作。二是依托“陕西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平台”畜禽调运端口及时对调入辖区畜禽进行监管,配合做好畜禽违规调运专项整治,防止疫情传入。三是落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屠宰行为,守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四是严格按程序检疫,加强瘦肉精抽检、非洲猪瘟检测工作,规范填写检疫工作记录。全年累计动物产地检疫61388头(只),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1602份;屠宰检疫动物46.5651万头(只),其中屠宰检疫生猪8.7706万头、牛0.91万头、羊6.0282万只、鸡30.8608万只;无害处理公司共收集病死动物0.84万头(只),三腺及病变组织2.91万公斤。2.加强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一是严格执行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政策,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调运、处理体系,提升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能力。收集11县区病死猪57665头,病死牛30头,病死羊2833只,病死鸡10070只。其中宝塔区共收集病死猪6944头、牛22头、羊891只。二是持续开展运输车辆、冷库等环境样品实验室检测,累计对运输车辆、冷库、生产车间以及人员进行非洲猪瘟核酸采样30次,共计297份,提供防控依据,为生物安全筑牢坚固防线。二、取得的成效(一)区域经济综合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全区生猪存栏3.52万头(能繁母猪0.26万头),出栏6.2万头;牛存栏1.03万头,出栏0.51万头;羊存栏3.20万只,出栏2.61万只;家禽存栏40.26万只,出栏38.72万只;蜂存栏2.51万箱。畜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68万吨、0.53万吨、0.19万吨,全年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10个,完成人工种草0.80万亩,预计畜牧业全年总产值4.1亿元。全区肉蛋奶市场供应充足,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获奖情况在省级媒体报道6次;获得延安市动物防疫大赛“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得秦晋两省第55届动物疫病联防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的问题(一)未建立县级兽医实验室,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存在隐患。(二)基层乡镇兽医站无机构、无经费,人员数量总体不足。(三)青化砭、南泥湾等9个乡镇兽医站列为棚户区改造、危窑危房改造,无办公场地,工作开展十分艰难。(四)防疫、检疫、办公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开展十分艰难。四、整改措施及下步计划(一)加快畜牧业发展。一是全区新建规模养殖场6个;肉牛养殖专业村3个;改造提升及盘活利用废弃养殖场总计100个;打造标准化梅花鹿养殖场3个;建设黑毛猪引种、改良基地1个;打造标准化百头奶牛场1个,延伸鲜奶产业链,打造“圣鲜乳业”品牌,对接门店20个;积极培育本地“老师家羊杂碎”“延安槐蜜之都”等品牌建设,并对其进行产业链条进行优化延伸,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动全产业链建设进度;改造提升2个生猪屠宰场,并完成GMP的验收认证。二是新建陆基圆桶智能循环水养鱼2000立方米;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200亩;稻、藕、渔综合种养150亩。三是积极协调新城管委会、东新区管委会、青化砭工业园区,通过青贮、干贮、草粉等方式有效盘活辖区内种植的5000多亩紫花苜蓿。动员养殖户和饲草企业计划青贮饲草3000吨,干草类饲草贮备4000吨,农作物秸秆贮备9000吨,为我区大力发展草食动物提供有力保障。(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抓好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全年动物疫情稳定。持续推进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紧盯养殖生产、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健全常态化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排查,加强风险分析评估,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强化联防联控,做好疫苗及诊断试剂的应急储备,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疫情,有效加以防范。推进动物疫病监测净化。(三)强化动物检疫监管将备案登记信息作为开具产地检疫证明的重要依据,入场入户开展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严格审核备案登记信息,落实屠宰场“两项制度”和屠宰检疫“五不得”要求,规范屠宰检疫操作,督促屠宰场落实防疫主体责任,严禁未经检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加强对检疫不合格动物和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切实把好畜禽屠宰检疫关口。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在省级媒体报道6次;获得延安市动物防疫大赛“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得秦晋两省第55届动物疫病联防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