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大数据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服务。全市信息市场、电子政务管理与组织,全市财政投资建设的信息化项目审核,宏观管理、监督和全市信息产业检查。 | |
住所 | 华阴市东岳路市政府1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鹏 | |
开办资金 | 1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华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0.86万元 | 0.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华阴市大数据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政府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规章,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今年以来,持续深化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由市司法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在华阴市人民政府网站-行政规范性文件专栏集中公开并动态更新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更新发布《华阴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阴规〔2023〕002)、《华阴市临时救助工作实施细则》(阴规〔2023〕004)等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工作。坚持政策文件发布与政策解读同步部署,加大对民政等重点领域重大政策解读力度,注重对政策背景、依据、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便于公众理解提升解读工作质量。规范决策草案公开。完善决策草案的政策依据、解读说明、邮寄地址、以及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情况,政策文件与解读说明相互链接方便群众查看,满足公众更便捷获取政策信息。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聚焦义务教育、稳岗就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发布了《华阴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贫困劳动力培训生活交通补贴政策》《产业直补项目受益户公告》等政策信息,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拓展公开领域。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在确保内容全面、数据准确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公开全市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截止目前,通过华阴市人民政府网站、“华阴发布”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载体,在保障信息质量、时效、精准的前提下,主动向社会公开概况类信息、工作动态、政策法规、规划计划、重大项目、财政预决算、人事信息、政府采购、食药安全、环境保护、保障性住房等信息。(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24年我市共收到依申请公开19件,截止目前均已办结,办结达100%。主要通过政府网站途径申请,涉及土地补偿、拆迁项目、宅基地征收等相关政府信息公开,确保在申请渠道畅通的前提下,开设互联网及书面等多种申请渠道,按照《陕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做到在法定期限内依法答复。办理过程中,我们切实履行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的工作制度,以群众根本需求为出发点,确保群众满意度,本年度未产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三)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情况为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提升网站质量,优化网站服务,加强网站安全管理,依托渭南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集约化网站平台。通过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工作,实现了市、县两级集约化平台互联互通,为企业、市民等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智能化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满意度。(四)监督与保障今年以来,运用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融合创新发展,为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省、渭南市定期开展的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扎实运维管理,强化监督保障,促进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提档升级。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全面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严格规范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开设流程。二、社会效益情况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难点赌点”问题,聚焦民生小切口,及时充分回应社会关切。加大政策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热线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权威准确、标准统一、实时更新、共建共享”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截止目前,大数据中心共处理网上投诉及建议7545件,其中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建议7273件、政府网站272件,办结率达98%以上。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不断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坚持日常巡检、更新和排查,规范备案注册信息、网站域名使用,严格开展政务公开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坚持日常巡检、更新和排查,规范备案注册信息、网站域名使用,严格开展政务公开年度绩效评估工作。严格实施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确保发布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安全。通过调查征集、投诉建议、网络问政等方式向公众征集信息公开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建设起到有效监督。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学习。学习借鉴兄弟县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经验,加强对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监管检查力度,确保监管无死角、问题不反弹。(二)加大宣传。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政务新媒体的公众认可度,群策群力提升政府政务信息管理水平。(三)规范管理。对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按标准规范管理,规范开设整合、内容保障及安全防护。(四)加强建设。加强平台建设融合,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解读回应。狠抓信息发布审核关,实行信息发布三级审核机制,做到信息发布人、股室负责人及单位主要领导逐级审核,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进一步提高我市政府网站信息发布质量。(五)严格检查。继续做好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致力于规范网站结构、充实发布内容、创新发布形式。对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加强制度化、常态化监管,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管理维护认真细致、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努力打造一流县(市、区)政府网站。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