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城乡求职者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就业管理,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小额担保贷款。 | |
住所 | 华阴市环城北路4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惠拥军 | |
开办资金 | 2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华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万元 | 51.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华阴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是高效发放创业贷款,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全面实现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请和办理,依托“秦云就业”和“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公众号,创业担保贷款全程实现线上申请和办理。申请人可在网上实时查看办理进度,对申请受理、调查审核、贷款发放、贷后还款等每一项环节均可通过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办理和查看,创业贷款流程更加规范。通过线上办理,由大数据审核,在申请环节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同时每个流程均由专人审核,实现创业担保贷款办理过程透明化、阳光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对“千万工程”6个示范村和种植产业集中的友谊村、北社村、永宁村等,实行信用村免担保政策。对找不到担保人的农户,通过引入陕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切实解决了种植户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中担保难这一问题。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9笔5350万元,其中登记失业人员4笔200万元,农村富余劳动力214笔5120万元,复转退役军人1人30万元。带动就业580人。回收到期贷款195笔3600万元。二是按需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紧贴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发挥好培训机构作用,扩大重点群体技能培训规模,按需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利用春节后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有效时间,积极联系上海京东家政公司,为65名学员举办家政服务(保洁员)培训。培训结束后15名学员和上海京东家政公司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签订了就业协议。邀请近年来主要从事直播电商业务、精通抖音经营人员授课,开展“直播带货”“创业+电商”培训,讲授短视频拍摄方法以及引流、变现思路。按照示范村“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项目需求,为100余名学员举办安全生产、电商+直播等培训,助力产业步入正规。鲜食玉米每天加工近4万穗,500亩第一季收入预期400万元,带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吸纳村里和周边150余人就业。“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项目在渭南市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优胜项目奖。全年技能培训总任务完成1738人,完成比例102%。三是广泛开展各类招聘活动,有效拓宽就业渠道。根据人社“春风行动”及“千万工程”重点村创建工作要求,多渠道、多频次发布活动安排,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利用就业“集市”、就业“大篷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搭建线下就业供需对接桥梁,促进示范村劳动力就业。以“创建和美乡村、就业服务同行”为主题先后在6个重点村举办现场招聘会。依托“华阴就业”官方抖音号、华阴就业公众号等载体进行线上实时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联动,真正做到送岗到身边。全年累计召开“春风行动”“福州专场”“易地搬迁点”“金秋十月”“千万工程”示范村“零工市场周五专场”“周四线上直播带岗”等各类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07场次,参会企业96家,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72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城镇新增就业任务2600人,完成319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3%;失业人员再就业任务500人,完成69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9.2%;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任务200人,完成20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945万人。与福州市晋安区达成劳务协作关系并授牌,与陕西鑫峰正达消防安全服务有限公司等市内外企业签订用工协议16份。按照上级政策要求,持续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帮扶基地建设,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今年通过走访调研,完成华城综合市场县级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申报及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工作。该基地入驻创业商户50家,带动就业约100人,入驻企业享受政策减免费用约25万元。四是规范运营零工市场(驿站),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继续发挥零工市场(驿站)求职登记、休息待工、企业接洽、政策咨询等公共服务职能,为我市零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定期深入市域内用工企业、商户店铺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深挖企业用工(短期工)需求,做好岗位需求信息精准筛选、搜集。搭建人岗需求平台,每周五定期举办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邀请企业代表到现场进行招工,指导有就业需求的群众积极注册“华阴市零工市场小程序”,促进指尖就业,实现零工市场全流程数字化。积极对接周边县市季节性岗位,让群众出家门进厂门,组织36名劳动力“点对点”免费输转赴大荔罐头厂短期务工,每人每天约增收145元。东阳零工驿站通过周边村委会向汉唐实业公司成功对接12名甜柿子分拣包装工。零工市场及各零工驿站全年累计接待求职群众15850余人,待工休息群众3250余人,零散工介绍1600余人,短、中、长期用工介绍6800余人。高效整合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求职用工两端资源,为零散务工人群和灵活就业者提供“岗位+技能+零工”一条龙培训。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企业订单需求,为无法外出就业的零工人员、妇女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与企业提供对接平台,解决他们就近就地灵活就业的需求,实现女性居家就业增收愿望。全年参与零工市场穿戴甲手工零活群众已达5600余人,人均日增收约80元。二、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319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9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945万人。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738人。已建成1个零工市场,5个零工驿站,就业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9笔5350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就业技能培训供需不匹配。部分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二是零工市场(驿站)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零工市场(驿站)公共服务职能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低。整改措施:一是精准设置培训专业,提升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提升培训精准度和实际效果,着力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对准需求抓组织、对准岗位设培训、对准市场抓定向,实现供需双方就业与培训无缝对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加强培训与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衔接,充分发挥培训促就业、服务惠民生积极作用。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创业贷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力度,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贯彻落实最新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与经办银行共同探索更加方便群众的贷款模式,对符合政策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贴息贷款提高放款力度、应放尽放,应贷尽贷,全力支持我市创业就业工作有序稳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二、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三、根据劳动力培训需求,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为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工作,计划全年完成培训任务1000人。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五、积极开展各类线上和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85场,征集更新岗位信息2200个。六、“点对点”免费输转务工人员不少于3次。七、零工市场积极引导马路零工集中入驻,实现短工、零工介绍3200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