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强化城市管理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受委托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专项活动;查处跨区县及重大复杂案件;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方面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保障、抢险工作;按照职责承担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长虹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福山 | |
开办资金 | 106.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6.76万元 | 103.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7月,办理单位名称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严整市容秩序,提升城市有“颜”有“序”。一是常态治理,提升城市颜值。根据“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逐步规范”的工作方针,定人、定时、定岗采取“错时值守+延时管理”措施,积极应对人流高峰期市容秩序管控。二是城警联勤,治理车辆“乱停乱放”。采取劝离、温馨提示、处罚、拖车等方式集中整治违停车辆。三是规范管理,适度开放夜市经营。组织夜市商户召开夜市经营工作安排会,开展“十二到位”、“八统一”岗前培训,规范夜市管理。四是文明执法,“疏堵结合、便民利民”,规划设置华原西道等多处樱桃便民销售点。五是按时按质处置群众投诉。针对市长信箱、数字城管平台等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占道经营等问题,做到及时受理,精准处置,快速回应群众关切,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累计处理各类投诉2700余件,办结率100%。(二)城管服务进社区,营造共治共享新格局。结合新区社区工作实际,在铜煤一号小区、天籁小区设立“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工作办公室,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信息上墙。执法人员下沉社区一线,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及时配合社区处理居民反映问题。(三)坚持“零容忍”,打好“两违”攻坚战。一是检查新龙城三标段、四标段共6家项目工地,两证齐全,现已全部备案。二是拆除华阳小区等违法搭建12处,拆除面积2830平方米。三是针对“不动产专班”中涉及未按规划建设案,完成前期调查,案件正在办理中。(四)严抓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一是以辖区内在建工地扬尘污染为整治重点,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六到位”和“两个全覆盖”标准,加大对扬尘、噪音污染的执法力度,累计检查施工工地600余次,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05份,均已整改。二是加大餐饮门店油烟排放检查力度,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限期整改,做到油烟达标排放。(五)部门联合齐抓共管,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一是开展全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通报,下发问题整改交办单,要求限期整改。“源头管控、监管严密、处置有序、查处规范”,设卡临检、蹲点布控、专项检查,对重点工地、敏感地带、重点车辆进行全面排查。二是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整治,对各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超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主体日常生活垃圾产生、清运及分类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三是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排放及污水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现场采样排放污水,现场查验污水预处理设施运行台账,要求企业切实承担污水达标排放主体责任,正常启用并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入网水质达标。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规范执法。共开展案卷评查1次,组织案件审核会议4次,讨论案件12起,制作案件合议记录12份。共立案查处78起,结案56起,罚款数额45.56万元。其中普通程序案件29件,罚款44.89万元,简易程序27件,罚款0.67万元。(二)市容秩序。全年累计清理占道经营、规范流动摊贩28000余处,清理出店经营、“三堆六乱”5000余处,劝导文明遛狗970余人次。累计登记备案门头牌匾249家,排查门头牌匾455家,饰新门头牌匾30块,拆除灯箱广告42块,拆除闲置废旧门头55块。辖区内累计设置施工围挡137处,督促拆除到期和不规范围挡73处,现有施工围挡64处。对现有飞线实施落地入廊管理,对无管廊路段进行线缆排查,拆除断线、废线,做好线缆的规范捆扎和整理。整治人行道违停机动车6658辆,后台短信告知1231辆,现场劝离9292辆;整治违停非机动车11000辆,拆除7处私自加装的地锁地桩35个。办理《夜市经营登记备案卡》155家,检查夜市经营125次,检查夜市商户130家,对80家落实“八统一”、“十二到位”。(三)执法下沉。2024年,开展各类集中整治活动30余次,清理乱搭乱挂15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80余处,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200余处,清理周边野广告200余处;协助物业处理小区商业街投诉20起,处理小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投诉28起。(四)大气污染防治。督促商户做好油烟净化设施的日常清洗维护,建立完整的清洗台账,确保油烟排放达标。对8家经营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餐饮企业及机关食堂,要求各主体责任人完成油烟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联网、运行及专人维护等工作。组织开展第三方油烟检测66家,其中,学校22家、500㎡以上中大型餐饮44家。督促全市30家中大型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五)违法查处。就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执法检查,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20份。建档立卡重点排水户25家,开展污水排放专项执法检查218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4份,调查询问22起,组织开展第三方水质检测68家。累计检查餐饮门店燃气安全使用情况344家,对存在安全问题的95家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验收餐饮便民点经营户257家,对存在安全问题的28家经营户,要求经营户立即整改。检查流动餐饮经营户燃气安全使用情况224家,督促存在问题的187家进行整改,暂扣不合格气罐12只,没收不合格调压阀118个,不合格软管70个,目前已督促整改完成172家。存在的问题一是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紧密。业务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混淆,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扯皮,行业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出现问题后就直接移交城管部门执法,存在以执法代监管现象,没能达到以执法促管理的目的。二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矛盾没有在规划、建设阶段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就“带病”进入城管执法阶段,留下难以执法的后遗症。三是城市功能配套不齐全。如市场分布不均匀,容量不足,导致摊点乱摆,以街代市。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不健全,清运过程存在混装情况,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城管执法的难度。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模式,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齐抓共管,着力破解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下足“绣花”功夫,全方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数字化城管为契机,针对市容秩序、生活垃圾分类、城市违建等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痛点、难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构建共治共管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按照“清存量、控增量”的原则,持续加大“两违”治理和私搭乱建的执法力度,建立网格化巡查责任落实机制,加大对新区范围违法建设的巡查力度,确保全年违法建设“零增长”。二是加大公用事业方面执法力度,积极协同燃气管理部门、污水排放管理部门开展执法检查。三是积极开展城市市容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加大占道经营、夜市摊点、施工围挡等市容秩序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便民摊点的规范管理,细化摊点经营时段、经营范围、摊位容量,严格落实准入备案制度。四是常态化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噪音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和涉气涉水执法检查工作,办理一批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典型案例。继续做好大气办审计问题的整治整改工作,协助做好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工作,实施餐饮油烟污染的动态监管。五是持续推进“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把普法和服务下沉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城市管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水平。六是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普法宣传和执法活动,重点针对超市、垃圾清运企业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执法行动。七是持续推进全市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和生活垃圾分类普法宣传及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倒乱倾违法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