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旅游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旅游产业提供服务保障。旅游服务网络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旅游路线开发推荐,旅游景点及相关项目的重大信息发布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包茂高速铜川出口 | |
法定代表人 | 屈亮亮 | |
开办资金 | 11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5.08万元 | 72.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规定办理法人变更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促发展”完善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制定数据更新倒排工期表,及时完善、更新30家景区信息,乡村旅游信息150项,旅游卫生间201处,民宿、酒店67家,以及其他公共类场馆21处。极大促进了我市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完善“游铜川便民e站”平台,新增文旅招商版块,全年实时更新数据264条,其中“铜购记”新增137款旅游商品,“铜食记”新增31家特色餐饮,“铜宿记”新增22家民宿酒店。该平台不仅为游客全方位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查询服务,还包含景区门票预约、文创特产销售等便民服务。(二)聚焦市场培育,增强文旅“吸引力”中心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我市旅游业实际,修订并印发了《铜川市引客入铜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方案。主动对接市域外旅行社、旅游协会,培育、拓宽旅游客源市场。以关中平原城市群联盟成立为契机,成立旅游市场培育工作小组,不断推进铜川、西安、渭南、咸阳、三门峡等地旅游市场共建互促。全年共新开发旅游线路37条,首次与超百家旅行社签订了游客互推合作协议。兑现各类政策奖励资金5万余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高速公路耀州服务区“文化驿站”项目1个。(三)扩大宣传推介,提升城市“品牌力”强化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短视频平台营销运用,开创“你不知道的铜川”专题专栏,讲述铜川特色人文故事。各类短视频平台发布景区宣传视频470条,其中原创40条;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送原创微信61篇,“游陕西”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47篇;完成小红书关于游玩攻略“铜川串串”宣传短视频20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铜川特色文化、美景、美食,不断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留量”,打造全新旅游品牌。开发旅游商品,培育消费“增长点”一年来,中心以整合我市特色旅游商品为目标,打造集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特色服务驿站,即铜川市文化旅游非遗展销中心。该项目的建成,集中解决了来铜旅行社二销点空白等问题。目前该场馆已汇聚包括耀瓷元素、药王元素、乡村旅游元素及非遗文创等产品40余类,200余款。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中心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市本级项目1个,完成投资210万元,集中对中心基础设施、非遗展销中心进行提升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全面展示了极具吸引力、沉浸式体验的非遗文化场景,提升了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推动我市全域旅游发展。以“HI四季趣铜川”为旅游主题,参与举办了2024“三秦四季花样铜川”踏青赏花季、“铜享春光花开约串”铜川牡丹文化旅游季等推介宣传活动33场,全年接待游客34127人,旅游咨询电话1595通,会议服务30场。三、主要存在问题一是文化旅游宣传策划精准度不足。表现在宣传方式和渠道较为传统,针对目标受众和潜在游客的特点进行精准策划和推广的能力不足;二是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不高。表现在传统文化知识、项目策划包装、数字文旅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上还需要下大力气。三是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质量不优。表现在服务区域内无充电桩、无便利加油站、监控摄像头无全覆盖等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服务质量提质增效,由于中心经费不足,在旅游市场培育工作中行动有所延缓。四、具体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做好“Hi四季趣铜川”品牌推广,以“三秦四季花样铜川”等主题文旅活动为支撑,不断推出精品线路、活动。以“春夏秋冬”四季特色自然风光为线索,宣传当季的热门景点;持续弘扬我市独特文化符号,即“耀瓷、药王源于铜川属于世界”,力争将以上文化元素植入省内20家高速路服务区内,目前已对接完毕5家;持续办好“你不知道的铜川”专题栏目,适时开办“我们的家乡”六进系列活动。二是定期对中心人员进行培训,持续提升人员知识素养。坚持“周五培训日”,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省内各地旅游服务中心机构交流学习,在“以学促知”中提升自身本领、服务质量,持续为干部职工“充电”,锤炼政治型、专业型、创新型、实干型、廉洁型“五型”文旅干部队伍。三是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动员全市涉旅企业、景区加强对接旅行社,提升全市旅游收入,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事业迈向新台阶。五、2025年工作安排2025年,中心将聚焦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特色线路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工作进行强化。(一)优化市场培育业态。持续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旅行社联盟及省内其他地市间的合作交流、客源共享,针对海外旅游市场,继续完善“引客入铜”政策,进一步夯实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成果。充分运用“平急两用”政策,适时盘活利用旅游线路上的闲置国资。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二)打造特色旅游线路。通过整合景区资源,设计多样化的目的地游,包括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游、过境游、研学游等主题线路。同时,适时开发越野游、银发旅游专列等线路,设置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专区,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三)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推出个性化、定制化、小众化产品,不断满足大众需求,促进文化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广优秀文旅企业品牌,充分发挥服务品牌对服务质量的带动作用,促进旅游消费品质全面提升。(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积极策划包装项目,提升中心数字化设施建设,以“游客体验”为核心理念,完善适老化设备设施和服务,持续推进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和“游铜川便民e站”平台建设,培育数智化文旅业态,促进智慧化管理营销,强化数字赋能文化旅游产业。同时,从资源讲解、线上咨询、接待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心工作人员接待水平,强化服务意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