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铜川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经济政策研究,促进社科发展。进行综合性政策研究·承担市政府决策咨询任务·经济社会调查研究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郑升明 | |
开办资金 | 14.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6万元 | 21.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7月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开展情况1.围绕中心任务,抓好调研工作。围绕“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聚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铜川新篇章谋篇布局,根据市政府重大事项决策需要,完成了《铜川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调查和思考》《推动铝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调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调研报告,进一步调查梳理我市项目建设、铝基新材料全产业链条、农村集体经济三个重点领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促进相关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按照全市深化三个年活动安排,聚焦强化招商引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组织完成2项专题调研。紧盯发展前沿,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调研完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1篇,深入总结了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情况、堵点卡点,研究提出了工作措施。通过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较好发挥了研究室参谋助手作用。2.严格编辑审核,提高刊物质量。在广泛征稿,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全年刊发《铜川经济社会研究》杂志共6期,载录各类文章100余篇、照片80余幅,开设栏目十余个,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思考探索、工作经验交流、历史文化研究等各方面,为全市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提供了优质交流平台。在《铜川经济社会研究》编发“发展新质生产力专刊”1期,刊发区县园区、市级部门关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路径、工作进展、措施办法,形成了一次找准主攻方向、明确比较优势,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讨论与碰撞。在编好杂志的同时,针对一些主题鲜明的综合性文章,专门刊发了《铜川发展论坛》10期,内容涵盖经营性扶贫资产运营及后续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企业本质安全等热点内容,为推动有关方面工作创新提供参考。3.加强调研指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组织评审组对全市2023年度政府系统调研报告进行评审。共评出调研工作先进单位5家,优秀调研报告69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表彰。二是指导政府系统有效开展调研。征集确定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指导全市政府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研,营造浓厚的调研工作氛围。4.拓宽交流渠道,开展对外合作。一是配合陕西省政府办公厅(陕西省政府研究室)来铜开展“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围绕“聚焦铜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三项改革’、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了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为撰写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供我市第一手素材。二是配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来铜开展“‘谱写陕西新篇章、争做西部示范’的突破点和落脚点”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了我市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推进情况、问题和难点,向省级层面递交了需要协助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借力引智推动发展。三是坚持开展刊物互寄交流工作。向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区以及《铜川文艺评论》《陕甘边与照金》《铜川金融调研》《邯郸经济》《兰州发展》等50余家机构开展文章交流、杂志寄收工作,不断增强刊物影响力。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杂志、论坛很好地宣传了铜川,提升了铜川的影响力,通过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撰写调研报告,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调研队伍不强,由于人事变动、梯队建设等因素影响,调研干部力量不足;二是调研的时效性还有待增强,及时性不够强;三是啃“硬骨头”的劲头不足,对涉及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全局重大课题的“把脉问诊”能力还有待提高。四、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加强学习。二是加强调研队伍建设。三是充分发挥研究室调研指导作用,在全市倡导形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浓厚氛围。四是注重机制创新。五是加强督查考核。六是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干部调研工作能力的专项培训。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聚焦主线抓调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铜川实际,聚焦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谋划2025年拟开展重点调研工作,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有成效、可推广的优秀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调研参考。继续加强对全市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的引导督促,进一步营造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瞄准前沿办刊物。创新选题、严格编审,确保高水平办好市政府机关刊物,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和刊物影响力,发挥“平台”“窗口”作用,做好与其他地市主办刊物的交流工作,更好地向外界宣传推介铜川,展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新成就。三是旁征博考纂丛书。持续推进《回望铜川》——铜川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工作,深入搜集整理反映铜川文化的各类文章,用生动的文字记录历史,讲好精彩的铜川故事,传播正能量,赋能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四是广泛交流促合作。用好各类发展论坛、学术交流等机会,继续加强与省政府研究室、省行政学院、省社科院、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陇海兰新促进会等单位的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提升铜川各项工作在省级层面的曝光度,借力引智,助推发展。五是决策咨询助发展。认真履行市决策咨询委办事机构职能,组织各领域专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论证意见和建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提供智力支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