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中医药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中医药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拟订实施;中医药人才培训、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指导中医药科研机构提高科研能力;中医药诊疗技术和中医药生产加工技术保护;中医药文化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科普宣传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1楼 | |
法定代表人 | 靳康鹏 | |
开办资金 | 15.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41万元 | 12.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活动1.在中医药技术传承方面,我们抢抓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机遇,先后与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实施“药王孙思邈经典名方的开发及利用”等一批秦创原产业集聚区“四链”融合项目,转化“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药验方”“中药单体涂层球囊”等一批科技成果,探索形成“五个一”模式。2.在中医药人才引育方面,坚持“引凤”“育栋”“强基”并举,着力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用、中医药实用人才培育和中医药基层人才提升。截至目前,已引进院士5名、国医大师3名、岐黄学者4名、中医药交叉学科领军人才4名、中省名中医24名。成立国家级和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站)32个,带徒32名,建立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和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各1个,建成“西学中”培训基地2个。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2期中医药骨干人才培训班,举办各类专题培训、推广培训643人次。举办中药炮制工和药物制剂工理论与技能培训班152人次。3.在构建中医药服务体系方面,立足中医医疗、养生、教育和研究于一体,聚焦“有形、有物、有技、有面、有蕴”标准,建成孙思邈中医堂22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有关做法已推广到西安、宝鸡、渭南等省内地市,孙思邈中医堂正日益成为陕西乃至全国中医药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建成智慧化中药房,为全市提供代煎配送服务。4.在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方面,市、区县均成立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区县中医药管理机构全覆盖。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建立总中医师制度的实施方案,启动总中医师、驻科中医师试点,推行“一号双看”“双查房”“双会诊”“八时段中医药服务”,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5.在促进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方面,将诵读“大医精诚”作为拜谒药王、举办中医药重大节庆活动、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拜师仪式、医德医风教育等的“第一课”。启动《孙思邈大辞典》编纂,加快《千金方中药集注》《千金方溯源-天回医简临证解读》《针灸续灯》《亚经方配伍》编印。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寻味百草》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探索创新中药材种植养殖模式,在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探索林麝、水蛭等药用动物养殖。实施全国首创的10万亩“蚂蚁森林”连翘种植项目已栽植连翘4万亩,利用飞播技术种植黄芩、苍术、柴胡等中药材1万亩,在加大适生大宗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在房前屋后及林地种植大颗粒连翘、黄精等高附加值中药材。成功选育我省首个黄芩种子新品种“耀芩1号”,填补了我省黄芩品种审定的空白;制定出台了《丹参种子育苗技术规范》和《丹参垄作栽培技术规范》2项地方标准。2.推动中药流通线上线下齐发力,市域内企业都建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兴盛德药业销售网已覆盖全国,省内市场覆盖率达70%以上;天一秦昆将大健康产品销往泰国、荷兰等地;陕西思邈大艾、润泽源公司将艾系列产品远销新西兰、英国等地。宜君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已建成药仓、中药材共享烘干场、物联网金融监管仓等设施,开展中药材和大健康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业务。3.促进医药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企业向精深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百年寿、颐生堂、兴盛德技改项目正在申报实施;兴盛德智慧煎药中心已基本建成;秦诺宁康新型智能化医药生产线进入GMP认证阶段;新丰禾制药与中科院昆明动植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灯台叶总生物碱新药进入临床Ⅲ期并以膳食纤维获批进入欧美市场,正在建设提取生产线;锦穗颐和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CDMO代工平台。4.加大招商推介力度,通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招商引资活动平台,积极对接了康恩贝、岭南药业、一方制药、修正药业等大型药企,争取引入好项目大项目。承办“一带一路”银发经济产业现场观摩交流活动、陕西中医药产业合作对接会,通过大健康产品展示、孙思邈文化展示、中医服务体验等方式,全面呈现铜川中医药发展成就和中医药康养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扩大“药王”品牌知名度。三、存在问题一是项目进展不够均衡。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方式与示范试点项目实施要求还存在差距,导致区县之间、实施单位之间进展不够平衡。二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招引难、留用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医药专科建设未形成体系。三是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孙思邈中医药文化扩面提质的创新举措还不够丰富。四是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项目招引难、保障措施少等问题。四、改进措施一是增加中医特色优势,使各级孙思邈中医堂中医药服务的特色突显,中医药特色服务产品逐渐形成。二是继续通过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活动加大对策划包装项目的宣传推介,争取项目形成转化。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聚焦“四全三新二融一特”目标,加快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和创新模式,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多“铜川方案”和“陕西力量”。二是持续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育。通过外引内培,健全以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引用、中医药骨干人才培育、基层中医药人才能力提升为主的中医药人才多元引育机制,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三是传承弘扬孙思邈中医药文化。精心筹备2025年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积极开展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着力构建孙思邈健康养生品牌,进一步提升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丝博会、长三角、京津冀等平台,主动出击、靶向招商,重点引入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提取、保健品制造等相关企业落户我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