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1 15:42
单位名称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负责全县蚕桑基地建设,桑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课题研究,蚕桑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开发。
住所 略阳县兴州街道办同心村菜籽坝组陈家沟
法定代表人 张有为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2.5万元 11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蚕桑实用新技术培训,提高蚕桑发展和蚕农生产水平。一是通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举办蚕桑实用技术培训班、一对一高素质农民跟踪技术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示范答疑解惑、电话、微信、视频线上指导及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开展多样化技术培训服务工作。二是采取专业技术人员联镇包村,深入各镇村从地块选择到桑苗栽植、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大蚕养殖、蚕病综合防治、蚕茧烘收及蚕桑副产品加工等方面予以技术指导服务;三是指导蚕桑龙头企业和蚕桑经营主体养蚕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提高蚕桑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四是圆满筹备了陕西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2024年工作会议在略阳观摩蚕桑基地建设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场。进一步宣传了略阳蚕桑产业,提高了略阳蚕桑知名度。五是组织召开了2024年春季蚕桑生产技术培训会,全县蚕桑基地村(社区)负责人、技术骨干、蚕桑经营主体及养殖大户50余人参加培训,提升了蚕农养蚕新技术水平,增强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信心和决心。(二)开展栽桑和桑园管护工作。一是筹备落实地块,在全县各镇村宣传统计,实地核实栽桑地块面积和桑苗数量,确保栽桑任务落实落细。二是赶时令栽桑建园。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办理桑苗采购手续,组织调运发放嫁接良桑苗,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到村到地块开展栽桑指导,全年春季和冬季共栽桑1558亩,圆满完成今年1000亩的栽桑任务。三抓桑园管护。指导农户、经营主体重点抓好春冬季桑树修剪定型、刷白、中耕、除草、施肥、扩盘、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并下发了桑园“关门治虫”指导意见,要求经营主体晚秋蚕养殖结束,及时封园打药防治害虫,有效降低来年病虫害发病指数,全年桑园病虫害综合防治8000亩。(三)引进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一是今年春秋季黑河镇岩房坝村、大黄院村分别与山东广通集团、汉中市蚕种场合作,引进饲养原蚕三批次100余张获得成功,提升了我县养蚕水平和养蚕效益。二是积极争取省级优势特色蚕桑产业项目资金,推广应用省力化养蚕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采用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育+方格簇自动化上蔟技术配套小蚕共育智能化温控设备+大蚕自动升降蚕台+塑料方格簇具+自动采茧机等设备。分别在黑河镇岩房坝村试用推广轨道养蚕,在徐家坪社区、秦家坝村示范推广大蚕养殖自动升降蚕台120套。全县免费发放自动化采茧机15台,配套塑料方格簇3000片;免费发放石灰、除草剂、蚕药、电动(手动)桑剪、物资1000余件。新型蚕桑省力化技术、设备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力成本,为我县蚕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实现了蚕桑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三是指导经营主体结合各自桑园生长及养蚕大棚等设施情况,做好春、夏、秋季各批次蚕种预定工作,指导养蚕户做好养蚕前、养蚕后蚕室蚕具的消毒防病,为成功共育小蚕和饲养大蚕打好基础。精心指导春夏秋蚕各批次的小蚕共育和分发配送工作。中心技术人员深入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黑河镇岩房坝村、白雀寺镇蔡家营村小蚕共育基地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小蚕共育1230张,共育率达100%,通过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小蚕共育质量,为大蚕饲养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蚕进入大蚕期时,主要推广应用大蚕地面育、活动蚕台升降育、方格簇自动上蔟等省力化技术推广,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讲解示范蚕体消毒、用叶、添食、眠起处理及上蔟等养蚕关键技术,并坚持电话微信跟踪服务指导。针对今年高温多雨天气,为经营主体给出具体应对措施,使经营主体坚定产业发展信心,蚕茧单产、质量及效益喜获大丰收。五是开发蚕桑副产品,建设加工生产线,桑果酒和桑叶茶生产线各一条。生产桑果酒30吨、桑叶茶10吨、蚕沙保健枕0.5万对,实现蚕桑综合产值3000万元。六是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品牌打造。黑河镇大黄院村成功注册略阳县金蚕沙家具用品有限公司,融合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蚕沙枕、蚕丝团扇、蚕茧工艺品等生产销售及运营的蚕桑产业化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琻舒梦”蚕沙枕品牌,建设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努力打造略阳县地方特色的蚕桑文化、生态观光、研学旅游为一体的蚕桑基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全年组织调运嫁接良桑苗70.3万株,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抓,指导农户和经营主体抢抓时令完成栽桑1558亩,完成任务156%;桑园病虫害综合防治8000亩,完成任务100%;新培育蚕桑经营主体2家(徐家坪镇秦家坝村、马蹄湾镇付家山村);新培育示范基地2个(白水江镇权力村、黑河镇大黄院村);指导2024年财政涉农整合资金9个蚕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新建小蚕共育室2个320平方米(徐家坪秦家坝村、白水江权力村),大黄院村改造小蚕共育室1个200平方米,新建养蚕大棚6个4300平方米;完成推广小蚕共育1230张,完成任务的104%。2.经济效益:继续引进推广家蚕“青松x皓月”、“华康三号”、“锦绣x潇湘”3个新品种;推广小蚕集中共育、大棚智能化、省力化养蚕、方格簇上簇等技术,2024年全年养蚕1230张,产鲜茧49吨,蚕茧收入246余万元;生产桑果酒30吨、桑叶茶10吨,蚕沙保健枕0.5万对,实现蚕桑综合产值3000余万元;示范推广塑料方格簇3000张,推广纸板方格簇2万余片,塑料折簇10000余片;自动化采茧机15套;自动升降蚕台120套。完成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率达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重栽轻管突出。部分镇(街道)对蚕桑产业发展不够重视,重栽桑轻管桑,桑园培植的投入和管理不够,造成年年栽桑,但不见效。二是主体培育较少。现阶段蚕桑发展主体多为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参与少,积极性不高。加之部分村蚕桑产业与烤烟产业重合,造成产业推动缓慢。三是龙头引领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没有发挥正向示范带动作用,养蚕主体对龙头企业缺乏信任,影响了产业良性发展。(二)改进的措施:1.栽好管好桑园。充分利用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省级蚕桑专项资金,抢抓冬春节令,合理利用受污染土地、荒地、残次林地及田坎,高质量建好桑园。坚持粮桑间作套种,探索多种复合种植模式。通过现场指导培训等方式,重点巩固抓好现有桑园基础,抓好冬春季桑园管护,打牢桑园丰产基础。2.培育强村大户。积极协助指导蚕桑基地镇、基地村盘活现有桑园和养蚕设施,通过资金扶持和蚕药、蚕具等物资发放,以奖代补激励,促使养蚕规模提质增效。培育一批蚕桑强村、养蚕大户,通过示范引导,切实提升桑园产出率和全县养蚕规模。3.建好示范基地。以福瑞源公司、徐家坪社区、大黄院村、岩房坝村、权力村蚕桑基地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提升蚕桑基地、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智能化、省力化养蚕设施配套水平,提升蚕茧质量和效益,带动更多小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示范引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蚕桑产业坚持以“管好桑园、盘活资源”为方向,以“提效益、增规模”为目标,全年计划新发展桑园500亩,完成桑园科学管理5000亩,实现全年养蚕(含原蚕)2000张以上,产茧80吨。持续开发桑果酒、桑叶茶、蚕沙保健枕等产品,实现蚕桑综合产值4000万元。开展蚕桑技术培训400人次。新培育蚕桑经营主体2个,培育蚕桑产业示范基地1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