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

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1 15:01
单位名称 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负责政务大厅日常管理及进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日常考核,负责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及办理事项的效能监察、信息公开等方面工作。
住所 华阴市贵妃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高蕊
开办资金 12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45万元 15.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本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大厅规范化管理1.狠抓制度落实,规范窗口服务质量,严肃工作纪律,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不得脱岗、串岗,确保窗口工作不间断,服务不断档,是提升窗口形象,加强现场巡查力度。严格按照《华阴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单位及人员考核细则》考核窗口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各进驻单位。2.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一是公开群众投诉电话,在一楼导办台和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公开投诉监督电话,并在一楼设立了意见簿、意见箱、办不成事反应登记台账及曝光台,每周随机抽取10名来大厅办事的群众进行电话回访。(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1.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根据省、渭南市“一网通办”工作要求,多次督促各单位在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不断优化整改事项库要素、基本流程、申报材料等工作,提高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简化。截至目前,陕西省事项中控管理平台中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给付、公共服务等7类事项共1408项,网上可办率为98%。协调解决“陕企通”关于西安宝兰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反映中心拖欠项目款的诉求。按照2024年机构改革方案,将承担的推进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职责,划入市政府办公室(数据局),5月21日起相关职能由划入部门承担。2.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工作。一是根据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的通知》(渭行审通〔2024〕40号)文件要求,以及机构改革和中控管理平台事项动态变化情况,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高频事项全部进驻大厅,低频事项委托大厅窗口办理,特殊部门设立分中心的工作原则,精准分类,结合实际,向全市37个单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通知》(阴政中心发〔2024〕20号),除因场地限制或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形不适宜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事项,其余政务服务事项均做到“应进必进”,切实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二是根据省、渭南市“一网通办”工作要求,多次督促指导各单位在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管理平台不断优化整改事项库要素、基本流程、申报材料等工作,提高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简化。3.持续推动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印发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站)高标准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一是组织各镇办召开了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暨授牌会议,对我市2023年3个镇(街道)、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示范点进行了授牌。二是强化便民服务机构硬件设施。给华西镇、孟塬镇、罗敷镇、太华办便民服务机构配备了电脑、打印机、连椅等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政务服务质量和便民服务水平。三是组织各镇办召开了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示范点高标准建设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关于报送2024年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示范点名单的通知》。并组织完成标准化示范点验收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6个镇(街道)级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提前完成了渭南市目标任务要求,并超标准完成20%;建成55个村(社区)级标准化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占比达到42%。4.公开发布政务事项办事指南。为了方便企业群众高效办事,市政务服务中心印发了《关于公布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的通知》(阴政中心发〔2024〕10号),共梳理出18个进驻窗口单位60个高频事项的办事指南。同时,在“华阴市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按照每周2次进行发布,其中包括事项类型、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事项要素,让办事群众“一看就懂”,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简化水平。截至目前,共发布办事指南55个。5.积极推广特色服务。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据广大群众的办事需求,政务中心不断创新服务,积极鼓励引导窗口单位推行“节假日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受理”以及周末延时服务制度,设立生源地助学贷款潮汐窗口,全力优化提升服务水平,赢得社会群众的一致赞扬。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容缺受理”251件、“延时服务”308件、“上门服务”136件、节假日预约服务105件、周末延时服务10件,潮汐窗口办理1243件。6.开展“领导干部进大厅”活动。贯彻落实市委干部作风专班关于《华阴市“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跟执法”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实际成效惠民生暖民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积极开展“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跟执法”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进行26期,累计接待群众60人次,解决群众疑难问题51件。7.持续开展政务服务“四进”活动。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实际困难,增强服务基层工作能力,提升政务服务整体质效。活动分别组织税务局、审批局、人社局、医保局等多个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分别进入罗敷镇、华阴市各医药企业,通过送政策上门、座谈交流、现场办件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让企业群众了解政策导向、熟悉政策内容、知晓办理程序,进一步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二、取得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取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本年度获得群众感谢信42封,锦旗17面。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工作纪律作风有待加强;二是进驻大厅窗口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整改措施:一是完善大厅管理制度,让管理趋向精细化和制度标准化;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开展业务学习研讨会、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面提升大厅管理水平。坚持系统化思维、模块化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以提升服务效能为目标,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大厅规范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增强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本领,提升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助推华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统筹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镇村政务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指导,进一步完善镇村便民服务系统建设,打通镇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持续创新推行特色服务。坚持“服务知识、群众至上”,学习复制外地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更多特色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企业和群众,形成华阴政务服务特色和亮点,打造华阴政务服务品牌。(四)持续深化“四进服务+”系列活动。继续以“四进”活动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多形式了解民生民需,根据企业群众实际需求持续探索灵活丰富的服务模式,鼓励各进驻窗口单位走出大厅、走进企业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各类惠民政策,上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收集意见建议,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把窗口延伸到服务基层的“最后一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