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铜川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发布时间: 2025-03-21 10:50
单位名称 铜川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保障。有害生物防控;森林病虫害普查、检疫;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相关违法行为查处;封山禁牧、林区平安建设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2楼
法定代表人 侯文欣
开办资金 2.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万元 7.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7月,办理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印发了《2024年铜川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要点》,对2024年铜川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铜川市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铜川市“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4”行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脂大小蠹查防工作的通知》;及时转发了省林业局《关于持续做好美国白蛾监测预防工作的通知》;联合市公安局印发了《铜川市“护松2024”行动实施方案》,通过这些工作的安排部署,推动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迅速有序开展。(二)全市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积5.48万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29万亩。一是严格执行“一签两证”制度,实施产地检疫5530亩。检疫各类苗木328万株,其中调运17.93万株、复检310.07万株,有效保障造林绿化用苗安全。二是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全市共组织出动监测普查人员565人次,出动车辆220车次,检查国有林场7个,风景名胜区7处。应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及移动端监测APP开展了秋季普查工作,调查松林小班3717个,面积32.59万亩,对普查数据及时进行汇总,如有数据不全,进行补充调查,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数据完整、准确、真实。经日常监测和秋季全面普查,我市没有发现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三是认真开展美国白蛾排查和调入苗木复检月报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市美国白蛾排查45处,涉及树种20余种,数量96.88万株;调入苗木复检226万株,未发现美国白蛾危害。四是完成了红脂大小蠹查防工作。通过4月至6月和7月至9月两次查防,截至目前发生面积0.63万亩,受害树木49株,坚持边发现、边除治的原则,做到发现一株,除治一株,有效遏制了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三)倡导采用生物、物理、人工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对潜在有害生物采取生物措施应对,实施绿色防控。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受害树木1.6万余株,累计投放天敌昆虫16万头,辐射防治蛀干类害虫1万余亩,通过开展生物防治,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能力,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障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四)在宜君县国有生态林场举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2期,共培训林场职工及护林员90名。印台区和陈炉镇永兴村举办了经济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150人,为村民讲授了经济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放了有害生物防控宣传资料。(五)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共完成踏查路线296条,踏查里程309.71公里,踏查面积3313公顷,占总面积9105.63公顷的34.41%,完成了《陕西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草原面积小于300万亩的县级行政区,路线踏查面积应不小于当地草原面积3%的技术要求。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种苗产地检疫率分别达到0.82‰、84.61%、100%,全面完成了“三率”的各项任务指标。三、存在问题:一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基层技术人员力量不足,业务能力有限,工作效率不高;三是缺乏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方面的专业人才,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力量严重不足。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学习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理念,提升现有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实践指导,提高工作效能。二是积极引进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领域的高端人才和专业团队,为本地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鼓励现有林业技术人员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拓宽专业领域,掌握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和技能。五、明年工作计划:2025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不超过省上下达指标。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不发生疫情。加强林业鼠(兔)害防治,完成省上下达防治面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