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

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1 10:24
单位名称 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监测服务。承担辖区内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药物滥用报告和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组织对辖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监测方法的研究等,对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严重群体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与经电北路十字市场局大楼后四楼
法定代表人 杨娟
开办资金 14.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41万元 15.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工作情况2024年,我们始终坚持以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这四大板块为核心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相关工作,致力于提升监测水平与质量,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及化妆品的安全与有效。2024年共收集、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421例,百万人口1286份,来源于医疗机构5413份,占比99.84%。收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079份,百万人口493份,来源于医疗机构2074份,占比99.76%,持有人上报4份,占比0.24%。收集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685份,百万人口162份,来源于医疗机构685份,占比100%。收集药物滥用报告177份。在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新注册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个,维护产品26个,辖区内7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全部在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注册了账号。二、取得社会或经济效益1、效益指标完成情况深入分析评价2023年收集到的监测报告,撰写上报《咸阳市2023年度“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组织咸阳市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咨询委员会)专家库部分专家对烟酸注射液和一次性使用导尿包临床使用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并开展研讨,就烟酸注射液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了核查,依据专家意见和国家药监局要求,分别就烟酸注射液和一次性使用导尿包临床使用风险进行汇总上报和风险提示。强化医疗器械重点品种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制定下发《医疗器械重点品种不良事件监测方案》,全年共收集医疗器械重点品种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6份。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有效使用“两品一械”意识,及时预警药械风险,全年编发安全用药信息和风险提示信息89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我们把不断提升一线监测人员能力和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意识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知识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各县市区监测人员参加“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知识和能力、药物滥用监测哨点单位培训、全省监测评价专家和讲师交流座谈会等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一线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采取市县联动方式,先后组织集中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5·25爱肤日”宣传活动、“6·26”国际禁毒日、“药品安全、良法护航—携手共建药品安全防线”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等,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设立宣传台、悬挂横幅、摆放展板、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培训“药械化”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知识、安全用药知识、辨别假冒伪劣化妆品技巧,科普安全用妆小常识等,并在现场耐心向群众进行答疑解惑。全年编发信息23篇。联合市关工委办公室、秦都区关工委事务中心召开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进校园”活动座谈会,我们中心1名同志被聘请为市关工委青少年科普教育宣讲团宣讲员,并于7月18日赴泾阳县云阳镇三里村参加“暑期科普教育宣讲活动进社区(村)”活动,科普了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报告数量和质量与工作要求仍有差距。二是工作人员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报告的分析评价水平尚需提升。四是药品风险信号挖掘处置能力亟需加强。四、工作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工作的督导力度,督促各县市区局、各监测单位不断提升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对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药械化”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三是以报告表评估为抓手,全力提升报告表分析问题能力,形成良性的报告收集、分析、评价。四是完善风险信号监测体系,强化挖掘技术应用,持续优化风险信号挖掘工作,提升效率与精准度,为业务筑牢风险防线。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高质量推进四项监测工作。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提高监测报告数量的前提下,把提升监测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作为重点来抓,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目标任务。二是高效率挖掘处置药品风险信号。认真做好监测报告分析评价工作,主动挖掘药械化风险信号,形成有价值的年度分析报告。广泛开展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意识。积极开展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和聚集性信号处置工作,切实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早反馈”。三是高标准探索建立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工作新机制。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完善药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专家库(咨询委员会)管理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制度。结合工作需要,设计活动载体,让入库专家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充分发挥他们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发现、研究、评估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重要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