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农业农村经营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上;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经济体系管理;农经政策宣传。 | |
住所 | 靖边县河东农业局办公室3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党波 | |
开办资金 | 7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68万元 | 42.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农业农村经营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章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活动1.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根据省市工作安排部署,今年我县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达10万元,经营收益50万元及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占比达10%。5月份中共县委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24年农村改革和合作经济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靖农工办发〔2024〕7号)和《关于印发〈靖边县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消薄培强”实施方案〉的通知》(靖农工办发〔2024〕17号)文件。截至目前全县18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全部达10万元其中10-50万元159个村、50-100万元14个村100万元以上11个村。经营收益达50万元及以上村集体经济占比13.59%。2.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一是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整治。制定了《靖边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靖农工办发〔2024〕12号)、《在全县农业农村系统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部署会。推广“陕农经”平台应用。7月下旬组织召开村集体经济收益核算及“陕农经”平台应用培训会,县农经中心业务人员及各乡镇60余人参加了会议,8月初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50余人进行现场观摩培训。10月中旬,农经中心主任带领业务骨干参加榆林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场观摩培训会。截至目前,共排查出问题44条,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13件。6月份出台《靖边县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靖边县关于推进村干部待遇补贴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的制度(试行)》。我单位结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方面切实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二是“陕农经”平台推广应用。按照省市工作安排部署,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广应用“陕农经”平台。截至目前全县213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开展应用,其中镇级集体经济组织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84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22个。通过应用“陕农经”平台,进一步优化财务核算流程,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建立合同台账并实行督办机制,实现线上申请、审批、支付,提升支付结算信息化水平。2024年共计完成线上支付142笔,涉及金额1762万元。214个集体经济组织已100%完成“陕农经”平台会计初始化,共录入凭证数量3528个,资产资源卡片数量7730条,登记合同数量2455份。“陕农经”平台作为一个综合性管理平台,对于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月份,组织300余名镇村干部参加了省市“陕农经”平台业务培训。7月份,组织200余名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8月份,组织25个乡镇分管领导和银行业务员到“陕农经”示范镇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三是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按时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2023年12月31日,全县有集体资产的乡镇5个、村184个、组1799个(含自然村),截至2024年3月已完成乡镇级清产核资的5个,完成村级清产核资的184个,完成组级清产核资的1799个(含自然村),清查资源性资产661.13万亩,其中农用地627.01万亩,建设用地18.40万亩,资产总额20.869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4542亿元,非经营资产11.4149亿元。3.农村承包地方面一是“一户一田”实施情况。全年共实施“一户一田”1.5万亩,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二是农村土地流转。根据省市工作安排部署,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权能落实,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我县于2024年4月份启动土地流转备案信息平台行动工作,我县迅速组织培训指导,迅速部署推进通过悬挂条幅,广播宣传,微信宣传等手段,引导农民群众“要我备案”向“我要备案”的转变。各镇及便民中心增设了土地流转备案专员。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合同收集录入工作。截至目前,备案合同为878份,流转用于土地种植面积为4.49万亩,备案流转面积为6.69万亩,平均流转价格为每亩725.16元。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我县配备了经费,成立了仲裁调解委员会,安排专人负责,全年进行了农村土地纠纷仲裁调解2起。四是农村土地确权后续变更。我县聘请第三方测绘公司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后续变更工作,完成了数据库合并。共计开展后续变更5000余户,发放土地经营权证书5000余本。4.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全年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60.7万亩次,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分别出台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服务组织报名公告,成立评审专家组,经专家组评审后,择优筛选出59家服务组织,264台机械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在全县各乡镇开展玉米、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作物的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共计服务小农户1.3万户。辐射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68万亩次。项目报账材料现已整理,项目资金未到单位账户,未完成兑付。5.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档备案家庭农场998家,建档备案农民专业合作社649家。规范提升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81家。扶持新型经营主体42家,其中家庭农场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扶持资金200万元。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中心审核,建立了县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33人。二、工作亮点2024年我县农经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了省市的肯定和表扬,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单位2024年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评为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先进集体”;二是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2024年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评价评为“县级优秀单位”;三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创建中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的肯定,顺利完成了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表扬;四是我单位在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陕农经”平台推广应用成绩显著,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肯定;五是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备案方面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六是在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的到了上级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充分肯定。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年龄老龄化严重,缺乏先进管理技术。村级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存在资产资源闲置、未能合理利用,资金账务报账程序不规范、报账材料不健全等问题。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农民对相关政策不熟悉,邻里间土地纠纷矛盾突出。经营主体负责人缺乏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利用。资金兑付不及时。(二)改进措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加强农村土地政策宣传,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后续变更工作,从源头解决邻里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集体经济方面。巩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达10万元的“消薄培强”成果,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收益。按照中央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安排,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实施20个项目村的项目建设工作。二、农村集体“三资”方面。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按时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要求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督促辖村按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陕农经”平台进行账务凭证制作和结转和线上支付审批。按要求对新形成的资产资源、收支合同进行录入。三、农村承包地方面。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备案工作,并将土地流转合同及时录入土地流转系统平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工作,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后续变更工作。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全年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0万亩。顺利完成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工作。五、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全年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00家,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以上。根据省市文件要求,严格落实省市示范家庭农场提升工作。严格落实省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与监测工作。六、农村审计按照“村两委”班子和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换届工作安排,组织开展“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任期离任审计工作。七、农村集体资产闲置低效使用方面。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闲置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闲置资产和低效益资产的盘活利用,形成“资产盘活—收益反哺—村民受益”的良性循环,要求各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要认真清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闲置情况,按要求建好闲置资产和低效益资产台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