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科技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展馆内的内容设计、布置并组织实施、展览的宣传、组织参观活动、展品征集、保护、登记、维护、修复和更新。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中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君玲 | |
开办资金 | 18.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科学技术协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1万元 | 7.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科技馆以现代化的设施和丰富的展示内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的优质场所。馆内设有多个主题展厅,目前,馆内展品数量已达70余件(套)。包含了“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宇宙奥秘”和“数学魅力”、“消防安全”、“VR模拟”7个主题,今年还增设了“魔法交通”展室,“自己拉自己”“声光体验墙”“迎宾机器人”等展品,涵盖了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科学的奥秘。科技馆不断内化职业素养,提升科技辅导员的科学传播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科技馆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水平,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在增进理论学习的同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每周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展品讲解活动,今年选派2人参加了第九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在比赛中我馆荣获了两个二等奖,创历届参赛最佳纪录。通过科技辅导员专业讲解、亲身体验、观看视频、研讨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广大群众掌握科普知识、理解操作原理、交流学习收获,全方位免费开放,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现代生活和科技的完美融合,全年共接待1.2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科普主阵地作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走进科学家世界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开展了2024年暑期“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红领巾实践活动。通过网上招募,来自全县不同学校的百名少先队员,经过两周的培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标准的普通话、端庄大方的仪态和自信灿烂的微笑为参观群众讲述了一个个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平台发布云上科普视频14期,推动了我县青少年争做创新创造的讲述者,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二是科普研学充实暑期生活。组织百余名学生开展的夏令营“少年行”研学活动走进科技馆,在科技馆和消防科普教育馆内,学员们感受到了声和光的魅力,探索了电和磁的奥秘,体验了力与机械的神奇,通过眼观、手触、耳闻,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在“生命与健康”“防灾与安全”等展区,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与演示,孩子们学到了应急避险常识和逃生救助技巧,在科普活动室,孩子们一起体验了掌上火焰、空气大炮、神奇的气球、悬浮乒乓球等有趣的科学实验,使孩子们增长了科普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体会到科技的神奇和力量。三是创设“山城脚下玉米香”微项目式学习科普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科技馆结合县地域特色,经过多方协调,多次实地查看最终决定在彭镇中心小学启动。共70余名师生参与“山城脚下玉米香”微项目式学习科普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做全程技术指导。从今年4月份-11月份,实践项目通过“春耕吧小农夫”“见证生命的奇迹”“采摘是心情、收获是快乐”“玉米飘香硕果丰劳动实践育新人”等系列活动,全程由学生自己动手翻地、施肥、选种、种植、除草、收获,实现了把科普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重大突破。四是以网络共享平台为“动能”,提高服务受众水平。科技馆利用抖音、视频号、公众号发布100多期不同的科普云课堂,浏览量已有13万余次。今年6月份在科技馆公众号里开通了网上预约、AI讲解、展厅活动、虚拟展厅等几个大板块,让群众可以通过科技馆公众号链接云游县馆、省馆、甚至中国科技馆,实现了数字科技馆的又一跨越。同时,科技馆还利用省市媒体扩大宣传,在陕西时代网、中国城市网、西北信息网等网站发布活动信息二十余条。三、存在问题一是科普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部分设备和场地闲置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科普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部分活动观众较少,影响了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一些潜在观众并不知道我们的活动信息。四是与其他科普教育基地的交流与合作较少,缺乏资源共享和经验借鉴。五是展品设施有些老旧,需要进行更新和维护。四、改进措施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科普资源进行全面盘点和评估,了解资源的分布、类型和使用情况,根据公众需求和科学发展趋势,合理调整资源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交媒体、科普网站、线下活动等,广泛宣传科普资源的存在和价值,提高公众对科普资源的认知度和兴趣,吸引更多人参与科普活动。三是创新科普形式。采用多样化的科普形式,如互动展览、科普讲座、实验演示、科普游戏等,增加科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四是建立合作机制。加强科普机构与学校、企业、社区等之间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五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科普事业的资金投入,改善科普设施和设备,支持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下一步,科技馆将以新发展理念履行创新使命,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与兄弟科技馆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结合“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月”“科技之冬”及传统节日节点,常态化开展针对性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实效性和趣味性兼具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持续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宜君当地乡土文化,链接生活,走进大自然,聚焦学生科普素质发展,从课程、课堂、课外、实践等多个维度出发,实施科教“多腿走”策略。持续深化推进“馆校合作”项目,积极发挥科技馆科普阵地作用,不断探索“课堂+科普”的新合作形式,把更多优质科普资源送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身边。依托实体科技馆展品资源,不断拓展延伸科普教育服务功能作用,加大科学传播和科普宣传广度和深度,营造科普阵地抓创新,全社会促创新,青少年乐于创新的良好发展氛围,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