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代家坝镇中心小学

宁强县代家坝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19:50
单位名称 宁强县代家坝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代家坝镇代家坝街
法定代表人 赵国忠
开办资金 1983.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5万元 1983.7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次:9月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陈地荣变更为赵国忠;12月26日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由原来的505万元变更为1983.76万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党建师德作风,稳步推进德育工作。加强风清气正的师德建设,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加强少队部机构建设,明确各机构职责,强化班主任队伍及全员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层层教育体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细节之中。架设家校教育桥梁,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二)新教育促成长,集团办学同提升。开展“师生共读”、“教师读书分享交流”、“银杏诗会”等一系列促进阅读的活动,让阅读发挥教育的本真魅力。落实时间保障,确定学生每天早操前20分钟为晨诵时间,中午午餐后20分钟为午读时间。明确目标,形成本学期联盟学校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实行一体化管理,做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目标共赴。以大教研、联考、联析等形式,加强资源整合,开展以“聚焦新教材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研讨暨毕业班教育质量提升活动,开展了代家坝镇、大安镇、巨亭镇集团学校2024年秋季阶段性作业质量检测,全面推进集团学校建设工作,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成绩共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实抓常规促质量。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发挥了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明确备课的要求,注重对备课、听课、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加强常规检查,规范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优先安排作业辅导,使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除课业辅导外,结合学校乡村少年宫,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共开设了28个社团活动小组,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落实非统考科目教师考核细则,督促履行职责。发挥艺体教师才干,组织开展校园科技节、美术节、文艺汇演、排球特色学校创建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加强学校曲棍球、排球、足球训练队日常训练工作,并组织好全县第三届曲棍球校园联赛的参赛工作。(四)拓宽研修新渠道,提升队伍高素养。 完善教师培养计划,确定每位教师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做好“全员赛教”、“青蓝工程”、“外出学习汇报”等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发挥好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教研实训,提升队伍素养,落实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将新理念应运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去。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校级培训研讨活动,更新理念提升素养。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科基地培训活动。组织年度课题研究及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及立德树人课题和上年度市级课题结题工作。(五)闭环管理精准发力,安管联防全员覆盖。落实组织机构监督、明确职责全面进行摸排。坚持晨检午检、保证通风消毒,加强培训、做好联防联控,加强三防建设,成立家长护学岗,添置拒马,确保学生上放学安全。完善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相关措施。完善《代家坝镇中小学一岗双责实施方案》,夯实职责,做到层层落实,全员参与。利用“安全教育第一课”、“安全主题班队会”、“节假日专题安全教育”等形式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切实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制度化、常态化,做到全员安全监督。通过班级群、消防平台、智慧校园平台等线上信息化技术,密切家校的联系确保安全。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线下联系方式落实家校互联。组织各班对各类特殊学生进行排查,建立专项档案,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生活帮扶指导等工作。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交通安全情况专项检查、假期教育及防范拥挤踩踏事故演练工作。落实流行病防控保障措施和预案,个体流行病防控隔离及时上报,确保学校无流行病群体爆发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创建健康学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取得的效益:1.完善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中年教师扶持体系、骨干教师引领帮带体系、老年教师关爱体系。2.继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好笔记,撰写心得,并将新理念应运于实践,开展新课标理念课堂展示活动。3.以课堂为主阵地,做好全员赛教、青蓝工程、外出学习汇报、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教研活动,加强大练兵,从而提高课堂实效。4.集团化办学达到资源共享,实行四个“一体化”,做到协作共赢。实现联盟内“骨干交流,教研共建,特色互补,文化渗透”的办学目标。5.以书香校园营造,推进新教育工作进程。(二)取得的荣誉:1.被宁强县人民政府授予年度“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尚鑫商贸杯”第三届校园曲棍球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3.陈地荣获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展示二等奖。4.张邦福撰写的家访手记被评为宁强县年度“优秀家访手记”。5.张叶获得宁强县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大赛三等奖。6.王燕飞在宁强县第三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7.张丽娟在宁强县年度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说课展示活动获得二等奖。8.马忠举被评为宁强县年度“最美家访教师”。9.马瑞玲获得“优秀思政教师”荣誉称号。10.李欣瑶等12名学生在宁强县年度中小学现场作文、绘画、硬软笔书法、剪纸竞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11.杨雪婷等四位学生在年度宁强县小制作小发明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双常规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近四年新入职教师多,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进一步加强;3、教研工作开展不够扎实,渠道不够多样化,教研水平还有待提高;4、县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所占比重相对较少,数学科目骨干教师体系尚未形成。(二)改进措施:1.依据新课标,完善常规新要求,注重对备课、听课、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加强常规检查,规范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持续深入推行“教、学、讲、评、用”的“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作业管理。全面提高精讲精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作业类型方式,科学设计课堂作业,使学生素养有效的提升加强对非统考科目教师管理,落实非统考科目教师考核细则,督促履行职责关注学困生,耐心做好学困生的帮助,转化工作;2.以课堂为主阵地,做好全员赛教、外出学习汇报、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教研活动,加强大练兵,从而提高课堂实效。继续推行“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模式,邀请校外县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来我校实地讲座、上公开课,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培训等,使青年教师教学不断更新教学观点,专业本领得到提升。3.组织教师阅读新教育理论专著,提升新教育理论水平。扎实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工作,通过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教师座谈、教学竞赛课、学习汇报课、等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发挥好县市级教学能手的引领作用,确定培养目标,开展教研实训,培养学校新一批县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组织召开教代会,定期和不定期的征求教师意见建议。推动阳光管理、清廉学校建设进程。(二)提升后勤服务意识,开源节流,优化后勤管理,提升师生幸福感,继续做好校园餐全程监管。(三)多举措开展常态化安全教育活动,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四)关爱教师健康和生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关爱退休教师,落实春节慰问、退休欢送等活动。教职工家里的红白喜事及时组织教职工参加,教职工有困难时,争取困难补助。(五)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校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防止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切实维护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宁强县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二等奖)”荣誉称号;宁强县“尚鑫商贸杯”第三届校园曲棍球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无诉讼投诉发生。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