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障性住房服务。业务范围:拟订全县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审核、指导、监督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配合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河滨路(住建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熊少强 | |
开办资金 | 2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8万元 | 2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入开展住房领域专项整治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集中整治以来,重点查处住房保障领域承租户违规转租转借获利问题。扎实开展承租户不动产、车辆和工商注册等信息数据比对核查工作,对5个保障房小区1901户住户进行全面入户排查,针对133户疑似存在申报条件问题的、385户公职人员和党员住户进行二次逐户核查。截至年底,数据比对2389户次,在全面入户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入户核查518户,下发清退通知36户,已退出实物配租25户,退出租赁补贴9户,清收欠缴租金15户5.33万元,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9件10人次,纳入全省公租房信用黑名单管理3人,并对清理腾退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重新分配,查处中介机构违规发布公租房转租信息1起,对违规中介机构进行了处罚,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二)加强日常检查,抓细小区管理。每周至少一次到各小区开展日常检查巡查工作,法定节假日前开展一次安全检查,防火、防盗,通过小区电子显示屏温馨提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小区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定期找专业公司对小区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测试,汛期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安全防范。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开展防护窗(网)集中攻坚专项整治工作,对5个公租房小区和2个经适房楼栋开展排查,确定2楼及以上楼层安装防护网600余户,通过宣传政策,入户走访,除60余户自行拆除安装外,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安排人员对535户防护网进行了拆除,留好租户“生命”窗口。对公租房小区53户漏水、渗水问题进行了处理,更换了12处163米落水管,对王家坪、二道河小区9处下水管道堵塞进行了开挖疏通,确保公租房管理分配良性运转。推行“一网通办”,加大房租收缴力度。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简化了公租房申请、审核流程,推行“一网通办”和“一卡通”业务。不断完善部门联审机制,加大联审力度,减少审核环节和时限,提升审核效率,确保公租房受理常态化、规范化、便捷化。全年共报送联审对象2216户6908人,通过联审联查,实现了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加大房租收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全年收缴租金304万元,所缴房租全部上解至县非税收入管理账户。租赁补贴按季度通过“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全年新增13户30人,退出40户71人,共发放租赁补贴218户25.188万元。(五)开展自查自纠,杜绝优亲厚友。干部职工全面查找自身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等问题,展开自查自纠,每个人填写了排查清单,签订了承诺书,工作人员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工作,杜绝优亲厚友现象发生。(六)加强信息管理,持续联审联查。经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人同意,联系自然资源、公安、市场监管、民政和人社等部门,根据需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人个人不动产、车辆、公积金、注册资金等持有情况进行查询,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缴纳房租主动性增强;公租房违规转租转借、弄虚作假、骗取公租房资格现象明显得到遏制。(二)全年共发放租赁补贴218户25.188万元。(三)对公租房公共部位漏水、管道不通、下水堵塞等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确保公租房完好无损。(四)全年共收到租金304万元。所缴房租全部上解至县非税收入管理账户。(五)简化了申请审核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工展工作,让群众少跑路,推行了一网通办,切实把公租房的惠民效益落到实处。(六)细化政策,扩大了保障面。我单位将保障范围和条件、办理流程、保障方式、保障对象的动态调整与监管作了进一步细化。扩大了保障面,将新就业无房职工(主要包括新就业大学生、青年教师、青年医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复退军人、基层乡镇青年干部等)和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了保障范围。加强了保障对象动态调整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进行了清理与退出。对有独立户籍的孤寡病残老人、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户进行了优先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探索新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方面缺乏动力;二是工作亮点和特色不多;三是没有强制清退措施,通过司法程序周期较长,且费用较大;四是前期手续不完善,公租房资产一时还无法全部确权;五是随着房屋陆续超出保修期,后期维修频率、难度和成本逐步加大;六是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同志们的理论水平;二是多与市局和其它县区同行沟通交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为工作创新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加强动态监管,落实落细公租房保障资格准入退出和联审联查机制,启动年审程序;四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确权进度;五是开源节流,精减成本,及时检修;六是督促物业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工作。贯彻落实县纪委监委《全县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公租房违规转租转借等问题专项整治和专项治理,通过入户核查、设立举报箱、举报热线等方式多渠道收集违规使用线索,对不符合租住条件的予以坚决清退。(二)加强公租房小区后续管理。狠抓小区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组织人员到各小区开展日常检查巡查工作,节假日前开展安全检查,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小区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做好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规范社会化物业管理行为,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三)做好补贴发放工作。将符合条件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按类别分档确定补助标准,通过“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四)加强公租房资产管理。对房屋和其他配套设施及时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国有资产良好运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